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崔國良:不敢稱國之棟梁 只一生報國為善

      2017-06-14 05:40倪偉儲強
      軍工文化 2017年3期
      關鍵詞:推進劑研制火箭

      倪偉 儲強

      父母為他取名國棵,許以成為國之棟梁的期望。然而,30歲那年,從蘇聯(lián)獲得副博士學位后歸國,他卻深感年歲徒增而貢獻微薄,羞愧之下,將“棵”改為善良之“良”,成為崔國良。

      其后的半個多世紀里,他為我國多種火箭等航天型號研制了固體推進劑,將我國固體推進劑帶向國際領先水平。

      火箭騰飛,動力何來?來自推進劑的劇烈燃燒。當功成之時,便是退場之日。這正如崔國良院士的一生。

      寒風獵獵 告別院士

      1月22日,臘月二十五,北京晴空萬里,寒風刺骨。中午,兩輛考斯特從西三環(huán)航天橋出發(fā),往西駛去。車上多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有的需要攙扶才能跨進車門。

      短暫的寒暄之后,他們的話題自然轉向了一個人,一位4天前剛剛逝世的老人:崔國良院士。語氣中有著老年人特有的豁達,更滲透著對故人離去的遺憾,以及難以言喻的崇敬。

      “崔院士和劉工一生都對人很好啊!”有人感嘆。劉工是崔國良的愛人劉寶芬,他們1957年同一批留學蘇聯(lián),又在1961年同時獲得副博士學位,在莫斯科攜手苦讀的同時,也結出了愛情之花。

      不久,考斯特抵達八寶山殯儀館,人們下車,迎著寒風走向殯儀館東禮堂。這里已經(jīng)聚集了不少人,胸口別著白色的紙花。

      崔國良院士的家屬在禮堂旁邊的休息室里,接受絡繹不絕的吊唁者的慰問。一位外地來的老人掏出一封手寫的信,一字一句念給劉寶芬聽,信中盡是對崔院士的贊譽和追懷。劉寶芬眼含熱淚,用極低的聲音連連道謝。

      崔國良一生足跡遍布北京、西安、瀘州、內(nèi)蒙古等地,其中,他在內(nèi)蒙古度過了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20多年。這天,不少人專程從外地趕來,送這位老領導、老同事最后一程。

      作為我國固體火箭發(fā)動機及推進劑技術專家、我國固體火箭發(fā)動機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崔國良為我國航天事業(yè)作出了諸多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應用于發(fā)射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返回式衛(wèi)星、東方紅二號衛(wèi)星的運載火箭等多種航天型號發(fā)動機的復合固體推進劑,都由崔國良主持或參與研制。他還主持了高能推進劑重大關鍵技術攻關,使我國在該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斯人已逝,留下的是一段篳路藍縷、自力更生的奮斗歷程。

      留蘇歲月 治學報國

      崔國良與火箭發(fā)動機固體推進劑技術的第一次接觸,發(fā)生在1957年。當時,在北京工業(yè)學院化學工程系火藥專業(yè)(5511班)度過5年學習生涯之后,崔國良經(jīng)過萬里挑一的嚴格審查,被遴選為留蘇預備生,準備肩負起學習優(yōu)秀科學技術建設社會主義科技工業(yè)的重任,赴蘇聯(lián)學習。

      出國前夕,崔國良接到通知,讓他去找一個叫李乃暨的人?!拔揖褪抢钅唆撸碑斔麄円娒鏁r,這個身形瘦削的男人眼神里閃爍著神采,“是國防部五院推進劑研究室的室主任。”

      國防部五院即導彈研究院,從誕生之日起就秘不示人。與很多人一樣,崔國良此前從未聽說過這個機構。

      李乃暨向他介紹,國防部五院是在火箭專家建議之下成立的,重點發(fā)展火箭導彈技術,對我國國防建設和科技發(fā)展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毛主席曾評價:“這是決定命運的!”國防部五院按照專業(yè)分工,設立了總設計師室、空氣動力研究室、結構強度研究室、發(fā)動機研究室、推進劑研究室等10個研究室。

      崔國良隱約猜到客人的來意。李乃暨接著介紹了自己的經(jīng)歷,說起現(xiàn)在手下只有19名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和1名秘書,卻承擔著我國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的研制任務,人才嚴重匱乏,技術也接近空白,尤其是固體推進劑領域。說到這兒,李乃暨正式表明來意:希望崔國良在蘇聯(lián)攻讀固體火箭推進劑專業(yè),學成后投身我國航天事業(yè)。

      崔國良熱血沸騰,他萬萬想不到,遙不可及的中國航天事業(yè),此刻與自己如此之近,不禁心馳神往。從這一刻起,崔國良的命運與我國航天事業(yè)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1957年10月,他抵達莫斯科,成了50名火箭專業(yè)留學生之一,進入門捷列夫化工學院就讀。

