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運動方式
SCIENTIFIC
在全民運動的浪潮下,家長帶著孩子動起來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但兒童運動切記盲目,科學運動才能讓孩子身心愉悅,形成積極健康地影響。
此前,美國運動學家以《2005美國膳食指南》中的運動金字塔為基礎(chǔ),為6—11歲兒童推出一套全新的運動指南——我的運動金字塔。希望借此能鼓勵孩子們參加足夠有效的體育鍛煉,并從中體會更多的快樂。
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運動生理學教授史蒂夫·鮑爾說:“這個運動金字塔更多地是教孩子們?nèi)绾稳ュ憻挘粌H僅是通過說教告訴他們應該做什么。建議兒童每天至少從事1小時的體育鍛煉,其實應該更多,因為我們看到許多孩子每天雖然能保持1小時的運動,但肥胖率仍然在不斷上升?!?/p>
金字塔根據(jù)兒童的不同愛好,將運動模式分為四層:
第一層每天都要盡可能多地運動,這也是最簡單易行的。比如多走路、和小伙伴進行戶外游戲、幫助家長做家務、多走樓梯少坐電梯、整理玩具……
這一層是整個“金字塔”的最底層,也是基礎(chǔ),也就意味著在整個身體鍛煉中,這層所占比例最大。
第二層鼓勵兒童多進行一些有利于提高心率和出汗的運動,而且要有氧和娛樂相結(jié)合。這樣的鍛煉方式每周至少保證在3—5次。比如打籃球、打棒球、打壘球、騎車、踢足球、滾軸溜冰、游泳、跳繩、滑冰……
兒童每周進行3—5次有氧鍛煉,可以提高心肺機能。進行該類運動要注意控制運動強度及注意運動后的放松。另外,在進行球類項目時會有一定的身體對抗,要做好防護,并在家長或老師的監(jiān)督下進行。
第三層重點鍛煉孩子的柔韌性和力量,每周至少兩至三次。比如瑜伽、攀巖、俯臥撐……
力量練習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但此階段的兒童最好以發(fā)展相對力量為主,避免大負荷的力量練習,且要避免憋氣的運動,通常每周進行2—3次即可。
第四層即金字塔的最頂層,也可稱為不需要運動的一層。比如看電視、玩電腦、長時間坐著、打游戲……
“無運動”或“休整運動”處于塔尖,表明其所占比例應為最少。但現(xiàn)在很多的小胖墩就是由于長期處于“無運動”狀態(tài),整天坐在電視前,才給高血壓、糖尿病等提供了可乘之機。
愛心小貼士 Matters Need Attention
骨密度
在適當?shù)倪\動量下, 體育運動對骨密度有促進作用, 尤其是負重運動。
負重運動, 是指對骨施加了重力負荷作用的運動或者說是任何需要身體站立的運動, 如行走、跑步、體操、舉重、籃球等。
非負重運動,是指那些只克服阻力的運動或者說那些不需要站立的運動, 如游泳、劃船、騎車等。
研究均表明負重運動對兒童青少年骨密度的有益作用顯著高于非負重運動,在青春期前期, 運動對骨密度的有利作用更明顯, 建議在此階段家長進行運動干預, 減少和預防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生。
成人化
如今,小眾運動越來越受到家長追捧,攀巖、馬術(shù)、擊劍等等。
對于兒童化的成人體育運動方式,首先要注意裝備,裝備不能是小號的成人裝備,而應該是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其次,運動量一定要適當,因為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期,關(guān)節(jié)韌帶都比較脆弱,長時的運動會對他們造成傷害,尤其是長時間一側(cè)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