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中介效應探索高職院校精準精神扶貧的家風矯治模式

      2017-06-05 15:01:32方銀萍郭凱迪梁海琴花罡辰
      關(guān)鍵詞:家風問卷家庭

      方銀萍,郭凱迪,梁海琴,花罡辰

      (1.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軟件學院,廣東深圳 518172;2.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廣東 深圳 518172)

      基于中介效應探索高職院校精準精神扶貧的家風矯治模式

      方銀萍1,郭凱迪2,梁海琴1,花罡辰1

      (1.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軟件學院,廣東深圳 518172;2.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廣東 深圳 518172)

      采用實證分析方法,以廣東某貧困地區(qū)家庭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精準精神扶貧模式。通過廣泛的走訪調(diào)查,解析了貧困地區(qū)“家風”的認識和形成的現(xiàn)實問題,借助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建模探索家風對兒童行為的影響機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家風成功通過家庭行為影響兒童行為并給出了一定的分析對策。對當前精準扶貧成為社會發(fā)展重任情況,多維度地分析了高職院校在開展精神扶貧中的角色定位和可行舉措,旨在為貧困地區(qū)精準精神扶貧提供若干可資借鑒與實際可操作性的建議。

      精準精神扶貧;家風;家庭行為;兒童行為;

      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扶貧的問題已經(jīng)不只是經(jīng)濟上的問題,還存在更多導致貧困的原因。越來越多學者認為“貧困地區(qū)脫貧離不開文化上、精神上的脫貧,在扶貧工作中必須要做到物質(zhì)與精神并重?!盵1]精神扶貧這個概念早在20個世紀80年代便便被學者明確提出,“我國心理研究還存在一個非常薄弱的領域,就是農(nóng)民心理”[2]。到了21世紀,學者們將關(guān)注點集中于貧困人群的主觀感受,對貧困問題的研究也轉(zhuǎn)向了社會心理學方向。闊祥才認為貧困的關(guān)鍵因素在于人的素質(zhì),貧困人口由于其缺乏進取、冒險精神,市場及創(chuàng)新意識等符合時代要求的價值和觀念,守舊和封閉的思想觀念會使得貧困人群在生產(chǎn)經(jīng)營上選擇了保守,以至于越來越“落伍”[3]。

      但是絕大多數(shù)學者對于精神扶貧都著眼于對于個人的精神幫扶上,對于從家庭入手進行精神扶貧的研究鮮有先例。白旭英認為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進入“小家庭時代”?!靶〖彝r代”下,需要以家庭為單位的良好“家風”的規(guī)范和引導[4]。另外,康雁冰總結(jié)出家風具有四個特征:傳承性、時代性、多樣性、穩(wěn)定性[5]??梢?,“家風”在精神扶貧的長期影響中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習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發(fā)表“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強調(diào)家庭建設“三重”的重要講話。習總書記強調(diào),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是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少年強則國強,而家風又能長期穩(wěn)定地影響青少年。那么家風是通過什么機制作用于兒童行為的,我們可以如何借助家風開展貧困兒童群體的精準精神扶貧?本課題調(diào)查小組經(jīng)過大量的文獻資料查閱和專家意見咨詢,設計了家風問卷,該調(diào)查問卷涉及了家長問卷包括家風和家庭行為兩大維度;另外,兒童問卷則選取選取兒童行為量表(Child BehaviorChecklist,CBCL)中的攻擊性、交往不良、社交退縮、違紀行為四大因子[6]。問卷的現(xiàn)場調(diào)查由本課題小組成員負責組織,依托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實際到貧困地區(qū)開展精準精神扶貧工作。

      1 研究方法及樣本

      1.1 調(diào)查工具

      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尋找與家風和兒童問題行為相關(guān)的理論支撐與現(xiàn)實依據(jù)。通過了解與家風研究相關(guān)的整體情況,結(jié)合專家老師的指導建議,編制家長問卷。對初步編制的各子項目進行重復篩選、修正、剔除以及對初測結(jié)果因素分析,形成初步調(diào)查問卷。家長問卷為家風及家庭行為問卷。家風是家庭各成員在人際、文化素質(zhì)、道德修養(yǎng)及品格等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劉麗家風調(diào)查指出家風具有價值觀念或思想意識的導向[7],本研究沿用其家風調(diào)查的維度,從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兩個維度操作定義“家風”。萬禹慧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行為文化總分與兒童行為呈顯著正相關(guān),這表明家庭行為影響著兒童行為[8]。家庭行為往往存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家庭成員內(nèi)部的行為反應與教育,另一方面則家庭成員對外的一個示范行為。家長問卷涉及家風(思想意識與價值取向兩個角度)、家庭行為(對內(nèi)行為與對外行為兩個角度)。兒童問卷調(diào)查兒童行為問題四個維度(攻擊性、交往不良、社交退縮、違紀)。兩份問卷的第一部分均為被調(diào)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被調(diào)查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人數(shù)等基本信息。

