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鐘承蒲(鐘聲) 國家一級美術師
祖籍:南雄鵝公嶺 居士:常覺 早年受教于河北美院、中央美術學院,先后得到關山雪、關山月、張立辰、焦可群、金鴻鈞、姚治華、王同仁、賈又福、杜伯仲等名師指點?,F(xiàn)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實力派著名山水畫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畫家,文化部中藝美術院畫家,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韶美會員,中國國家書畫研究院惠州創(chuàng)作基地特邀畫家,中國上猶藝術聯(lián)盟副主席,深圳市福光書畫院院長。
現(xiàn)長期致力于中國畫創(chuàng)作與研究工作,作品入選全國各類大展,部分作品分別在美國、英國、瑞士、日本、法國、馬來西亞、香港、臺灣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展出。曾成功舉辦38次個展,從業(yè)事跡被編入中外五十多部名人史冊。作品先后被中央高層領導、中央文史館、中國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館、美國羅浮宮、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國外交部、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中國前外交官聯(lián)誼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沙河培訓基地、中國郵政集團等單位和個人收藏。
出版有《鐘聲國畫集》《鐘承蒲作品集》《鐘承蒲寫生集》《鐘承蒲國畫集》《杜伯仲/鐘承蒲師生畫集》《鐘承蒲山水畫集》等作品專集。
曾多次受中國政府特邀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赴美國、英國、法國、瑞士、日本、意大利等進行學術交流,作品受到國內外藝術界和國家高層領導的贊揚和肯定。
探自由境界 迎藝術之飛躍
文/鐘承蒲
從藝創(chuàng)作至今已有數(shù)十載矣,隨著生存環(huán)境不斷的舛歷,同時也多了跌宕起伏的人生況味,諸多坎坎坷坷的磨礪并非苦難,苦澀酸痛入骨思索出人生的真諦,也痛出靈性與智慧,乃人生寶貴的財富。所幸矢志不渝,一直沒有放棄摯愛的畫筆。
從藝授于師,啟迪靈醒,亦師亦友矣,得益頗深,長進非凡。亦不吝授予人,技藝精進。但于畫事藝道,似萬里長江浩浩蕩蕩未有盡頭,似浩瀚大海橫無際涯,人生有涯而藝無涯,參悟不透,似近實則深邃遠矣,總也難達解衣般旁若無人意的境界,但也豁然開朗,悟之深,長進之大。藝之深奧,時時惴惴不安,學無止境,世間萬物之大,先賢前輩、師長同輩、他國名家大師,皆是吾師。即孔圣人曰:三人行必有吾師也。從藝至今習過多少畫,已記不得了,亦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研習,技藝精進快速提升。以勤補拙,久鑿榆木終能之大開也!腿勤、眼勤、手勤更能辟性靈,乃“獨辟的靈境和創(chuàng)造的意象”,雖水滴石穿,然寸進之功往往窮盡其數(shù)易寒暑,甘苦自知。一生的理想就是想做一個內心自由的畫家,因為只有內心自由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主體的能量,看空曠于萬物,看萬物于無物,曠達之遠,體察之深切,思想之博大,境界之高遠,物非物,我非我,物我兩忘,外惟藝心之尖利,霍霍之響徹也——超越物我的多重障礙,攫取美之魂靈,迎接藝術的飛躍。這種自由感即是“胸次灑脫,心無障礙,如冰壺澄澈,水鏡淵渟”的藝理境界。正如南田所述:“蓋其運筆時精神與古人相恰,略借粉本而洗發(fā)自己胸中靈氣,故信筆所之,不滯于思,不戾于法,適合自然”。發(fā)胸中靈氣,進行自由創(chuàng)造,以我之自然,合于物之自然,臻于天人合一的藝術妙境。
藝術勞動之艱辛,在于是藝術創(chuàng)造之過程,卻能體驗著忘我的快樂,獲取心境的愉悅與平靜,誠如古詩所云:“便獲賞心趣,豈歌行路難!”承蒙各界朋友抬愛,對我的藝術追求給予支持和幫助,在此誠表敬意謝忱。
鐘承蒲繪畫藝術
縱觀鐘承蒲的國畫,很難想象得出這是出自中年畫家之手,不論筆法的技巧,還是畫面表現(xiàn)的思想內涵,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注重吸收傳統(tǒng)的水墨變化,運筆采用了輕重、頓挫、轉折等的技巧,兼有嶺南畫派師法自然、追求表現(xiàn)本質的生命特征。往往一筆下去就表現(xiàn)出了事物的形象、質感與生命等因素的情景交融,這種形神兼?zhèn)涞谋憩F(xiàn)力,極具國畫功底的畫家所能及的實力。如他的《榕下古鎮(zhèn)》,他運筆沉著,以水墨的運用和層次的體現(xiàn),細膩地將榕樹的生命特質通過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把榕樹堅忍不拔的生命力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內涵豐富,具有強烈的穿透力和震撼。又如他的《山居圖》,將畫定格為遠近格,以遠淡近濃的筆墨,間以清晰可見的山間小路,描繪了一幅美侖美奐的大好山河圖,愛祖國、愛生活的熱情躍然紙上。
鐘承蒲的國畫題材多樣,山水畫居多,少部分花鳥。因鐘承蒲師承杜伯仲老先生,得杜老先生真?zhèn)?,認真吸收了杜老先生畫技上許多高超的獨特的繪畫技巧。諸如畫中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這是杜老先生最為關注并加以充分的發(fā)揮。幾十年來,杜老的山水畫作品備受矚目,有人說他的山水作品真正做到了“我之情借景而傳,我之意寓景而在”。鐘承蒲將杜老的技巧努力研習,并在畫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情,自己的景,在畫作中極力創(chuàng)作出“形之景,質之神,寓之情”內涵豐富的作品,不論是皺法表現(xiàn)山石外形,還是畫樹木的構造,都傾力表現(xiàn)出事物的真實,同時更加注重事物的生命力,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如他的國畫《千里江山圖》,表現(xiàn)出水墨功底深厚,注重色彩的運用烘托,山石上的松,中景里山坡上的梯田,遠景上的湖面、風帆,無不形象逼真,生動富有生氣,細節(jié)表現(xiàn)耐心獨到,畫面表現(xiàn)真實富有動態(tài)美。又如《深山泉鳴》,他師承了恩師的畫技外,并有所創(chuàng)造和發(fā)揮。他運用遠、中、近三格定景,注重色彩的運用烘托,從遠景的云霧環(huán)繞,泉水緩緩而流,到中景的山嶺,將山嶺的奇形異狀的山石細節(jié)表現(xiàn)耐心獨到,更令人驚奇的是仔細觀察山嶺,山嶺如同一頭剛剛睡醒的雄獅,睜開雙目,靜靜地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泉水從它的身邊潺潺流動,近景是泉水沖擊出的浪花,組成了一幅富有生氣,意境深遠,內涵深刻的山水畫,正如他的恩師一樣——“我之情借景而傳,我之意寓景而在”,表現(xiàn)出水墨運用深厚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