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蘇娟
微童話,顧名思義,微小的童話,篇幅短小,在140字以內(nèi)。早期出現(xiàn)是由于家長為孩子進行口頭創(chuàng)作,以短信和微博的形式散播。作為小學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引進微童話學習,通過看圖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微童話。當然受客觀和學生自身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課堂上“微童話”不要限定在140字以內(nèi),只要是短小而有趣,寫在日記本上也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孩子們會逐漸喜愛微童話,并有自我創(chuàng)造的意愿。
一、浸潤心靈,走近微童話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書讀了百遍,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筆者認為,寫作也是如此,多讀多看,才能信手拈來。那么我們?nèi)绾巫呷胛⑼捘??好的文章能夠浸潤人的心靈,那么美好的微童話同樣如此。
多讀好書,能使人視野開闊,提高文學素養(yǎng)。好的微童話也能使孩子們明白事理,比說教容易得多。如有這樣一則微童話《會寫字的輪船》:鯨魚說船只會寫“1”。船想:“我那么笨嗎?”它寫了一個“2”。鯨魚說:“不錯嘛。寫個‘3怎么樣?”船寫出大大的“3”。“哇!厲害!8字可難寫了?!贝f:“不能再寫了。你看,大家都暈倒了。我還是寫‘1字吧。”這則微童話寓意很深,教師則可引導孩子們平時與同學相處時,也要像輪船一樣多替他人著想。
走近微童話,首先教師要善于精選微童話,引導兒童每日接觸有意義的微童話。故事完整趣味性強的微童話往往引人入勝而意猶未盡,抓住兒童喜愛聽故事的心理特征,每天講一兩則微童話。篇幅短小的微童話,只需一兩分鐘時間。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熏陶,孩子們也能享受其中了。
二、賞析優(yōu)秀作品,模仿微童話
優(yōu)秀的微童話也是需要品讀思考的。微童話《愛心牌的兔毛衫》:小刺猬的媽媽前幾天去世了,小兔子很想接小刺猬來家里玩。兔媽媽說:“小刺猬身上長著刺,一不小心就會扎痛你。”第二天,小兔子把自己身上的毛都剪了下來。兔媽媽太驚訝了:“你這是干什么?”小兔子驕傲地回答:“我要用兔毛織一件兔毛衫,小刺猬穿在身上就不會扎痛我了?!敝骷谊懮髡J為這篇微童話最主要的特點在于角色選擇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小刺猬,在這個微童話中是不可替代的。因為小刺猬身上有刺,所以他才有可能會扎痛小兔子,也就促使了這個故事會往下發(fā)展。這是故事發(fā)展的一個原因。那么,教師便可以追問了:能不能把它換成其他的小動物?有學生就說:“豪豬?!崩^續(xù)追問:“豪豬跟小刺猬相比,哪一個更合適呢?”孩子們答:“小刺猬。”因為小兔子它的毛就很少,豪豬的個頭比小兔子大多了。兔子的毛全都剪下來給豪豬的話,最多只能織一條圍巾,這就不能夠滿足了,所以說小兔小刺猬是不可替代的。這則微童話也具有生活的影子,在生活中當你的好朋友很傷心的時候,你也會去安慰他。微童話具備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鼓勵學生看懂作家的立意,從中總結(jié)經(jīng)驗,從而進行微童話創(chuàng)作。
三、以圖指引,創(chuàng)造微童話
當我們寫作時,怎樣去尋找素材呢?課堂上,筆者出示一張綠蘿的照片:窗臺上擺放著兩盆綠蘿,一盆葉子快枯了,一盆葉子翠綠的。它本來是一張很普通的照片,那這張普通的照片上加點什么東西,能夠讓它變得特別一點點呢?
二年級有個學生這樣寫道:主人養(yǎng)了兩盆綠蘿,它們長得很茂盛。突然有一天,一盆綠蘿的葉子黃了,花莖失去了光澤,顯得無精打采。生病的那盆綠蘿有氣無力地說:“我沒有力氣生長了?!绷硪慌杈G蘿說:“請你鼓起勇氣,努力生長?!痹谥魅说木恼疹櫹?,綠蘿又冒出了許多嫩芽。你看,它正在陽光下對著你微笑呢!
另一同學這樣寫道:清晨,陽光照射在窗臺上。窗臺上的小麗和小美正在說話兒。小麗說:“你的頭發(fā)怎么變黃了,生病了嗎?”小美說:“是?。≈魅瞬唤o我曬太陽,不給我喝水,整天忙著玩電腦、上班、看微信,新房子里的空氣又不好,所以我才生病了?!毙←愓f:“我也有點咳嗽?!彼鼈z靜靜地看著窗外,好像在回憶著以前的美好時光!
以上兩則微童話是低年級孩子的習作,語言擬人化,以生活為起點展開想象。因此,微童話展示了他們自己的人生觀和自己的思想。
微童話的寫作,也可以從一年級開始。剛?cè)胄W的孩子往往對于聽故事感興趣,便可以通過自己講故事的方式口述編寫,由家長記錄下來。在當今微閱讀時代,教師利用博客、微信的形式批閱口頭作文非常方便,微信家長群更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在微信朋友圈里出示圖畫內(nèi)容和要求,家長整理孩子微童話,教師就可以及時批閱點評。
四、構(gòu)建評價體系,引發(fā)興趣
課堂教學評價具有重要的導向激勵功能,是落實素質(zhì)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進一步深化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優(yōu)秀的評價機制,可以促使孩子的無限潛能。因此,構(gòu)建合理的評價體系便尤為重要。一是將所寫優(yōu)秀作品編訂成冊,激發(fā)孩子寫作興趣。二是一年級的孩子通過口述講故事,要流利并想象合理,由父母協(xié)助打字發(fā)微博,教師微博上評改。三是評獎“微童話大王”,促進班級形成濃厚的寫作風氣。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寫微童話是從圖到字,架起寫作的橋梁??磮D寫微童話,首先就解決了孩子沒有東西可寫的問題??磮D想象的空間很大,不限制孩子的思維。想象是無窮的,在打開孩子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時,還需要教師好好引導。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新鋼一?。?/p>
責任編輯:王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