      1.1.1 家長問卷本問卷通過檢驗問卷的內(nèi)容效度和結(jié)構(gòu)效度來判斷問卷的效度高低。內(nèi)容效度指的是指所使用的工具的具體條目是否具有代表性,條目所測的內(nèi)容與要測量的心理特質(zhì)是否一致,以及能否達到測量目的或行為”[6]。采用專家法檢驗內(nèi)容效度,邀請華南師范大學4位教育學專業(yè)學者及2位心理學教師對問卷進行內(nèi)容效度的測評,對題項是否能真正測出題目所代表的相關(guān)內(nèi)涵以及詞句是否適切提供評測及修正意見(見表1)。

      家庭問卷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每個分量表存在兩個因子,共有四個因子,分別是:思想意識、價值取向、對內(nèi)行為、對外行為。每個分量表解釋總方差均大于50%,家風分量表、家庭行為分量表的總貢獻率分別為58.6%和57.2%(見表2)。

      表2 家長問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結(jié)果Tab.2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parent questionnaire

      1.1.2 兒童行為問卷本量表選取兒童行為量表(CBCL)中的四個因子為攻擊性、交往不良、社交退縮、違紀組成兒童行為問卷[6]。通過SPSS對量表進行信度檢驗,兒童行為問題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21。吳明?。?999)指出“信度系數(shù)好的問卷,其信度系數(shù)最好高于0.80”[9]。說明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達到了檢驗的標準。

      1.2 樣本情況及施測

      本研究選取茂名三角村200戶家庭作為調(diào)查研究對象。為保證本次調(diào)查分析結(jié)論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本次兒童問卷的測量均在課堂上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標準化測量?;厥?00份,回收率100%;家長問卷采用入戶式的方法開展一對一調(diào)查。按照無效問卷提出原則將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和篩選后,有效問卷為188套,有效回收率94.0%。問卷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均達到問卷調(diào)查的基本要求。

      本研究數(shù)據(jù)運用spss19.0進行數(shù)據(jù)的預處理和描述統(tǒng)計分析。使用Lisrel8.80擬合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根據(jù)研究的理論假設,用調(diào)查研究的數(shù)據(jù)擬合中介模型。

      2 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

      2.1 調(diào)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研究中,被試的情況分布包括被調(diào)查兒童的男女比例、年齡情況等以及其家長的學歷情況和工作情況的統(tǒng)計(見圖1)

      表1 問卷內(nèi)容效度檢驗表Tab.1 Content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圖1 被調(diào)查者情況分布圖Fig.1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s

      2.2 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

      圖2 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圖Fig.2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就基本情況看,在家庭結(jié)構(gòu)方面,三代同堂高達(59.3%)、其次是子女二代同住(27.0%)、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如父母二代、四代同堂。絕大部分的貧困兒童家庭不了解“家風家訓”這一說法(67.8%),而了解“家風家訓”說法的僅占16.2%。這說明,超過一半的貧困家庭對“家風”的認知存在空缺,甚至是空白。關(guān)于家庭是否存在獨具特色的家風,有62.5%的家庭不認為自己家庭具有獨具特色,代代相傳的家風,而認為自己有明確家風的只占了15.5%。該結(jié)果跟是否了解“家風”的結(jié)果是一致的。這就說明,他們對“家風”的認識是非常薄弱的,更別說如何來形成良好“家風”以影響后代。另外,在貧困兒童家庭中,家庭強調(diào)德比例最高為教育學習(28.3%),這可能是因為打工的父母在比較中更能深刻地體會到農(nóng)村生活的艱難與困苦,更多是希望孩子能夠成才改變生活狀態(tài)。另外,強調(diào)得比較多的還有尊老愛幼(22.0%),而相比之下,兒童的生活習慣、為人處世、精神世界以及愛國護家觀念是被強調(diào)得比較弱的。被問及 “如何形成家風”的開放性問題,受訪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孩子會關(guān)心父母。

      (2)讓父母外出早點回家,父母規(guī)定孩子早睡早起,孩子做錯事和他講道理。

      (3)宣傳中華精神文明,弘揚“尊老愛幼”光榮傳統(tǒng)

      2.3 家風與兒童問題行為的關(guān)系

      對家風與家庭行為、兒童行為各變量間進行描述統(tǒng)計及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兒童問題行為各個因子與家風各個因子、家庭行為之間呈顯著負相關(guān)(ps<0.05),家風與家庭行為各因子之間呈顯著正相關(guān)(p<0.01),見表3.