      門捷列夫化工學院以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門捷列夫命名,是蘇聯(lián)5個最主要的大學之一。崔國良與其他中國留學生格外珍惜此次學習機會,他們每天學習十二三個小時,下課后留在教室自習,教室鎖門了就回到宿舍看書,周末也很少出去游玩。中國學生幾乎成為優(yōu)秀的代名詞,很多蘇聯(lián)教授都以擁有中國學生為榮。崔國良的導師巴卡耶夫教授更是對這位謙遜又有天賦的中國學生喜愛不已,傾囊相授。

      就在崔國良留學期間,中蘇關系悄然發(fā)生了變化。1960年7月,蘇聯(lián)單方面撕毀同我國簽訂的343個專家合同和257個科技合同,并很快撤走一千余名專家,帶走了全部圖紙和資料,停止供應我國急需的設備,使我國40多個重工業(yè)、國防工業(yè)部門,250個工廠企業(yè)和事業(yè)單位陷入停頓、半停頓狀態(tài)。

      曾經(jīng)緊密站在一起的社會主義陣營戰(zhàn)友,一夜之間幾乎老死不相往來。政治陰影也籠罩著留蘇中國學生這一特殊群體。

      1961年4月12日,蘇聯(lián)航天員尤里·加加林搭乘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繞地球飛行1小時48分鐘后,安全返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航天員。莫斯科舉行了盛大儀式歡迎加加林返回,在人頭攢動的街頭,崔國良卻無法與蘇聯(lián)民眾一樣歡呼雀躍,他心急如焚,恨不能盡快結束學業(yè),報效祖國。

      一個月后,崔國良成功完成答辯,門捷列夫校報上刊登了他滿面笑容、自信滿滿的照片。與他站在一起的,還有同時獲得副博士學位、他未來的妻子劉寶芬。

      一生輾轉 功勛卓著

      崔國良回國時,國內(nèi)復合固體推進劑還處在研制初期,國防科委剛剛制訂了復合固體推進劑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動員全國科研單位同心協(xié)力、分工合作。國防部五院從事固體推進劑研究的約100人,在李乃暨的帶領下,整建制地遷往三機部西安第三研究所(西安三所),專心從事固體推進劑研制。

      崔國良新婚燕爾之際便遠赴西安三所,迫不及待地投身固體推進劑的研制之中。后來,連長子出生他都沒能陪在妻子身邊。

      經(jīng)歷國家建設規(guī)劃調(diào)整、三線建設等變遷,崔國良先后從西安三所遷至四川瀘州和內(nèi)蒙古,一次又一次重新創(chuàng)業(yè),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開展研制工作。童年時的窮困生活和少年時在雜貨鋪的學徒生涯,或許早早就培養(yǎng)了他卓越的意志力。

      1967年,崔國良和他領導的“401-3”配方組接到一個光榮任務一為長征一號運載火箭三級發(fā)動機進行固體推進劑配方研制。長征一號火箭是我國第一型運載火箭,將發(fā)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實現(xiàn)中華民族探索宇宙的千年夢想。

      崔國良10年來默默積蓄能量,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將我們自己的衛(wèi)星送上天。

      于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亂環(huán)境中,崔國良帶領團隊開啟艱難的研制之旅。白天,他們要早請示、晚匯報,“從靈魂深處鬧革命”;夜深人靜,他們才能抓緊一切時間搞科研、抓生產(chǎn)。實在困得不行了,崔國良便要求大家講個故事提提神。

      1970年1月17日,用于長征一號的GF-02發(fā)動機經(jīng)過多次試車之后,各項技術達到設計要求——我國大型固體火箭發(fā)動機誕生了。崔國良的工作終于獲得了圓滿的回報。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帶著全國人民的期待點火升空。在距離地面600公里處,三級發(fā)動機按照預定程序點火,將衛(wèi)星送入軌道?!稏|方紅》樂曲從太空傳回地面,再通過大喇叭響徹廠區(qū),崔國良聞之流下了熱淚。

      長征一號之后,崔國良又作為副總設計師和第五責任人,研制了比沖更高的新型固體推進劑,用于我國第一型固體戰(zhàn)略彈道導彈、第一型潛射導彈“巨浪一號”。

      他擔任首任所長的七機部四院46所(現(xiàn)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六院46所),自主研發(fā)了丁羥推進劑,開創(chuàng)性地應用于東方紅二號通信衛(wèi)星的遠地點發(fā)動機上,將東方紅二號送入準靜止軌道。

      白1982年巨浪一號發(fā)射成功,至1984年東方紅二號發(fā)射成功,短短兩年時間,中國航天兩度震驚世界。少有人知道,崔國良頂住了多大的壓力,付出了多少心血。

