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
小王是某重點中學的一名理科生,成績中等偏上。進入高三后,小王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成績趕上來。小王最弱的科目是語文,可是大家都說.語文學與不學差不多,再怎么努力,成績也不會提高多少。于是.小王感到非常困惑:將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語文復習上,似乎劃不來,可不努力提高語文成績,總分又上不去。
像小王這樣的高三學生不少。他們之所以語文成績不理想,可能主要是因為思想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他們要想提高語文成績,需要走出以下誤區(qū)。
棄芝麻。得西瓜
有的高三學生認為,語文能力是長期積累感悟而形成的,非一朝一夕所能提高。在他們眼里,語文簡直就是芝麻,其他容易“抓分”的科目就是西瓜。與其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復習提升幅度不大的語文。不如把時間和精力分配給容易提高成績的其他學科。因此,很多高三學生要么只是按老師的安排復習,保證不至于淡忘就行:要么干脆放棄語文復習,連在語文課上也做其他科目的練習,遑論課外花時間學習語文。這既是對語文課程特點和語文考試命題特點不了解的片面觀點,也是不明白學習心理特點而造成的結果。
語文能力固然是經(jīng)過長期積累、感悟形成的,但在相對集中的時間里,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訓練,語文成績在短時間內還是可以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再者,即使全身心投入到能夠“抓分”的科目之中,這些科目所提升的分數(shù)。也未必能夠彌補因放棄語文復習而丟失的分數(shù)。
高三學生應該合理安排。做到突出優(yōu)勢科目,提升弱勢科目,使各科均衡發(fā)展。無論以往語文成績是好是差,都決不能放棄語文復習。
不知己.無計劃
高三學生全面復習之前,一定要花時間充分了解自身語文學習和語文功底的現(xiàn)狀。只有全面準確地了解自己,才不至于盲目跟隨老師的復習計劃轉,不至于盲目悲觀或樂觀。
了解自身語文學習和語文功底的現(xiàn)狀,就是通過平時的各種表現(xiàn),了解自己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語文閱讀能力、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寫作能力等的狀況。
了解的途徑有三:一是向了解自己的語文老師咨詢,二是分析以往自己語文考試試卷的答題情況。三是分析自身記憶力的強弱、思維能力的強弱。每次考試之后,考生一定要分析試卷,因為從語文試卷的答題情況,基本可以判斷出自己語文學習方面存在的缺陷。一般來說,某個知識點的錯誤率越高,越說明該知識點沒有掌握好。
進入高三,語文復習的使命并非是要推倒重來,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梳理,達到牢固掌握知識,準確、靈活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制訂個人復習計劃非常重要。高三學生只有針對自身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訓練。才能避免出現(xiàn)因全面出擊而分散精力的現(xiàn)象。
語文復習計劃要與老師的復習計劃基本保持一致。須知,老師的復習計劃是針對全班同學的,全班同學語文功底各有差異.老師安排復習內容時,只能照顧大多數(shù)同學。與老師的復習計劃保持基本一致,不但可以同步靈活安排,而且可以實現(xiàn)同步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當然,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jù)自己的復習效果靈活調整。endprint
高中生·天天向上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