      表3 家風與家庭行為、兒童行為各維度得分相關(guān)系數(shù)(r)Tab.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mong family rules, family behavior and child behavior(r)

      圖3為家風作用于兒童行為的中介模型。研究采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來探討家庭行為是否為家風與兒童行為的中介變量。兒童行為為因變量,家庭行為為中介變量,家風為自變量。模型擬合結(jié)果為:χ2= 112.09、df = 42、χ2/ df= 2.67<3、RMSEA = 0.098<.0.1、CFI = 0.89、GFI = 0.90。結(jié)果顯示,模型的擬合結(jié)果在可接受范圍,這說明整個模型的構(gòu)建合理[10,11]。

      圖3 家風、家庭行為及兒童行為的關(guān)系模型Fig.3 Model of effects among family rules, family behavior and child behavior

      由于家風一旦形成就具有相當?shù)姆€(wěn)定性,可以預見,矯正家風作為精準長效扶貧的新措施具有事半功倍的顯著特征。而由上面的結(jié)果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家風成功通過家庭行為影響兒童行為。據(jù)此邏輯,現(xiàn)在家風不明晰的家庭可以采取更加積極的家庭行為,即家庭良好行為示范。也就是說,家庭行為在家風與兒童行為之間起著中介作用,這在本研究中確實得到了的驗證。WHO統(tǒng)計顯示,20%的兒童成年前會出現(xiàn)問題行為,如干預不及時則可能發(fā)展為心理障礙或疾病[17]。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的行為受到家風和家庭行為兩個因素影響,其中家風通過家庭行為對兒童行為產(chǎn)生影響。也就是說不能片面地強調(diào)家風的作用,有的家長在實際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存在知行不一的現(xiàn)象。即家風好的家庭必須要有與之向一致的家庭行為(知行合一)才能塑造兒童良好的行為。

      家庭作為群體生活的基本單元,個體人格發(fā)展的巢穴,往往也是心理問題的發(fā)源地。個體行為是長期不斷積累而形成的,如果一個家庭已經(jīng)形成家風,在某些不良的行為的發(fā)現(xiàn)后采取得當?shù)拇胧┮约皯獙π蕰摺S裳芯靠芍?,要降低兒童行為問題的發(fā)生,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發(fā)育,不僅要宣傳培育良好家風還應培養(yǎng)與之相一致的家庭行為以降低兒童行為問題出現(xiàn)的概率,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提高。我們可以通過社會學習理論的假設中找到上述相關(guān)的作用機制:兒童生命的早期接受并內(nèi)化父母的思想意識及價值取向,而且父母行為本身為兒童提供了行為模仿的榜樣。

      2.4 存在的問題

      通過針對調(diào)查問卷的分析以及調(diào)查小組成員與受訪家庭的訪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雖然家風是很重要的,但在貧困地區(qū)的家庭對這個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還是非常的有限。我們通過與相關(guān)專家的共同研究分析,得到的如下的分析結(jié)論:

      (1)對家風的認識不夠。貧困地區(qū)對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等范疇的認知非常有限,可能是因為貧困地區(qū)信息的傳遞不暢;大家可能都覺得自己處于謀生存的階段,對其他的重要信息并不會太關(guān)注。

      (2)沒有家風的傳承。從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結(jié)果可以看到,貧困地區(qū)家庭對家風的認識尚且非常淺,更不用奢望這些地區(qū)能有良好又能代代相傳的家風。

      (3)單方面強調(diào)學習??赡苁且驗橥獬龃蚬さ母改冈诒容^中更能深刻地體會到農(nóng)村生活的艱難與困苦,更多是希望孩子能夠成才改變生活狀態(tài)。

      (4)兒童問題。貧困家庭面對兒童問題只能束手無策,可能是因為不了解兒童問題是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去干預。

      3 高職院校在精神扶貧之家風矯治模式的探索

      家風家訓是社會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化方式,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xiàn)。家風矯治也將是實現(xiàn)精神扶貧的重要手段,故而家風的傳承不可忽視。而高職院校在宣揚傳播好家風家訓矯治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的實現(xiàn)精神扶貧。高職院校通過搭建學習平臺,形成家庭“家風”+學?!靶oL”聯(lián)動機制,根據(jù)對農(nóng)村的學生家長進行走訪問卷調(diào)查,以及對調(diào)查結(jié)果進行的分析,深入理解了當?shù)丶彝W生的教育及家風家訓,更深入的了解當?shù)貙绎L家訓的了解程度,同時宣傳“良好家風”,引導當?shù)鼐用窀由钊氲亓私饧绎L家訓,從而達到家風矯治的目的,實現(xiàn)精神扶貧。