      1985年,崔國良54歲,一紙調(diào)令讓他回到闊別24年的北京,擔任航天工業(yè)部科技委常委、秘書長和國防科工委固體推進劑專業(yè)組組長。上任不久,他就與同事錢維松向上級提出建議:組織力量加快研制高能固體推進劑。這是當時全球研究熱潮,僅有美國摘得果實。

      歷經(jīng)十余年,崔國良頂住各方壓力,組建聯(lián)合攻關組、推動“同臺比武”,最終促成我國高能固體推進劑問世,在我國固體火箭發(fā)展史上樹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此間,他以近70歲高齡無數(shù)次往返于北京、襄樊、西安,在攻關的關鍵時刻,他總是在現(xiàn)場。

      赤忱待人 大師風骨

      常年高負荷工作,對崔國良的身體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傷害。早在1980年代,崔國良就突發(fā)腦出血,倒在巨浪一號的試驗之后,昏迷數(shù)天才蘇醒。

      2011年,崔國良突發(fā)腦梗,倒在了工作崗位上。醒來時,他已經(jīng)不認識相伴半個多世紀的愛人。在劉寶芬的精心照料下,后來他漸漸有了意識,但大面積的左腦梗塞影響了語言中樞,他再也不能講話,更不能寫字。為航天事業(yè)奮斗了一生的崔國良,以這樣的方式告別了工作。

      崔國良1931年出生于河北陽原的窮困之家,童年與戰(zhàn)爭和饑餓相伴,父母在缺醫(yī)少藥的日子里相繼因病去世。為了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崔國良14歲輟學,來到張家口的一個雜貨店當學徒。他每天燒火做飯、端盆倒水,但是繼續(xù)讀書的念頭始終揮之不去。當張家口唯一的公費中學在抗戰(zhàn)勝利后重新招生時,他立刻偷偷報考,因為天資聰穎又勤學苦干,他一路從張家口讀到了北京,初中、高中、大學,最后赴蘇聯(lián)留學。

      戰(zhàn)火與貧困鍛煉了崔國良的意志和品質(zhì)。當他成了專家、領導,又成了院士,但身邊的人始終能感受到他的質(zhì)樸與無私。

      1999年,崔國良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事前來道喜,老同學要為他慶祝,他卻連連說道:“我是踩著大家的肩膀上來的,我很愧疚?。 ?/p>

      在80歲壽宴上,他坦陳,在科技委工作期間留下了一個遺憾、一個內(nèi)疚,就是技術功底差、創(chuàng)新能力差,沒有做出什么創(chuàng)新。然而,高能固體推進劑的問世就是他在科技委工作期間一手推動的。

      雖然自謙技術不夠過硬,每當研制工作陷入困境時,他卻又敢于頂著巨大的責任拍板決策,讓技術人員能安心地繼續(xù)干下去。

      比起崔國良在工作上的認真與貢獻,讓同事們感懷更深的是他對待身邊人的赤忱之心。但凡與別人在一起,崔國良總是最后考慮自己,出差時,他將自己的軟臥換給女同事;同事家的新生兒在冬天生了重病,他趕到人家,為他們劈柴生火……

      有一年,崔國良到呼和浩特開會,老同事馬亞清到招待所找他,請他為自己珍藏的《國防建設一火箭騰飛》首日封簽名留念。崔國良卻認為自己分量不夠重,希望把首日封帶回北京,請幾位航天領域著名專家為他簽名。

      幾個月后,馬亞清收到信封,只見信封上從左到右簽著屠守鍔、梁守槃、黃緯祿、陳德仁幾位航天科技大家的簽名,最后是崔國良自己的簽名,字體也略小于四位老專家。同時寄來的還有一封親筆信,陳述了簽名的考慮和對老朋友的祝福。

      “崔老總對老專家們的尊重以及他自己的謙遜姿態(tài)讓我深為感動。”多年以后,馬亞清依舊百感交集,“我托他辦的簽字這件小事,他卻辦得那么認真?!?/p>

      (作者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46所)

      猜你喜歡
      推進劑研制火箭
      千分尺軸向竄動和徑向擺動檢定裝置的研制
      簡易光學顯微鏡的設計與研制
      高能復合固體推進劑研究進展的探析
      我國“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透視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KNSB推進劑最佳配比研究
      哈爾濱機場雷暴分析預報系統(tǒng)的研制及應用
      成都市| 安多县| 墨玉县| 清原| 灯塔市| 靖边县| 大兴区| 肥东县| 涟源市| 万源市| 襄汾县| 嘉定区| 南丹县| 建湖县| 乐山市| 保亭| 景德镇市| 金寨县| 嵊州市| 朔州市| 包头市| 阳春市| 五华县| 赤壁市| 文山县| 新兴县| 富顺县| 双城市| 邢台市| 华池县| 淮滨县| 祁门县| 丽江市| 建宁县| 景泰县| 绵阳市| 漳浦县| 仁寿县| 永泰县| 安多县|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