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纓
時候,極其癡迷童話書?!栋餐缴挕泛汀陡窳滞挕愤@樣家喻戶曉的名作也不知翻了多少遍,以致書角折損,頁面斑駁……還記得母親為我買的那兩本A5大小、注有拼音的冊子,《安徒生童話》的封面上繪有一個金發(fā)少女,背景是歐洲的城市風景;而《格林童話》的封面則是一個頭戴王冠的年輕王子,背景是一座白色的城堡,就好像是德國的新天鵝堡。
那時我大概剛上小學(xué),也迷迷糊糊看過不少幼兒畫冊,但那兩本童話集仿佛有魔力一般,從翻開第一頁起,就將我?guī)肓艘粋€從未見過的、五彩斑斕的新世界。那段時間我整個人都被迷得七葷八素,做夢都會夢到書里的人物和場景。我對很多事物的看法也因此發(fā)生了改變。譬如天鵝,原本在生物概念里不過是潔白而漂亮的鳥類,經(jīng)由童話而披上了一層浪漫、奇幻的色彩,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小時候去動物園,看猴子、看老虎或者看企鵝時都不會使我產(chǎn)生任何抽離現(xiàn)實的幻覺,只有天鵝,唯有看見天鵝,我會恍惚地揉揉眼,確認自己到底有沒有穿越到童話世界,在心里反復(fù)思索:它們是不是那十一只野天鵝?它們是不是在等待妹妹給自己織的蕁麻披風?
長大后,回憶起兒時對童話的癡迷,竟有種恍如隔世之感。一個孩子成長到十歲時,基本上已經(jīng)不會把童話當作真實了吧?如此說來,現(xiàn)在的我,距離和童話世界揮手告別的日子,已過去十年。但內(nèi)心仍不免暗暗偷笑:哈,原來我也曾經(jīng)有一顆如此羅曼蒂克的少女心呀。真是好玩又可愛。
同時我又奇怪,為什么自己喜歡的是歐洲童話?那些在幼時看來略微繞口的人名,什么約翰呀艾麗莎呀,并不如中國名字朗朗上口;書中人物的日常生活,似乎也與我周圍的一切大相徑庭,比如他們的主食居然是面包而不是米飯,小孩子經(jīng)常有壞心眼的繼父或繼母(那時的中國,離婚還很少見)……現(xiàn)在想來,《安徒生童話》與《格林童話》是我遇到的第一個文化差異吧。但奇妙的是,我跨越了,甚至可以說是忽略了所有的文化差異,將自己完完全全投身到了那些充滿異國色彩的故事中,敞開雙臂,擁抱新世界。
當我有了小伙伴之后,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大家居然都和我一樣喜愛那個奇妙的世界。一群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孩子,會聚在一起,興奮不已地討論金發(fā)碧眼的王子與公主,以及仙女教母和巫婆繼母的故事。是啊,有誰不愛“王子解救公主”的戲碼呢?有誰能抵擋得了城堡的誘惑、羅曼蒂克的愛情,或者與精靈矮人們的奇緣呢?
所以我們注定會愛上童話。
上個月整日整夜都被畢業(yè)論文搞得焦頭爛額,在出門散步放松時,偶然于公交車站附近的廣告牌上看到了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的宣傳,演出地點在中國城旁邊的HIPPODROM劇院。那個劇院太低調(diào)了,外觀方正得就像一座普通的辦公樓,所以我曾數(shù)次經(jīng)過,但都沒有進去一探究竟。
不如……去看看如何?我的內(nèi)心釋放出小小的訊號,暗示自己除了論文之外,也不應(yīng)忽略身旁的美麗。于是我便在網(wǎng)上訂了票,專門選了一個中間靠前的位置。不過在付錢的時候,還是因那兩位數(shù)的價格而掙扎了幾秒鐘。芭蕾舞劇的票價比起電影來是偏貴的,電影票一般只有五到八鎊,親民且劃算。所以,當我確定好自己購票成功后,仍沒有關(guān)閉劇院的APP,而是反復(fù)審視手機屏幕上小小的宣傳照和簡介,向上天默默祈禱:希望能值回票價。
十二月一日這天下午兩點,懷著莫名的期待和忐忑,我來到了HIPPODROM。進入大廳,人山人海,很多人排著長長的隊伍買票,也有小學(xué)老師帶著十來個可愛的小學(xué)生,一個挨著一個入場。我向工作人員出示了電子票,很快便走入劇場大廳。里面密密麻麻坐滿了人,比我想象中熱鬧許多。我坐下身來,正對著寬大而靚麗的幕布,上面畫著《胡桃夾子》的主題畫,背景是絢爛的紅,在漆黑一片的大廳內(nèi)顯得格外耀眼奪目,充滿奇幻色彩,使人不得不將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舞臺前方。
伴隨著悠揚悅耳的樂曲聲,幕布漸漸打開,一瞬間便將我拉入了一個陌生又熟悉的世界。故事發(fā)生于圣誕節(jié)的晚上,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歡聚一堂,父母給孩子們準備了各式各樣的禮物,女主角得到了一個胡桃夾子……因為是芭蕾舞劇,所以沒有任何對白,只有舞者們的肢體語言和舞蹈,他們跳啊舞啊,在偌大的舞臺上旋轉(zhuǎn)、擁抱。夜深人靜之際,大反派老鼠們登場了,他們張牙舞爪地撲向女孩,于是胡桃夾子開始大展身手!他們揮舞著寶劍,將心懷鬼胎的老鼠們制服并關(guān)進了牢籠!于是魔法解除了,王子登場了。他帶著女孩在奇幻世界中旋轉(zhuǎn)、飛舞,邂逅了魔法師與精靈,還有古埃及的女王……背景不斷變換,光線由明轉(zhuǎn)暗……然后,這對愛人在月下傾訴衷腸,依依不舍地告別。時間轉(zhuǎn)至白日,女孩從夢中蘇醒,看到那小小的胡桃夾子仍在自己懷中,欣喜地抱著它在舞臺中央跳完了最后的舞……至此,劇終,所有的舞者都聚集在臺上,向臺下的觀眾們鞠躬致謝。而觀眾們呢,全都鉚足了勁鼓掌叫好,熱烈的掌聲久久不息……
