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明平 溫笛
常言道:看書先翻目錄,讀文先看標題。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寫作意圖、文章內(nèi)容、文章中心、作品風格等直接或間接的體現(xiàn)。理解文章的標題有助于我們讀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感傾向。因此,著眼于對文章標題進行理解、分析的一類考題,便成為中考試卷上的“??汀?。其考查的重點大致有兩類:一是對標題含義的理解;二是對標題作用的分析。
一、理解標題含義
文章標題的含義往往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表層含義,二是深層含義。因此,對于標題的理解不僅需要抓住關鍵詞、聯(lián)系文章的相關內(nèi)容來理解其表層含義,還需要結合文章主旨及所使用的修辭方法等來分析、體會其深層含義(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等)。這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有“解釋文章標題的含義”“理解標題的內(nèi)涵”等。
解答此類題目,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突破:
(一)吃透關鍵詞
標題中的關鍵詞能體現(xiàn)標題的中心意思。理解了關鍵詞的本義和它在標題中的字面義,再聯(lián)系文章的內(nèi)容,標題的含義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2016年廣西玉林、防城港卷中的第15題“請解釋文章標題‘閱讀的人生是一場冒險的含義”。解答此題,首先要理解關鍵詞“冒險”的含義?!懊半U”的本義是指不顧危險地進行某種活動,但“閱讀的人生”有什么“危險”呢?文章開篇說“閱讀的人生是一場沒有地圖的冒險,旅途中遇見的知音有時出乎你的意料”,“沒有地圖”說明旅程是沒有固定線路和方向的,途中會經(jīng)歷什么是未知的,旅途的終點和收獲也是未知的。由此可知,“冒險”在文中的含義,應指閱讀的體驗及收獲是不可預知的:你閱讀某本書后或許會留下一些“情感創(chuàng)傷”(文中第③段),或許會得到某種“寶貴的經(jīng)驗”(文中第⑥段)。再結合文中“我”的兒子對《雙城記》的閱讀體驗“我很討厭《雙城記》,但讀到最后我改變了看法”,可知“冒險”還指人們對閱讀的感受和看法會隨著閱歷的增進而發(fā)生出人意料的變化。
(二)探究內(nèi)容主旨
標題往往是文章內(nèi)容、作者情感、主題思想等的高度概括,故從這些方面入手,可以準確地理解標題所揭示的思想內(nèi)容。
例如2016年江蘇連云港卷中的第24題“閱讀全文,請?zhí)骄款}目‘最大的事情的內(nèi)涵”。該文的標題本身并不能給我們有力的解題信息,我們可以試著從內(nèi)容主旨的探究來入手。通讀全文,可知本文的中心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在第⑥段中,作者說“那么,我們干完的事,將是留給自然最大的事情”,在后文里,作者描述了草、蛀蟲、螻蟻等動植物如何花費長久的時間來幫助自然消磨掉人類破壞的痕跡,甚至“消磨一件事的時間完了,但這件事物還在”,影響還在。那么,很明顯,“最大的事情”在文中直接指的就是“消除人類破壞的痕跡”。這是對自然而言的;但作者寫作此文,目的是讓讀者了解人類對于自然的破壞之大、影響之久遠,借此呼喚人類拯救自然,呼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因此“最大的事情”不僅是對自然而言,更是對人類而言。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盡快拯救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才是人類“最大的事情”。
(三)分析修辭手法
有些文章擬題時運用了修辭手法,這不僅能使標題具有新意,更能增加標題的內(nèi)涵,引起讀者注意。理解此類標題的含義要從分析修辭手法入手。
例如2016年四川廣安卷中的第18題“通讀全文,談談你對文章標題‘時光不舊,只是落滿灰塵的理解”。作者在此用了暗喻的修辭手法,把時光比作許久不用的舊物。結合文中敘述的“我”因高考落榜、投稿不中而消極頹喪的事,可知“灰塵”喻指因一時的挫折而生出的消極頹喪情緒。再聯(lián)系“我”因拾荒老人的教誨而有所悔悟并有感而發(fā)寫下“時光還沒有被我用舊,只是蒙上了一層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隱匿起來的時光隨時都可以亮潔如新”,可知標題的深層含義是:當人生處于逆境時,只要勇敢、樂觀地去面對,堅定信心,就能開始一段充滿希望的新的人生旅程,像“被拭去灰塵的玻璃”那樣“亮潔如新”。
(四)聯(lián)系文章線索
