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3 年輕人
“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
來自年輕人
00:0011:18
BGM:海闊天空、追夢赤子心
只要別人沒看見,
你嘴上的“忙”只不過是別人口中的瞎扯淡!
“我希望,當(dāng)你在談及夢想時,不再是靠做夢和幻想去完成!畢竟不是靠夢就能無憂無慮,靠想就能十全十美!”
你可曾記得在操場奔跑時,你揮淚喊到:“我要考清華,我要考北大!”“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實(shí)現(xiàn)自己的夢想!”你是否還能想起當(dāng)初和老師們夸下???,說自己一定能成為想要看到的樣子,你當(dāng)初對同學(xué)們吹的牛逼,說過的大話,不知你還有沒有印象?
這么多年過去了 ,不知你是否還在堅持,我真不希望在那個稚氣未脫的歲月里,你只是說說已,僅僅只是夢和想!
來到了大學(xué),我認(rèn)識了這樣一個人。
K先生,發(fā)絲金黃,過肩馬尾,每天身穿黑色風(fēng)衣,行走在人群中時常是關(guān)注率最高的那個,還會被人調(diào)侃為“最有范兒的藝術(shù)家”。
同班同學(xué)有時總拿他的長頭發(fā)找話題,可他從不計較,會不會自卑我無從知曉,但我知道,他根本不愿把有限的時間拿去在乎別人的看法。
我自己的路,我知道該怎么走,不會被你們的嘲笑和譏諷而左右,即便你們對我波濤洶涌,我自云淡風(fēng)輕一笑而過,這也許就是他一貫的處事風(fēng)格吧!
他是技術(shù)宅男,對電腦程序有深入的研究,任何程序語言在我看來是“我叫你一聲,你連看都不看我”的尷尬,而到了他那就是久違的朋友,是心照不宣的默契。以前,我總以為,他是世上罕見的“奇葩”,直到后來,我才了解到他心中裝了一個7年的夢想,未曾擱淺,一直在開拓和奮斗!
聽朋友說,他從小就學(xué)電腦。到了高中,課業(yè)繁重,可他堅決沉溺于電腦無法自拔,對此父母堅決反對,把電腦都砸了,為了這事,他和父母大吵一架,離家出走了,臨走前還寫了字條放在桌上:“你們砸的不僅是電腦這個軀殼,還毀掉了你兒子僅存的夢想和信仰!”
聽到這里,我感覺好不可思議,心涼了一大半截。
很多時候,看著他大學(xué)拿獎到手軟,卻從不知道,原來那些不為人知的歲月里,他倔強(qiáng)地咬住嘴唇,抵過嘲弄,一個人默默用雙手撐起了整片搖搖欲墜的夢想。
有多少人,從不被理解、不被認(rèn)可的一個人堅持,到閃閃發(fā)光,舉世矚目,被世人所看到。人們只看重結(jié)果,而真正奮斗的歷程,唯有自己知道。
在前行的路上,最難的不是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而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是選擇堅持還是放棄。浮躁的社會中,絕對的視死如歸從一而終少之又少,比你厲害的人,都曾擁有一份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念!
前幾天,一個朋友讓我?guī)蛡€忙,當(dāng)時我拒絕了,我忙著考證,空閑時間還得看書寫文章。一篇篇文章打出來,他以為你本來就是才思敏捷,天賦異稟,不需要下多大的功夫,更不需要花費(fèi)太多時間去培養(yǎng)和學(xué)習(xí)。
寫作是個持續(xù)輸出和輸入的過程,就像水龍頭,有水才能流出來,倘若腦袋里空空如也,那還扯什么妙筆生花!
很多時候,人往往都只片面的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你很忙碌,別人看到了才會覺得你的確很忙,而那所謂的默默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心酸和努力,只要別人沒看見,你嘴上的“忙”只不過是別人口中的瞎扯淡!
現(xiàn)在是凌晨兩點(diǎn),伴著室友們陣陣鼾聲敲打著手機(jī)鍵盤。
無論在什么時候,我總是喜歡一言不發(fā)的選擇一個人深思熟慮,敲敲打打!
現(xiàn)在一連串的文字,是我在萬籟俱寂的深夜,身邊鼾聲四起時提筆寫下的靈感;又或者是在馬路壓子上走走停停,教室里下課時間,身邊擠滿人潮,我奮力的按手機(jī)。其實(shí),在別人眼中,那些看起來不忙的人,其實(shí)背后千瘡百孔!
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無法感同深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真的,有太多的不為人知的地方,卯足了勁的努力。
不必告訴任何人,沒有必要讓別人看見,因?yàn)樗麄兛隙ㄔ谀骋粋€角落等著看你的笑話,就這樣強(qiáng)擰著一口氣不妥協(xié),不愿放棄心中的夢想,終有一天,希望之門必會打開!
有時候,我們總在羨慕有錢人的家財萬貫,可卻不知那些令你羨慕的背后付出的真相。站的越高,壓力越大,付出的就越多!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說的容易,想得簡單,你口口聲聲從小說到大的夢想,只是途嘴一說,卻不為此行動,那只不過是你自以為是的幻想。
我希望,我們還能多一點(diǎn)小時候的霸氣和輕狂,勇敢對自己的未來和明天下賭注。當(dāng)你在談及夢想時,不再是靠做夢和幻想去完成!畢竟不是靠夢就能無憂無慮,靠想就能十全十美!
就像歌詞那樣唱的:
“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
與其茍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
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協(xié)直到變老”
編輯/果醬 校對/龍璐
作者:馬小聰,一個有故事的女同學(xué)。
個人微信公眾號:馬小聰(ID:mcc950020),微博:@馬小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