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正坤
小城的冬天是不下雪的,有的只是呼嘯的寒風。這寒意會一寸一寸地蔓延進你的衣服,你的身體,乃至你的心。寒風在大地上無情地肆虐著,迎面撲來的風像刀子一樣鋒利,令人生畏。但凡不得不出來的人們,都把自己裹得厚厚實實的,像只蹣跚學步的企鵝。我站在公交車站,焦急地等待著那班去補習班的車。
時間好像也因為寒風而凍結(jié)了,一分鐘好像一個世紀那么漫長。在我絕望地認為我的手和腳已經(jīng)要被凍僵的時候,公交車終于慢慢悠悠地冒著熱氣駛進了車站。車上的暖氣讓我驚詫地以為和煦的春天已經(jīng)到來,車上的乘客們也沉浸在這溫暖安穩(wěn)的仙境中,昏昏欲睡。我尋了個位置坐下,一眼就看見了他,那個顯眼的他。
他,長方臉膛,棕紅膚色,鼻直口闊,粗發(fā)濃眉,一雙烏黑的眼睛,雖然不大,卻是藏鋒臥銳,流露出一種機警、智慧的神采。而身上那身整潔的墨綠色軍裝,更加襯托出了他的英姿颯爽。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優(yōu)秀的軍人,他有著軍人特有的氣質(zhì),莊重而冷峻,沉著而內(nèi)斂,一頭短發(fā),配上他那種充滿中國軍人特色的囯字臉,顯得干凈而利索。他并沒有如其他乘客那般昏昏沉沉,而是挺直寬闊的胸膛,將脊背緊緊地貼在窗戶上。
車子向前開去,車上的人也越來越多,座位漸漸被坐滿了。一個老奶奶上來了,她拄著拐杖,一步接一步蹣跚地走進車內(nèi),全車的人都緊緊地盯著老奶奶,生怕她失足跌倒。老奶奶環(huán)視一周,發(fā)現(xiàn)車內(nèi)已沒有空座位了,便將期盼的眼神投向了身著墨綠色軍裝的他,全車的人也都順著老奶奶的目光看向了他。他卻一動不動,如同一座石刻的雕像,甚至連眼神也不曾轉(zhuǎn)動一絲一毫。時間在靜默中艱難地穿行著,他卻仍在和老奶奶僵持著。我失望極了,沒有想到他竟然是這樣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我站起身來,把座位讓給了那個老奶奶,朝著他義憤填膺地說:“解放軍叔叔,你身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秉持的應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可你連給老奶奶讓座都不愿,談何為人民服務呢?!”聽了我的質(zhì)問,他卻仍是我行我素,不曾有一絲一毫情緒上的波動,車上的乘客們也都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又過了兩站,他的目的地到了,他起身往車門處走去。車內(nèi)不知為何憑空多出了一股刺骨的寒意,我定睛一看,原來他的座位旁邊的窗子上竟有個大洞!他正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住了車外的酷寒和烈風,為全車的人帶來了溫暖。他軍裝上濕潤的水漬,也濕潤了我的眼眶……全車的人都沉默了,目送這位偉大的軍人離去。我羞愧地低下了頭,為我所說的話感到自責、抱歉和無地自容。我默默地、悄悄地坐到那個座位上,用身體擋住了那個大洞。寒風凜冽,我的背卻沒有感到一絲絲的寒意,那個魁梧的身姿一直在我眼前回蕩,給予我無盡的溫暖和力量……
點評
作文開頭進行環(huán)境描寫,突出一個“冷”字;然后引出文中的主人公——軍人,描寫其莊重冷峻的外表,也突出一個“冷”字;繼而敘述車內(nèi)無人給老奶奶讓座的情景,抓住軍人從身體到眼神“一動不動”的細節(jié),更加突出“冷”字;然而,當軍人下車,寒意又襲來時,“冷”瞬間轉(zhuǎn)化為了“溫暖”,并深深地影響了“我”,促使“我”向這個軍人學習。全文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層層推進,將一個中國軍人獨有的人格魅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小作者采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寫出了和平時期中國軍人的那種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平凡小事,折射人性的光輝,讓人讀來備受感動。
(岳增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