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1794年,在德國的一座小村莊里,住著一位學識淵博的牧師。他經(jīng)常給兒子講那些發(fā)生在遙遠國家的故事,還有各個民族的奇異風俗和信仰。隨著他的講述,孩子也展開了天真的想象,在腦海中描繪著巴比倫、土耳其和波斯的宮廷。甚至夢想著去東方,來一次神奇的探險之旅!
這個孩子名叫艾爾哈德·米希爾里希。他上學以后,差不多成天都纏著歷史老師施羅賽爾:“今天上課時,您提到了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請您再詳細地給我講講吧?!?/p>
“好的,好的,艾爾哈德,下次我一定講。這樣吧,我先送你一本書,這里面寫了許多東方的奇跡。”施羅賽爾先生說著,遞給米希爾里希一本書。他把書拿回家,立刻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沒過多久,他對古代世界的知識就跟老師知道的一樣多了。
見他這么好學,施羅賽爾先生就告訴他:“要想進一步了解古代的知識,就得先掌握那些古代國家的文字。在我們德國的許多圖書館里,都收藏著考古學家從世界各地帶回的古代手稿,其中埋藏著多少秘密啊!”
“那,我現(xiàn)在就開始學波斯文,好嗎?”米希爾里希仰起頭,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拔覐男∽畲蟮脑竿?,就是能到波斯去,親眼見識見識那些古跡!”
從此,米希爾里希異常勤奮地學習波斯文,堅持不懈地為夢想中的波斯之行做準備。他的叔叔是哥廷根大學的一位學者,見他有如此強烈的求知欲望,便介紹了一位波斯文專家博爾茲教授,來指導(dǎo)他的學習。
由于博爾茲教授教學有方,米希爾里希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掌握了波斯文。他高興得好幾晚睡不著覺:“好啦,我懂得了波斯文,這下可以去波斯旅行了!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夙愿了!”
然而,父親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孩子,要到遙遠的東方去旅行,需要一大筆旅費。我這個窮牧師,可拿不出這筆錢??!”
米希爾里希沒有灰心,他想出了一個主意:“法國的將軍拿破侖正在進軍埃及,如果我去法國,說不定能找到去東方的機會!”
可是,叔叔認為他這個想法很幼稚:“拿破侖的遠征困難重重。再說,你只是一個小孩子,對政治和軍事都懂得不多。怎么能加入他的軍隊呢?”
“無論如何,我也要去!”米希爾里希聽不進叔叔的勸阻,偷偷收拾行李就去了巴黎。但沒過多久,他就兩手空空地回來了。果然如叔叔所料,他碰了不少釘子,一無所獲。
這些挫折并沒有讓米希爾里?;倚膯蕷狻K哌M圖書館,埋頭鉆進堆積如山的波斯文古籍里。一年以后,他就寫出了一篇關(guān)于古代波斯歷史的論文。同時,他也沒有放棄去波斯旅行的計劃。
他想:“我還年輕,可以自己掙錢。對了,如果我能當上醫(yī)生,就可以一邊走一邊行醫(yī)。不靠任何人的資助,就能實現(xiàn)波斯之旅了!”
于是米希爾里希報名進了一所醫(yī)學院,開始學習化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的課程。誰知,他一接觸這些知識,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化學,一下子就把他迷住了。
使米希爾里希感到特別奇妙的是化學的結(jié)晶過程。他在做化學實驗時,經(jīng)常把配制出的溶液放在一個個瓶子里。過了一段時間以后,他就發(fā)現(xiàn),在這些瓶子的底部產(chǎn)生了許多晶瑩剔透、異常美麗的晶體。在這些美麗多姿的晶體里又包藏著什么樣的秘密呢?
這一切把米希爾里希深深地吸引住了。他開始專心研究這些結(jié)晶,不知不覺地,居然把去波斯旅行的計劃都給拋到了腦后。
1826年,已成為一位化學家的米希爾里希,經(jīng)過多年的實驗,發(fā)現(xiàn)了一條非常重要的規(guī)律,即結(jié)晶定律。它的內(nèi)容是,根據(jù)結(jié)晶的條件,物質(zhì)可以形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晶體。從此以后,科學家們利用這一定理,合成了許多新的化合物,還可以用比較簡便的方法,查明各種化合物的成分。
不久,米希爾里希又制出了硒酸,發(fā)現(xiàn)了苯、六氯代苯、二苯甲酮、草酸乙酯等化學物質(zhì)。他還和法國科學家貝蒂耶合作,人工合成了透輝石、符山石、輝石及許多礦物。
米希爾里希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晶定律解決了化學上的許多難題。為此,他在1828年當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并被該會授予金質(zhì)獎?wù)隆?/p>
就這樣,曾經(jīng)的“波斯迷”米希爾里希在化學領(lǐng)域里悉心研究、自由馳騁,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成就。雖然,米希爾里希最終也沒有去成他向往的波斯,但在化學領(lǐng)域里,他已經(jīng)攀上了科學的最高峰。而他也并不覺得遺憾。因為如果沒有少年時那種百折不撓、為夢想而奮斗的精神,他后來也不可能在科學研究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時我們的興趣、理想會發(fā)生改變。這都是很正常的。但無論是什么樣的理想,都需要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才能變成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