彭來忠
2017年1月8日,星期天,陽光普照下的湖南省古丈縣羅依溪鎮(zhèn),溫暖如春。
作為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魯?shù)聶?quán)與妻子謝根英,仍像所有平凡夫妻一樣,坐在自家的客廳里與鄰居聊家常。
但與其他夫妻不同,他們之間多了一層纏綿隱秘且無法割斷的聯(lián)系。魯?shù)聶?quán)的一個腎臟,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地生長在妻子謝根英的身體里。
從傾家蕩產(chǎn)四處舉債為患尿毒癥的妻子換腎,到捐出自己的腎來救妻,魯?shù)聶?quán)幾乎拼盡了全力,用愛和生命來挽救患病的妻子。
“這是他對我的大愛。”50歲的謝根英,深隋地望著60歲的丈夫魯?shù)聶?quán)說。
天生一對是夫要
“夫妻間,活體腎移植匹配概率僅十萬分之一,看來你倆天生就是一對夫妻命。”記者的話,讓魯?shù)聶?quán)與妻子謝根英不約而同地含笑默默點頭。
原本是羅依溪鎮(zhèn)茶葉村的謝根英,由于上世紀70年代修建鳳灘水庫,與家人一同搬遷至高山上——相鄰鄉(xiāng)鎮(zhèn)高峰鎮(zhèn)的巖排溪村;原本是高峰鎮(zhèn)葛連溪村人的魯?shù)聶?quán),被組織派到巖排溪村任教,從此便與謝根英相識、相愛。
魯?shù)聶?quán)28歲時,寫了第一封情書,并讓放學(xué)后的學(xué)生送給了18歲的謝根英。第二天晚上,耿直的謝根英,找到正在教室里寫黑板報的魯?shù)聶?quán)說:“對不起,我身體不好,不能連累你。”原來,謝根英被查出患有慢性腎炎。魯?shù)聶?quán)卻斬釘截鐵地說:“沒關(guān)系,你有病,我給你治。”
有些酸楚,卻也不失浪漫的愛情,就這樣在高山上開始了。
1985年春,19歲的謝根英一家,又隨著政策的變化,搬遷回到了羅依溪鎮(zhèn)茶葉村;此時的魯?shù)聶?quán),卻被安排到了只有10多戶人家、10多個學(xué)生的巖排溪村觀音山教學(xué)點教書。
愛情,不受山高路遠的阻隔。1985年冬天,魯?shù)聶?quán)與謝根英結(jié)婚了?;楹?,謝根英就住在娘家,并做起了賣豆腐和豆芽的小生意。而魯?shù)聶?quán)則一直在大山里當老師,高峰鎮(zhèn)的葛連溪、巖排、觀音山小學(xué),羅依溪鎮(zhèn)的青漁潭、毛坪、且茶、石碧、焦溪等8個村小和組小,一輪轉(zhuǎn)下來,就是整整36年。
先后出生的一對兒女,讓小家庭的日子在幸福中度過。
患難夫妻情更真
有道是,吃五谷生百病。
2002年春天,謝根英被查出尿毒癥。每周兩次血液透析,成為維持生命的方式。
經(jīng)過近兩年的艱難尋找,匹配的腎源找到了。
2003年12月,魯?shù)聶?quán)揣著賣地賣房和四處借來的20萬塊錢,帶妻子到常德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進行換腎手術(shù)。
手術(shù)后回到家里,因為嚴重的排異反應(yīng),心慌、嘔吐、吃不下飯,讓一向樂觀的謝根英情緒波動,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
每天,除了上課,魯?shù)聶?quán)所有時間都陪在妻子身邊,甚至短短的午休時間也要渡船過河奔回家看一眼妻子。
他把米打成糊糊,一口一口哄著求著妻子吃下去;他每天給妻子洗腳按摩,想盡辦法讓她病痛的身體舒服一些;怕妻子久臥乏味,他就背著身虛體弱的她在房前屋后散心……
一天晚上,背著妻子在院子里看星星時,魯?shù)聶?quán)說:“你的位置很重要,孩子們需要你,我更需要你。如果沒有你,我好可憐?!睖I如雨下的謝根英,這一刻終于被喚回對生活的希望,徹底放棄了輕生之念。
日子在兩人相愛相攜中度過,考驗卻再次降臨。
2011年,謝根英之前移植的腎出現(xiàn)嚴重排異,搶救一個半月后最終失去,她只能又開始了透析維持生命的生活。面對這巨大的打擊,魯?shù)聶?quán)卻仍未放棄。
2012年的農(nóng)歷大年初六,古丈縣人民醫(yī)院剛上班,魯?shù)聶?quán)就悄悄地來到醫(yī)院進行腎配型檢驗。結(jié)果出來后,他激動地打電話給尚不知情的妻子:“三妹,我可以捐一個腎給你!”
捐腎的決定,甚至遭到謝根英母親的強烈反對。鐵了心的魯?shù)聶?quán),只有一句話:“有錢時拿錢給她治病,沒錢時,拿我的命給她治病?!?/p>
2012年8月,夫妻兩人一起被推進湘雅三醫(yī)院手術(shù)室,進行親體腎移植手術(shù)。
“捐腎救妻”的故事慢慢傳開了,越來越多的人被他們感動。魯?shù)聶?quán)家也獲得了不少榮譽一全省“最美家庭”稱號;全國“最美家庭”提名獎;2014至2015年度TCL希望工程燭光獎奉獻獎;湖南省五一勞動獎?wù)?;第五屆湖南省“孝老愛親”道德模范……
采訪結(jié)束時,記者問及他們的一雙兒女,謝根英眼含熱淚地告訴記者——兒子已經(jīng)28歲了,在衡陽一所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畢業(yè)后,一直在衡陽打工,因為家庭拖累,一直不敢談戀愛,高額的醫(yī)療費中,兒子貢獻了很大一部分;女兒也很懂事,還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校學(xué)習(xí)。“有一雙兒女和老伴的愛,我要好好地活下去?!敝x根英動情地說。
(摘自《湖南日報》2017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