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元+燕夕子
【摘要】本文通過對社會導航和信息構建的內涵特點及實現(xiàn)機制的簡單介紹,揭示了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將社會導航機制應用于信息構建的過程之中,以達到網絡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關鍵詞】社會導航;信息構建;網絡信息構建
一、社會導航
(一)社會導航的內涵和特點
“社會導航”(Social Navigation)是Dourish 和Chalmers于1994年在HCI會議上最早提出的,當時對于社會導航的描述為:‘moving towards a cluster of other people,or selecting objects because others have been examining them,大致的意思就是我們做選擇時,要借鑒前人的經驗,與他們的行為保持一致。自此之后,不少學者也紛紛加入到對社會導航的解讀、分析、研究和應用中來,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和進步。社會導航發(fā)展到今天,關于它的定義有很多版本,大致都可被歸為以下的兩大類。
1.代理人(Agent)觀點。認為用戶的行為是在受信賴、有能力的代理人或建議提供者的指導下進行的。
2.用戶群觀點。指某一用戶的行為是由同級別的其他用戶的行為所引發(fā)的。
簡言之,社會導航是網絡用戶利用代理人或其他用戶群來指導自身行為的一種導航方式。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定義側重于指用戶被動的接受外界的導航或指導,而忽略了用戶在社會導航中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個人認為,社會導航至少應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靠社會導航。指用戶依靠或利用外界社會提供的指導和建議來決策自身的信息行為;二是為社會導航。指用戶或代理人作為經驗富有者,為社會其他成員提供建議和指導。社會導航是一個雙向的、交動的過程,其過程中沒有固定的信息或建議的提供者和獲取者。
社會導航較之于其他的導航形式,如空間導航、語義導航和時序導航等,有其自身的特點:一、社會性。社會導航的一個最大特征就是其社會性。社會導航的過程有眾多社會性因素的參與,它是由用戶根據自身經驗向社會提供建議和指導,或是用戶根據自己的問題或需求從社會中獲取相關建議和指導的過程。二、交互性。社會導航的社會性就決定了其具有不同于其他導航形式的交互強度。社會導航系統(tǒng)中,幾乎時刻都存在著用戶與社會性因素的交互,用戶要么與其他用戶交互,要么與代理人進行交互,在不斷的交互過程中為他人提供或為自己獲取相關的導航建議。三、個性化。社會導航是通過用戶與社會的互動動態(tài)實現(xiàn)的,在這個過程中,所提供或獲取的導航信息是用于解決特定用戶的特定問題的,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個性化。四、多樣性。與傳統(tǒng)的導航形式相比,社會導航在參與者、內容及內容提供和獲取的形式、方法上都更加豐富和多樣化。全民參與的特點使得社會導航集結了大眾的經驗和智慧,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強大的計算機技術使社會導航內容提供和獲取的形式集符號、文本、圖片、鏈接、音頻、視頻等形式于一體,應有盡有。也正是這些特點賦予了社會導航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更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二)如何實現(xiàn)社會導航
社會導航就是通過社會因素的參與來提供建議的一種導航方式。依據不同的標準,社會導航可分為不同的類型。目前學者們通常按照時效性和交互方式的不同,將社會導航分為同步社會導航、異步社會導航和直接社會導航、間接社會導航。這四種導航模式在形式及內容等方面有交叉融合,但也有各自的特點。在社會導航的實際應用過程中,通常是多種社會導航類型的混合應用而非單一的一種導航模式。
同步社會導航也稱即時社會導航,是指用戶與用戶、用戶與系統(tǒng)及用戶與代理人之間可以實現(xiàn)實時交流,可以及時的獲取或為他人提供建議和指導。如網絡會議、各種社交軟件、客戶端實時通訊工具等都屬于此類。而異步社會導航,顧名思義就是指用戶之間、用戶與系統(tǒng)及代理人之間不能達到及時地溝通和互動。用戶一般是根據歷史信息獲得指導,或提供建議的。這種導航類型在E-mail、BBS論壇和新聞組等中都有所體現(xiàn)。直接社會導航,是指用戶之間、用戶與代理人及系統(tǒng)之間,進行直接的、雙向的通訊以獲得或相互提供導航建議和信息的行為。如各種社交軟件、QQ、微信、E-mail等都屬于直接社會導航。間接社會導航指用戶之間、用戶與代理人及系統(tǒng)之間沒有直接雙向的交互,而是通過其他間接的形式,如查看、瀏覽、觀察他人的行為(如他人的評價、推薦、訪問記錄等)來獲得導航信息的行為。這種形式的社會導航也是目前應用的最為普遍的一類,如各種熱點排行、評價列表、推薦列表等。
目前來看,會導航的實現(xiàn)機制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通過提供一定的平臺,使社會成員之間通過適當的交流與溝通,自主地互相分享經驗、提供建議以解決各自的問題和需求。另一種是通過系統(tǒng)或代理人等組織機構搜索大量的信息、數據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挖掘之后,通過相關平臺呈獻給用戶,用以指導用戶的行為。不論哪種導航形式,其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力圖匯集和利用已有的經驗,進一步地提高在互聯(lián)網世界中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構建
