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慶富
摘要:在低速運動的情形下,同時、時間均勻、長度不變都是毫無疑義的概念.但是在近光速甚至超光速的環(huán)境中,同時是相對的,時間是可以變快或者變慢的,長度也是隨著速度而改變的.在超光速的情形下,時間甚至能夠倒流.
關鍵詞:同時的相對性;動鐘變慢;超光速;時間倒流
我們現(xiàn)在的航行,速度遠遠低于光速,而超光速航行,更是離我們遙不可及的事情,但是聰明的你我,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描繪一下超光速航行途中的奇遇.不過,要想描述好這些奇遇,還是要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開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美籍德國猶太人.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創(chuàng)立了代表現(xiàn)代科學的相對論,并為核能開發(fā)奠定了理論基礎,它的深刻影響及廣泛應用方面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在這個改變世界的學說里,他向我們介紹了我們聞所未聞的觀念.
一、眼見不一定為實——同時的相對性
“眼見為實”這個成語我們都用了多少年了,現(xiàn)在這個成語竟然不管用了?別急,我們不妨走進一輛高速行駛的火車來做個實驗.如圖1所示,假如一輛向右行駛的列車的一個長方體車廂中,其天花板中央吊著一盞關閉的吊燈(如圖中小方框所示),吊燈正下方的車廂內(nèi)站著實驗員A;該節(jié)車廂外在站臺上有一個實驗員B與實驗員A站在同一豎直線上;若實驗員A、B同時測量吊燈打開后光線(兩條光線在同一直線上,并垂直于車廂兩側(cè)平面,平行于車廂其余四面)照射到車廂左右兩側(cè)的時間,那么兩個實驗員測得的結(jié)果會不同:
對于實驗員A而言,他的參考系為車廂,因此吊燈相對于車廂是靜止的,所以光線照到車廂左右兩側(cè)的時間是相等的.若設車廂長為2L,光線到達車廂左右兩側(cè)的時間分別為t1、t2,光速為c,則有:t1=Lc= t2.
對于實驗員B而言,他的參考系為站臺,因此吊燈是運動的,其運動狀態(tài)與列車車廂相同,則此時光線照到車廂左右兩側(cè)的時間是不等的.因為向左的光線由于與車廂左側(cè)反向運動,向右的光線與車廂右側(cè)同向運動.由基本的追及問題原理可知,兩個在同一直線上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快的追及速度慢的時,相向而行比同向而行所花的時間少.若v快>v慢,s≠0,則s/(v快+v慢)< s/(v快-v慢).回到上面的問題,因為吊燈的光速c遠遠大于列車的車速v,而路程L≠0,所以L/(c+v)< L/(c-v).也就是說,向左的光線到達車廂左側(cè)的時間要比向右的光線到達車廂右側(cè)所花的時間短.也可以這樣理解:對于B實驗員而言,當向左的光線到達車廂左側(cè)時,實際上左側(cè)已經(jīng)向右移動了一段距離,即圖中的△L,而當光線運動到車廂的右側(cè)時,右側(cè)已經(jīng)向右移動了一段距離,也等于△L,所以在實驗員B的眼里,當?shù)鯚舻墓饩€到達列車的左側(cè)和右側(cè)時,向左的光線實際運動的距離是L-△L,向右的吊燈光線實際移動的距離是L+△L,因此光線向左移動到列車左側(cè)的時間為L-△Lc,光線向右移動到列車右側(cè)的時間為L+△Lc,顯然,L-△Lc 由此可見,在判斷兩個事件是否同時發(fā)生時,需要考慮參考系的選擇.參考系的選擇不同,情況也不同.可以說,兩個事件是否同時發(fā)生,與參考系的選擇有關. 這些你明白了吧?兩個列車員可都是親眼看到同一個吊燈的光線的,可是到達列車兩邊的時間卻各不相同! 二、運動的時鐘會變慢 坐在家里的客廳內(nèi),看著墻上的掛鐘,秒針走了一圈,你就知道一分鐘過去了;騎著自行車快速向?qū)W校蹬去的過程中,秒針走了一圈,你也毫不懷疑的認為和在你家里的客廳中一樣,也過去了一分鐘. 而相對論卻告訴我們,運動中的時鐘會變慢的!如圖2所示,一輛列車的某節(jié)車廂中,比車廂地板高L的車頂上固定著一個反光鏡,反光鏡的正下方的車廂內(nèi)坐著實驗員甲,假設列車是以速度v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的,而對于甲而言,他是以車廂為參考系的,所以反光鏡相對于甲是靜止的,因此他手中的激光筆發(fā)出的光豎直向上照射到反光鏡,并且又被反光鏡豎直向下反射到甲所在的A點,因此這個過程中甲手中的表記錄下的時間t1=2L/c. 