      3.1 形成家庭“家風”+學校“校風”聯(lián)動機制

      常言道:“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庇纱丝梢?,教育之根本即立德樹人,家風正是立德之基礎,伴隨著每個個體的成長。提倡家風喊口號口號,而是應是個體對經(jīng)驗的總結(jié),故而家風的形成離不開家庭環(huán)境。而通過調(diào)查,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家庭行為在家風與兒童行為之間起著中介作用。也就是說,家風是通過家庭行為對兒童行為進行影響的。每個人所處的家的家庭行為就是樣板,對兒童的行為習慣和行為問題有著直接的影響。那么我們可以推測兒童的性格、舉止、道德情操、人生觀、價值觀等也可能會受到家風和家庭行為的影響,而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因而,一個家庭不僅要有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也要在行為上做出表率,堅決杜絕知性不一的情況。否則,良好家風喊得再響亮,只怕也收效甚微。

      學校是學生接受各種教育的主要場所,所以,要實現(xiàn)學生家風的傳承,應該強化學校的引導能力。學校首先要重視立德樹人教育工作如禮儀教育,那么同理可推學校良好的教育風氣、教育者的行為也可能會直接影響兒童的行為習慣和行為問題。這就提示我們學校要培養(yǎng)老師樹立立德樹人之教育理念,不斷提高教師立德樹人的能力。切實打造一流德育教育環(huán)境,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優(yōu)秀家風的傳承。

      3.2 高職學生推動“良好家風”宣傳

      良好家風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xiàn)。高職學生推動建設“良好家風”的宣傳,在一定程度上也實現(xiàn)了,高職院校服務精神扶貧的目的。

      (1)高職學生推動“良好家風”宣傳要與專業(yè)相結(jié)合,通過學生的專業(yè)優(yōu)勢利用現(xiàn)代便利的網(wǎng)絡科技對建設“良好家風”進行宣傳推廣,既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又實現(xiàn)宣傳目的。

      (2)高職院校應當給學社適當劃撥“良好家風”宣傳活動經(jīng)費,保證其工作的順利開展,使其更有效的推動“良好家風”的宣傳。

      作為高職學生,是學校培養(yǎng)的生產(chǎn)、管理、服務于一線的技術(shù)型、技能型人才,具有著先天的專業(yè)優(yōu)勢,在推動建設“良好家風”的宣傳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高職學生的專業(yè)性。

      3.3 開展“家庭行為矯正”常態(tài)化服務

      隨著時代的變化,家庭結(jié)構(gòu)趨于核心化和多樣化,而家庭的變化會帶來一系列家庭問題,相反,家庭問題也會反作用與家庭成員的關(guān)系,也會帶來家庭成員關(guān)系失調(diào)、親子沖突等問題。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元,一旦問題頻發(fā)則會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和社會價值觀的導向。家庭問題的增多使得家庭問題已不再是局部問題,因其潛在的危險性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和思考。在這樣的現(xiàn)實背景,開展“家庭行為矯正”常態(tài)化服務調(diào)節(jié)家庭問題顯得格外重要。

      家庭行為矯治的方法以一個家庭為單元,以其內(nèi)部成員的心理功能表現(xiàn)為出發(fā)點,當家庭心理功能(如成員關(guān)系)出現(xiàn)問題。如家庭中孩子出現(xiàn)問題,則是與父母甚至祖父母密切相關(guān)。在家庭治療的過程中,整個家庭成員要參與其中,通過了解其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各亞系統(tǒng)的關(guān)系狀態(tài),上下輩的教養(yǎng)方式,解釋家庭中內(nèi)在的沖突和矛盾。通過這種嚴謹?shù)姆治龇椒梢运茉煲粋€家庭新的行為習慣,進而家風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矯治。同時,我們的隊伍有專業(yè)的“家庭行為矯治”輔導人員,通過培訓隊員以及集體家庭療法等方法切實實施。

      [1] 王劍, 路遠. 既要抓物質(zhì)扶貧更要抓精神扶貧——由扶貧調(diào)查引起的思考[J]. 青海社會科學,1988,04:30-34. WANG Jian, LU Yuan. P overty alleviating should focus on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caused by Poverty alleviating investigation thinking[J].Social sciences in qinghai, 1988,04:30-34.(in Chinese)

