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5年初,法國巴黎圖書沙龍通過法國駐各國使館,法蘭克福圖書節(jié)主創(chuàng)人員通過瑞士法語日報《二十四小時》駐外國記者分別邀請世界各國著名作家就“您為什么寫作”這一問題撰文,各抒己見?,F(xiàn)將其中幾位作家的回答摘錄如下,以期拋金玉,生共鳴。
陳映真
寫作,有時是一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過程。寫作是為了使那些絕望的人重新充滿希望,讓那些因失敗受挫的人重鼓斗爭的勇氣,使受凌辱的人重獲自由與尊嚴。我寫作為的是人類解放:消除不平等、非正義、貧困,解放無辜者,消滅一切形形色色的精神與物質的壓迫。
薩門·拉舍迪[英國]
我寫作:因為我愛好虛構,好撒謊。這正體現(xiàn)了最奇妙的反論,借非真實揭示出真理的線索來。因為我還不能找到一個美妙的方法表現(xiàn)自我和外部世界。尤其是這個世界的面目已被有意或無意地涂抹,為了形成如今正在努力重新形成的本來面目的“我”;因為只有寫,我才能說出我的所思所想;因為同所有僑居者一樣,我應該創(chuàng)造出:我,我的世界,一切;因為還在孩提時,有人就告訴我,要擁抱書籍。因為有話要對他人講,有事要同他人討論。寫作,其部分使命是對某些事物提出不同見解;因為我從來不知道為什么寫作,除非我正在寫。
歐文·萊頓[加拿大]
為了自我消遣,也為了在狂妄時刻斷言造物主也并非懂得他自己的作品;我寫作,也是為了對其表述,他所造就的最壞的作品就是人。我知道,每當我找到一個詞用來描述他創(chuàng)作的這奇怪的兩足動物時,上帝的失望就此減少了一分。再者,我之所以寫作,是因為我不如他慘痛。
米蘭·昆德拉[法國]
這難道僅僅是荒唐無稽的幻想?可我認為,寫作就是寫那些無人敢寫之事,講那些無人敢言之語。這,就意味著要反一般人之常態(tài)。許許多多本來無法解決的矛盾最終都落于寫作者的懷抱,這便是我們的職業(yè)。怎么,矛盾無法解決?不,有的。只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難得糊涂。
維吉利奧·弗雷拉[葡萄牙]
我寫作,是為了創(chuàng)建我需要的住所;我寫作,是因為寫作的奇妙與魅力遠比我強大;我寫作,是因為我認為謬誤、墮落與不公道不應該是合理的;我寫作是為了活著;我寫作是為了存在;我寫作是因為我寫作。
喬伊斯·卡羅爾·奧茨[美國]
我寫作是為了改變我們這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意識,哪怕只是微小的改變:密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只有作家才能做到);豐富我們燦爛的語言;描寫娛樂和戰(zhàn)爭??梢哉f,寫作是同我們時代最不愿吐露真情、最陌生的人們進行對話的親密方式。
米歇爾·圖爾尼埃[法國]
關于為何寫作的問題,巴爾扎克曾經(jīng)回答過:為了出名和富有。自然,也有另一種回答:寫作是凈化心靈的必要手段,甚至不指望作品的發(fā)表。這是兩種極端的答復。至于我,乃是為了閱讀。我把自己比作工匠,制作成品意在出售。書就是成品。這成品包括兩部分,其一是我所編造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其二是讀者對它的占有和為之所用。
費爾南多·加貝拉[巴西]
當我回答諸如《解放》這樣嚴肅性的報刊時,我覺得寫作是為了改變南美洲的專制社會以及自我改造。當這一問題在我頭腦中打轉時,我本能地想:我寫作是為了被他人所愛,這一平凡的愿望就是最終以我的名字來命名故鄉(xiāng)小城的一條街道或一個公共圖書館。每當我發(fā)瘋發(fā)狂的時候,這問題又讓我笑得要死。因為我知道,我那諷刺性的寫作的動力,常使我抓不住任何所使用的字和詞。
【后語】
親愛的同學們,這些作家的回答真可謂是豐富多彩,各不相同。有的莊嚴深刻,有的幽默詼諧,有的故作高冷,有的答非所問,但無一不反映了他們的才智和心態(tài),人生追求和情感世界。我們呢?我們寫作是為了什么?為了表達自我?為了理解他人?抑或,只為了過獨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