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
諸葛亮曾經(jīng)說過:“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啊,人只有心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到達成功的遠方。
科學家諾貝爾經(jīng)歷過心靜。熱衷于發(fā)明的他,在發(fā)明炸藥時屢次失敗,但他的信心并沒有被炸毀。他屢敗屢戰(zhàn),在擺滿試劑的實驗室里學會了“靜下心來”。這時,成功便追隨他而來。這種“靜下心來”,折射出一種自信和勇氣。
作家海倫·凱勒經(jīng)歷過心靜。在黑暗無聲中,她崩潰過,她抓狂過,漆黑無聲的世界幾乎要摧毀她了,但她在黑暗無聲中學會了“靜下心來”,面對那些艱澀難懂的單詞,她不再抵觸,不再抗拒,她開始用手指觸摸那些靈動的文字,她學會了用心傾聽世界。終于,世界在她心中豁然開朗,她獲得了屬于自己的成功。這種“靜下心來”,折射出一種堅持和努力。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經(jīng)歷過心靜。時間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國緊急啟動“瘧疾防治藥物研究工作協(xié)作”項目,臨危受命的屠呦呦團隊要想在設施簡陋和信息渠道不暢的條件下,短時間內(nèi)對幾千種中草藥進行篩選,其難度無異于大海撈針。因此,在提取青蒿素的過程中,屠呦呦團隊接連經(jīng)歷了190次失敗,1971年,屠呦呦課題組在第191次低沸點實驗中終于發(fā)現(xiàn)了抗瘧效果為100%的青蒿提取物,之后從中提煉出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最終,屠呦呦憑借這一成果,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這種“靜下心來”,折射出一種責任和擔當。
我也經(jīng)歷過心靜。面對不理想的成績,我憤怒過,我流淚過,甚至失去理智過。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顆劇烈跳動的心在逐漸變化著,它趨于平穩(wěn),歸于平靜。面對作業(yè)本上那無情的紅叉叉,我學會了“靜下心來”,學會了寵辱不驚,學會了放平心態(tài)。我知道,成功不能夠急躁,凡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改變。果不其然,我現(xiàn)在的成績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變。這種“靜下心來”,折射出一種不急和不躁。
生活是紛繁喧鬧的,人生絕不是一條平坦的大道,無論是面對誘惑,還是面對挫折,你都應該好好靜下心來,心靜方可排除干擾,心靜方可汲取力量,心靜方可到達遠方。
(指導教師 吳應海)
【評點】
本文先引用名言,亮出觀點;然后列舉多個事例進行論證;最后總結全文,有感而發(fā),升華文章主旨,整篇文章的結構非常緊湊。作者在列舉每個事例時,都是以“?菖?菖經(jīng)歷過心靜”作為段首句,再以“這種‘靜下心來,折射出……”作為段尾句,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