此過程中車外站著一個實驗員乙,他正對著實驗員甲和車廂頂部的反光鏡,他看到的甲手中的激光筆的光線是沿著以L為直角邊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到達車廂頂部的反光鏡,被反光鏡反射后的光線又沿著以L為直角邊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到達隨著列車一起移動到B點的原A點,即此過程中乙看到的光線的路徑是兩個斜邊長度,因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大于直角邊,所以這個過程中乙手中的表記錄下的時間t2=2L′/c.顯然,這里的t1 這時你是不是又有了疑問,那么運動中的那個人的壽命豈不是比站在地面上的那個人要長?但是對于每一個人自己而言,他們并不覺得自己度過的時間有什么異常,他們都覺得自己度過的時間既沒有變長,也沒有變短. 因為宇宙中運動是絕對的,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而正是由于物體運動變化使得我們能感知到時間流逝,由于原子和分子的運動使得世間萬物的形態(tài)會改變,從而使時間得到體現(xiàn)的,沒有運動和變化,時間就得不到體現(xiàn).比如說分子,原子不運動,就不會有新陳代謝,因為就如同化學里的化學反應一樣,分子的位置不發(fā)生變化就不可能發(fā)生結(jié)合,人就不死不滅也可以說就是一個非生物而已,世間的一切都會恒定不變,沒有變化就體現(xiàn)不出時間的存在,因此不論人處于何種運動速度下,壽命都是有限的,人本身是感知不到絕對時間的,絕對時間也不存在.若在另一個星系粒子的運動速度為地球的一億分之一,一個地球人住在上面在地球人看來她可能會活一百億年,幾乎與日月同壽,如果把她的生活錄下來拿到地球上給我們看,他們的動作相當于我們自己的動作慢放一億倍,比如說我們吃飯要一小時,而他們吃飯在我們看用了一億小時,他們并沒有在這一億小時內(nèi)干更多事情.所以,時間的變化與否實際上仍然與參考系有關. 三、超光速運行的奇妙 現(xiàn)在我們一起回到超光速航行這檔子事情上來吧.我們知道,自然界中最快的速度就是真空中的光速.如果我們能以超光速去航行,會出現(xiàn)什么奇妙的現(xiàn)象呢?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速度越快時間就過的越慢,當速度接近光速時,時間慢的近乎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速度達到光速之后時間就可以倒流.實際上來說,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還沒有達到能夠論證的地步,那么從理論上來說,時間真的可以倒流嗎? 超光速只是一種假設,舉個簡單例子,星星大家都見過,大家也應該知道星星是幾百億光年以外的恒星.理論上,我們看到的光,都是幾百億年以前傳過來,一直傳到現(xiàn)在才到達地球,進入人的眼睛.也就是說,這些東西已經(jīng)不存在.如果能有一個航天器將恒星拍攝下來以超光速的速度向地球行駛,那么理論上是可以提前看到光所傳送過來的景象.如此推論下去,就是可以看到光所發(fā)生之前的景象,這就是所謂的時光倒流. 當然,這僅僅是一種假說.而目前我們所認識的實際情況是什么呢?簡單的說,根據(jù)相對論,速度越快,時間越慢,但是時間永遠也不會倒流,最多只會變的很慢很慢.還有就是目前兩大不可超越,一是絕對零度無法達到,二是光速無法超過,所以超光速是行不通的.從實際上說,人類的智慧尚不足以阻擋時間的飛進;而根據(jù)愛因斯坦的理論,時間和空間可以在光速中發(fā)生變化,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時光倒流,回到從前絕非不可能. 好了,關于超光速航行的假設,就等著讀完這篇文章的你繼續(xù)去探究吧! 參考文獻: [1]《相對論百問》,趙崢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2]《相對論通俗演義》,張軒中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 [3]《宇宙密碼:作為自然界語言的量子物理》,[美]海因茨·R·帕格爾斯(Pagels.H.R.)著,郭竹第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