文章的線索能使文章渾然一體,使結構完整嚴謹,通過梳理文章的線索,能深層次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作者情感。聯(lián)系文章線索來分析標題的含義,我們能更準確地領會標題的深層含義。
例如2014年廣西南寧卷中的第25題“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題目‘刀愛含義的理解”。閱讀全文可知,文章以“我”對人們用刀砍果樹這一行為的情感變化為線索。最初,“我”看到奶奶用刀砍果樹,感覺“驚悸”“疑惑”;后來“我”從梨農(nóng)們那里了解到,他們用刀砍果樹看似在傷害果樹,實則是砍掉多余的枝椏,使養(yǎng)分集中,讓果樹結出更多更甜的果實,是對果樹的愛,因而為之“震撼”;最后“我”得出人生感悟:在逆境的時候去承受挫折并積蓄養(yǎng)料,在順利的時候自己給自己一把刀,并慎用養(yǎng)料,用生活的砥礪結出人生的碩果。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刀愛”在文中有兩層含義:1.奶奶、梨農(nóng)們砍果樹,看似在傷害果樹,實則是為了讓果樹結出更多更甜的果實,是對果樹的愛。2.在人生的道路上,順境時我們要克服自身滋長的驕狂傲慢,用生活的砥礪,結出人生的碩果。
二、分析標題作用
標題是文章給讀者的第一個印象。好的標題,或概括全文,或精練生動,或含蓄雋永,或發(fā)人深思……既能揭示文章的主旨,又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對文章標題作用的考查,常見的提問方式有“以此為題有什么妙處?”“文章為何以此為題?談談你的理解”“此標題更換好不好?請說明理由”等。
答這一類題,可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內(nèi)容上的作用
標題在內(nèi)容上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文章主要內(nèi)容、傳達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旨、表明寫作對象、交代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等。
例如2016年湖南衡陽卷中的第24題“從全文看,以‘老海棠樹為題有什么好處”。首先,全文所記敘的“我”與奶奶之間的事件都是在老海棠樹下發(fā)生的,標題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其次,文中詳細描寫了老海棠樹四季不同的景色,并以它為線索組織材料,可見老海棠樹本身也是重點寫作對象之一;再次,老海棠樹的盛衰榮枯與奶奶身體、精神的強健衰弱相照應,老海棠樹就是奶奶的象征,在“我”的記憶里與奶奶的形象不能分開,以老海棠樹為題,含蓄、形象地表現(xiàn)了奶奶和“我”濃濃的祖孫情,也寄寓了“我”對奶奶的思念和終生的痛悔,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二)結構上的作用
標題在結構上的常見作用有點明行文線索或感情線索、推動事件發(fā)展或轉折、與開頭(結尾)互相照應等。
例如2016年廣西梧州卷中的第25題“請簡要分析文章以‘他在歲月面前認了輸為標題的妙處”。文章一開始,父親能利落地在院門前搭出兩排瓜架子,意氣風發(fā);逐漸地,他記憶力衰退了,爽快地答應卻依然忘了關火,他意識到自己的衰老卻還有些不服老;慢慢地,他變得話越來越少,只顧盯著我傻笑,感嘆著“呵呵,老啦,真的老啦”就歪在沙發(fā)上睡著了;再到后來認不清路,最終惶惶然而迷惘地讓“我”牽起了手,全文就是圍繞著父親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衰老(即逐漸“在歲月面前認了輸”的過程)這一中心來組織材料的,標題既是線索,又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推手。
(三)藝術手法上的作用
標題在藝術手法上的作用主要是運用象征、設置懸念、以小見大等表現(xiàn)手法,或雙關、比喻等修辭手法,使標題更顯含蓄、新穎,從而深化主題,并引起讀者的興趣。
例如2016年甘肅蘭州卷中的第19題“文章以‘守橋為標題有什么妙處?請簡要分析”。該標題一語雙關?!笆貥颉奔戎钢魅斯诵萁處熇细鹆x務承擔起來的“工作”,也概括了文章中老葛在洪水來臨之際,守住了學校門前河上的小橋,也守住了孩子們上學的路這一主要情節(jié)。而結合全文:老葛退休后主動把家搬到了石橋旁;洪水來臨時奮不顧身守橋,洪水過后又拿著抗洪搶險所得的獎金及自己的全部存款加固石橋;當村長問他還有啥要求時,他只說了一句 “我想給孩子們再上堂課”……老葛的所作所為,表現(xiàn)了他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無限尊重與熱愛,他以實際的行動和高尚的品格給學生上了一堂好課,“守橋”的他守住了內(nèi)心這座“教書育人”的“橋”,因此,“守橋”還具有象征意義。文章以“守橋”為題,標題的內(nèi)涵更豐富,在深化了主題的同時也增強了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