      [2] 喻貴林, 柯賢琦. 陜南山區(qū)貧困農(nóng)民心理及誘導——鎮(zhèn)安縣貧困、特困農(nóng)民調(diào)查報告[J]. 漢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7,01:35-41. YU Guilin, KE Xianqi. ON the psychology and induction of the poor peasants in mount ain area of south part of Shanxi Province-- A survey on the peas ants under poverty in Zhengan Count[J]. Journal of Hanzho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987,01:35-41.(in Chinese)

      [3] 闕祥才, 唐永木. 貧困——一個人力資本視角的解讀[J].湖北社會科學, 2011,01:44-46. QUE Xiangcai, TANG Yongmu. Poverty ——Explanation of Human resource perspective[J]. Social sciences in-Hubei, 2011, 01:44-46. (in Chinese)

      [4] 白旭英. 樹“家風”與思想品德教育一樣重要[J]. 學周刊a版, 2014(22):201-201. BAI Xuying. Establishing “family rule”is as important as moral education[J]. Study weekly A edition, 2014(22):201-201.(in Chinese)

      [5] 康雁冰. 論家風的實質(zhì)及發(fā)展價值[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12:58-61. KANG Yanbing. Essence and development value of “family rule”[J].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2015,12:58-61. (in Chinese)

      [6] 蘇林雁, 李雪榮, 羅學榮,等. 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的再標準化及效度檢驗[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1998(2):67-69. SU Linyan, LI Xuerong, L UO Xuerong, et al. Restandardization and validity of Achenbach Child Behavior-Checklist[J].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1998(2):67-69.(in Chinese)

      [7] 劉麗, 齊征. 微調(diào)研:初中生家風家規(guī)教育現(xiàn)狀[J]. 中國德育, 2014(10):31-34 LIU Li, QI Zheng. Micro research: The educational situation of “family rul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J].Chinese moral education.2014(10):31-34(in Chinese)

      [8] 萬禹慧, 鄒曉燕. 家庭行為文化與4歲兒童自主性的關(guān)系[J]. 學前教育研究, 2010(10):32-38. WAN Yuhui, ZOU Xiaoyan. The Correlative Study between Family Behavior Culture and4-Year-Old Children's Autonomy[J].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2010(10):32-38.(in Chinese)

      [9] 吳明隆. 問卷統(tǒng)計分析實務:SPSS操作與應用[M].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0. WU Minglong.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 SPSS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M]. Chongqing Univers ity Press, 2010. (in Chinese)

      [10] Association A E.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M].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85.

      [11] 邱浩政, 林碧芳.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的原理與應用[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09. QIU Haozheng, LIN Bifang.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M]. Beijing: China L ight Industry Press, 2009.(in Chinese)

      [12] Hoyle R 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 concept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M]. Sage Publications, 1995.

      [13] 陳晉. 從家風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 (4) :183 CHEN Jin. Realization of fostering and practicing core socialist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rule”[J].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2014, (4): 183(in Chinese)

      Accurate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under the pattern of family rules treatments based on intermediation effects

      FANG Yinping1, GUO Kaidi2, LIANG Haiqin1, HUA Gangchen1
      (1.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27, P.R.China; 2.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27, P.R.China)

      Based on the em pirical 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pattern of ac-curate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reveals how people in rural poverty areas perceived the “family rules” and its realistic question. We established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uncover the mechanism of how “family rules” impact on child behavior. The result shows that family behavior is a mediator between family rules and child behavior. Our res earch employs multiple dimensions analysis to reveal the r ole and meas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n carrying on accurate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plans to rural poverty areas.

      accurate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family rules; family behavior; child behavior

      D64

      :A

      1672-6332(2017)01-0069-06

      【責任編輯:楊立衡】

      2016-12-21

      方銀萍(1991-),女(漢),廣東潮州人,碩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心理測量與統(tǒng)計、社會認知心理學。E-mail:fyinping@126.com

      猜你喜歡
      家風問卷家庭
      勤勞節(jié)儉傳家風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家風伴我成長
      戀練有詞
      問卷網(wǎng)
      幽默好家風(二)
      家風
      問卷大調(diào)查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海门市| 柘荣县| 中西区| 漯河市| 孝昌县| 桂阳县| 浙江省| 桦甸市| 石嘴山市| 凤冈县| 莱阳市| 山东| 义马市| 惠水县| 平邑县| 秀山| 万载县| 靖州| 太仓市| 长白| 苍南县| 盐源县| 芜湖县| 浦东新区| 武川县| 台北市| 金山区| 石首市| 巴马| 安岳县| 当阳市| 方城县| 洞头县| 栖霞市| 东海县| 庆城县| 白城市| 五华县| 安阳县| 哈巴河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