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李繼明
摘要 [目的]篩選適宜定西市安定區(qū)種植的甘藍新品種。[方法]通過對引進種植甘藍新品種進行試驗,分析不同品種的生育期、品質、產量與經濟效益。[結果] 以中甘21號、金典2個品種表現最佳,植株生長健壯,株型緊湊,田間長勢強,產量表現好,產量分別是117 000.00 kg/hm2、94 522.22 kg/hm2,較對照分別增產33.89%、8.17%。[結論]該研究可為定西市安定區(qū)甘藍品種的選種提供參考。
關鍵詞 甘藍;新品種;引進篩選;定西市安定區(qū)
中圖分類號 S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7)28-0045-02
Abstract [Objective]The objective was to screen situable new cabbage varieties in Anding Region of Dingxi.[Method]The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of new cabbage varieties wa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growth period ,quality,yield and benefit.[Result] Planting performance of Zhonggan 21 and Jindian was optimal .Plants were strong,plant type was compacted.Growing trend was active .Yield was high,yield of Zhonggan 21 and Jindian was 117 000.00 kg/hm2 ,94 522.22 kg/hm2 respectively,increased by 33.89%,8.17% compared with control.[Conclusion]The research can offer reference for selecting and planting of cabbage in Anding Region of Dingxi.
Key words Cabbage;New variety;Introducing and screening;Anding Region of Dingxi
安定區(qū)地處甘肅省中部,是甘肅省“高原夏菜”的主產區(qū)之一,早熟甘藍已形成了明顯的產業(yè)優(yōu)勢,種植面積達0.5萬hm2,產品遠銷南方各大市場,成為人們脫貧致富的主要經濟來源[1]。但近年來由于品種退化嚴重,對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研究和示范推廣相對滯后,影響了當地蔬菜產業(yè)持續(xù)、綠色、健康發(fā)展[2]。為了豐富當地甘藍品種,提高甘藍質量,增加產量,進行了甘藍新品種引進篩選試驗,為示范推廣提供科學依據[3]。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香泉鎮(zhèn)池溝村四社某農戶的水川地中,試驗地塊為黑壚土,前茬為小麥,播前取土化驗,土壤有機質11.95 g/kg,速效氮158 mg/kg,速效磷9.83 mg/kg,速效鉀326 mg/kg。試驗地肥力中等,地力均勻。試驗地海拔2 057 m,年降雨量370 mm,年平均氣溫6.3 ℃,≥10 ℃有效積溫2 239.1 ℃[4]。
1.2 供試品種 參試作物有金鈺(上海匯陽種苗有限公司)、先甘068(壽光先正達種業(yè)有限公司)、
金典(北京金穗達種苗有限公司)、中甘21號(北京華耐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綠寶石(北京中亞華豐種業(yè)有限公司),各品種由定西市安定區(qū)種子站提供。
1.3 試驗方法 試驗設5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以綠寶石作對照(CK)。
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每小區(qū)面積 18 m2(長 6 m× 寬 3 m)。采用育苗移栽,各處理于2015年4月20日在溫室內育苗,5月29日進行移栽定植。株行距20 cm×20 cm。施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75 t/hm2、氮肥(N)330 kg/hm2、磷肥(P2O5)75 kg/hm2,鉀肥(K2O)180 kg/hm2,其中基肥占30%,追肥占70%。每一試驗小區(qū)按3 m×2 m做成小畦,小區(qū)之間留寬60 cm的保護行,然后采用幅寬120 cm地膜全地面覆蓋。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同大田一致[5-6]。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甘藍的生育期
從表1可以看出,各品種都比對照晚成熟,以中甘21號為最遲,比對照晚成熟29 d;其次是金典,比對照晚成熟21 d;再次是金鈺,比對照晚成熟19 d。
2.2 不同品種甘藍的品質表現
由表2可以看出,株型直立的品種有金鈺、先甘068;半直立的品種有金典、綠寶石(ck);中甘21號為半擁型。開展度以中甘21號最大,為60 cm,比對照高19 cm;其次是金鈺,比對照高5 cm。各品種葉球形狀都為圓球形。葉球重以中甘21號最重,為2.30 kg,比對照重1.10 kg;其次是金典,比對照重0.46 kg。中心柱以中甘21號最長,為7.1 cm,比對照長0.4 cm;其次是金典,與對照長度相同。葉球高度以中甘21號最大,為14.3 cm,比對照高1.3 cm;其次是金典,比對照高0.1 cm。葉球寬度以中甘21號最大,為18.0 cm,比對照高5.0 cm;其次是金典,比對照高0.1 cm。
2.3 產量表現與效益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在參試品種中,以中甘21號的產量最高,為117 000.00 kg/hm2,比對照增產29 616.67 kg/hm2,增產率33.89%。其次是金典,產量是94 522.22 kg/hm2,比對照增產7 138.89 kg/hm2,增產率8.17%。產量最低的品種是金鈺,是70 683.33 kg/hm2,比對照減產16 700.00 kg/hm2,減產率為19.11%。通過對產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處理間F=9.22>F0.01=7.01,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說明各品種之間的產量差異較大(表4)。其中,以中甘21號、金典等品種田間長勢強,抗病性較好,產量表現好。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以中甘21號、金典2個品種表現最佳,植株生長健壯,株型緊湊,田間長勢強,抗病性較好,產量表現好,產量分別是117 000.00、94 522.22 kg/hm2,分別較對照增產33.89%、8.17%,可通過進一步加強管理和探索其高產栽培技術,在繼續(xù)試驗示范的同時,可擴大種植面積。
參考文獻
[1]陳靜,朱亞萍.干旱半干旱區(qū)甘藍新品種引進篩選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4(18) :118-119.
[2] 秦義賢,閻文虎,孫至偉,等.高海拔冷涼地區(qū)甘藍品種篩選試驗[J].蔬菜,2014,(8):23-24.
[3] 張健,張海英,趙孟林.高山夏季甘藍新品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13(14):27-29.
[4] 康彩琴.安定區(qū)甘藍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17(5):44-45.
[5] 贠文俊.蘭州高原夏菜甘藍品種的篩選與推廣[J].中國蔬菜,2011(19):37-38.
[6] 董偉華,成華,王華英等.春季甘藍新品種試驗示范[J].上海蔬菜,2010(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