在舞者謝幕的那一刻,我仿佛被現(xiàn)場的氣氛感染了般,不禁站起身來,高舉雙臂向他們致以掌聲。坐在左邊的中年女士情緒更加激動亢奮,連連說了五次“Bravo(好極了)”。幕布本已緩緩拉上,沒想到再一次打開了,于是全體舞者們再次向觀眾致謝,觀眾們再次向舞者們鼓掌。
不知怎的,我的眼眶微微濕潤了。是小女生的矯情嗎?抑或是在不知不覺中我的淚點變得這么低了?我趕緊伸手拂去那莫名的淚水,重新坐回座位上,盯著逐漸變暗的舞臺,呆呆愣神。
坐在右邊的老爺爺忽地轉(zhuǎn)頭對我說:“是不是很好看?”“啊?”我反應(yīng)過來,聲音還微微有些顫抖,“嗯,太好看了。這種感覺太奇妙了……事實上,這是我第一次來劇場看芭蕾舞劇。”
他點頭,像是贊同我的回復(fù),又像是沉浸在自己的觀賞體驗中?!班?,真好?!?/p>
我壓抑住澎湃的內(nèi)心,問老爺爺:“您經(jīng)常來劇院嗎?”
“是啊,從很多年前就經(jīng)常來看劇了。”他答道,沙啞的嗓音中有著掩飾不住的自豪。
此時,大廳的燈光亮起,人們開始陸陸續(xù)續(xù)離開。我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來看劇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們有的是和老伴一起,有的應(yīng)該是和關(guān)系很親密的老朋友一起。他們也許和我身旁的老爺爺一樣,從年輕時便定期會來劇場看劇,儼然變成了一種習慣。另一個發(fā)現(xiàn)是,除了那些由老師帶隊的小學(xué)生外,二十多歲左右的年輕人極少,于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我,都有點像稀有存在了。稍稍有些感慨。
此次在HIPPODROM劇院表演《胡桃夾子》的英國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是英國三大古典芭蕾舞團之一。有近60名演員。他們分別來自英國本土、澳大利亞、新西蘭、意大利、中國和日本等,包括8名首席演員、11名首席獨舞演員,以及領(lǐng)舞、群舞演員等,在英國乃至西歐都屬于規(guī)模較大的芭蕾舞團。伯明翰團藝術(shù)態(tài)度嚴謹認真,風格秉承了英國芭蕾的傳統(tǒng),評價甚高。
初來英國之際,也曾有過失望與懊惱。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在于你以為人們都像簡·奧斯丁筆下優(yōu)雅的紳士淑女,而事實則是:宿舍里的年輕人普遍缺乏教養(yǎng),經(jīng)常半夜哄鬧玩樂,而且飯后的鍋碗瓢盆總是堆積如山,甚少及時清理……童話,還是離我們很遠的。但此次觀賞芭蕾舞劇,我驚異地發(fā)現(xiàn),原來小時候魂牽夢縈的歐洲模樣,竟然是存在的,存在于劇場:金發(fā)碧眼的王子與公主,羅曼蒂克的愛情,古典優(yōu)雅的衣裙,出沒于圣誕節(jié)的魔法師與精靈,月下的舞蹈……隨著幕布拉開的那一瞬間,腦海里沉睡多年的童話故事逐漸變得具象化起來。也許這種意料之外的感動,便是我雙眼泛淚的原因吧。
當然,比起劇場來,電影或許是一門更視覺化、更先進的藝術(shù)。如今,什么特效場面都可以3D化,什么奇思妙想都可以通過電腦CG來實現(xiàn)。像電影《愛麗絲夢游仙境》,主創(chuàng)人員一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奇幻世界令無數(shù)觀眾為之咋舌。然而,童話并不完全是華麗的,也有其生活化的一面,拋開所有超現(xiàn)實的因素,童話中描寫的,其實還是一個個人的故事。而劇場,便是對童話的最佳還原,精彩絢爛而又貼合生活。當你看到背景場面一點一點地變換,當你看到燈光的明暗與音樂的配合,當你看到舞者們在臺上舞蹈時發(fā)梢的抖動與裙擺的飛揚……你便會真真切切地聯(lián)想到地下室中那早已泛黃的童話書,和小時候夢想著童話世界的自己。
HIPPODROM在明年依然有幾個重量級的芭蕾舞劇,例如《紅舞鞋》和《灰姑娘》,要不要去看?答案是:“去?!?/p>
畢竟,哪個女孩會拒絕童話呢?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歐洲旅行,不妨將目光從各大知名景點移至劇場。因為在劇場里,你或許能找到自己兒時所幻想過的、童話里的歐洲。
發(fā)稿/莊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