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華
原文
卜算子
劉克莊①
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種千般巧。 朝見樹頭繁,暮見枝頭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風吹了。
注釋
①劉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他的詞作,大多洋溢著濃郁的愛國情懷,以豪放的風格見稱于世。
闡發(fā)
是蝴蝶的紗衣?片片輕盈,似要乘風飛舞。是鮮艷的胭脂?點點紅暈,小巧可愛。誰說天公不惜花?你看,一朵一朵,大小各異,色調(diào)有別,花瓣精致,百樣嬌媚,千種秀雅。若非天公愛花,怎會讓這花兒如此多樣,這般動人?
清晨陽光下,樹上繁花照眼明;傍晚暮色中,枝頭葉肥花卻瘦……你說這天公果真愛花的話,怎么這些花會讓雨洗,讓風吹,眨眼間,就見不到多少花影了呢?
周密所編《絕妙好詞》中,此詞題為《海棠為風雨所損》。當那迅猛的暴雨接連砸在花枝上時,當那狂烈的大風肆意揪扯花瓣時,那曾經(jīng)在陽光下輕盈如蝶鮮紅似火的海棠花,瓣瓣飄墜,朵朵香消,一樹繁花,只??罩Α娙藙t由賞轉(zhuǎn)愛,因愛生憐,由憐生疑:天公到底是何等心意——怎么能有如此豐富、巧妙、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出讓人嘆賞不已的至美花朵?卻又忍心施以殘酷無情的極大破壞力,將自己創(chuàng)造的美破壞殆盡?天公到底是惜花呢,還是不惜花呢?
其實,無論天公惜花否,花的美麗與凋零,總能讓人感受到美景的短暫與自然的無常,從而讓人產(chǎn)生對美與生命的珍重及珍愛之情。
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寫自己“凌晨四點醒來,發(fā)現(xiàn)海棠花未眠”,“覺得它美極了”。他在文中寫:“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時就會不由得自語道:要活下去!……自然總是美的。不過,有時候,這種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罷了?!?/p>
是的,自然中總有美在,即如那“片片蝶衣輕,點點猩紅小”的海棠。而詩人的眼睛不只能捕捉到其美,還能感受到這美消殞的傷悲,就像詞作者劉克莊一樣。因為詩人還有一顆悲憫的仁心?;ǖ拿利惪梢宰屧娙诵蕾p,可以給予看到這美的人活下去的力量;花的凋零則會讓詩人傷懷,讓悲憫這凋零的人珍惜眼前的自然美,珍愛有限的人生。
川端康成在文中寫:“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
其實,如果從狹義的角度來看:短時間內(nèi),花的美是有限的——風雨無情,春花轉(zhuǎn)眼即凋零。然而,人卻可以讓這有限的美走向無限的永恒。像畫家那樣,用畫筆描摹其美,像詩人那樣,借文字描摹其美,自然美不就有永恒的機會了嗎?就像這首精巧動人的詩能一直流傳下去那樣。
那么,天公惜花還是不惜花,又有什么要緊?只要人有惜花意,只要懷有仁者心,只要有詩心畫筆,只要能珍愛有限的生命,美就會永在人心,常在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