(一)信息構建的內涵與認識
IA一詞是由沃爾曼先生于1975年創(chuàng)造,后逐漸受到關注并成為信息情報學研究的新熱點。關于其定義,學術界目前尚未完全達成一致的意見。IA一詞的創(chuàng)建者沃爾曼先生認為:“IA是建設信息結構,讓其他人理解?!保辉诿绹畔⒖茖W技術學會2000年IA峰會上關于IA的定義是:“信息構建是組織信息,幫助人們有效的實現(xiàn)其信息需求的藝術和科學?!保坏引埾壬贗A專集上提出:“IA是一個用來描述信息空間的設計、實施和評價過程的詞匯?!彪m然我們還很難對IA的含義做一個權威性的界定,但在上述的相關定義和看法的基礎之上,不少學者將IA的含義概括為:“組織信息和構建信息環(huán)境、信息空間或信息體系結構,以滿足需求者的信息需求,實現(xiàn)他們的目標的一門藝術和科學?!彼唧w包括調查、分析、設計和實施過程,涉及組織、標識、導航和搜索系統(tǒng)的設計,目的是幫助人們成功地發(fā)現(xiàn)和管理信息,更好的展示、解釋、理解信息。從IA的定義可以看出,信息構建的過程十分復雜,其中涉及到海量信息的處理過程和技術,也包括信息的標識和關聯(lián)的過程和技術。
(二)如何實現(xiàn)網絡信息的構建
信息構建適用于任意的信息集合,這里討論的主要是網絡信息的構建過程。自IA概念的出現(xiàn)并廣為流傳后,很多學者對信息構建的內容及其過程進行了研究。由于基于的角度不同,關于信息構建的基本過程的看法也不一樣。周曉英教授在其《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構建》一書中,將信息構建的過程歸納為:概念設計、組織信息內容、生成信息結構、設計信息界面、提供信息導航、信息展示和信息發(fā)布六個部分。這六個過程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其中,信息組織是信息構建的最核心內容,也是建立信息導航和標識系統(tǒng)的基礎。網絡信息組織過程的基本步驟包括:收集信息、分析信息關系、分組和標識信息、篩選信息、確定組織信息的標準和編制索引。再者,信息構建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描述信息之間的關系,模糊不清的信息片段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通過信息的組織、導航、標識系統(tǒng)以及索引、搜索方法、隱喻等連接起來的,在確定信息片段之間的各種關系后,還需要確定這些關系的重要程度,以便有選擇的進行描述和表達。此外,隨著對信息構建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也漸漸總結出了信息構建過程中可遵循的一系列準則或原則如:面向用戶原則、內容為王原則、強調設計原則、交互原則、形式與功能平行原則、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原則等。這些原則向我們反映出了信息構建過程應當注意的問題和方面,在實際的應用中應以此為指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靈活運用。
三、社會導航與網絡信息構建
(一)社會導航與網絡信息構建的關系
社會導航是通過社會因素的參與來提供建議的一種導航方式,指用戶或機構等依靠或利用外界社會提供的指導和建議來決策自己的信息行為;或用戶或代理人作為經驗富有者,為社會其他人提供建議和指示。其目的是通過匯集和利用已有的經驗,提高在網絡世界中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而信息構建是指組織信息和構建信息環(huán)境、信息空間或信息體系結構,以滿足需求者的信息需求,實現(xiàn)他們的目標的一門藝術和科學。其目的是對海量繁雜的網絡信息進行梳理和組織使其變得有序、可獲取、可理解。兩者是密切相關的。從某種程度上說,良好的社會導航可以為信息構建過程提供導航建議和構建指導,而良好的信息構建體系又可以反過來促成更有效、完美的社會導航。
但我們目前的社會導航好像更側重于將廣大用戶作為被指導的對象,這是錯誤的也是很危險的。在如今這樣一個“得用戶者得天下”的信息社會里,用戶是企業(yè)及網站致力于服務的對象,只有真正了解用戶的需求,接受廣大用戶的指導和建議,才能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服務,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在目前網絡信息構建過程中雖有涉及到對用戶體驗、用戶目標的考察,但還遠遠不夠。由于信息構建過程中交互反饋機制較少,用戶參與度不夠,因此總會出現(xiàn)網站信息構建不理想的情況。
因此,不論是企業(yè)、組織或是機構都應該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勇敢機智地將社會導航機制融入到信息構建的過程之中,逐步達到雙贏的效果。
(二)如何通過社會導航實現(xiàn)網絡信息的構建
基于社會導航的網絡信息構建的提出是基于這樣的社會常識:即專家、前人及用戶的推薦、評價、建議和經驗可以為其他社會成員、組織等的相關行為提供導航和指引。在網絡信息的構建過程中,相關組織、企業(yè)和信息建筑師們可以運用社會導航體系為他們的信息構建工作提供建議和指引。一方面,企業(yè)或信息建筑師們可以通過一定的平臺對廣大用戶關于網站構建的相關意見進行搜集、整理、挖掘和分析。這樣的一手資料不僅能使我們獲知廣大用戶的真正需求,而且用戶作為各種網站的使用者,擁有豐富的經驗,可以為網站的構建和信息的組織提供一定的導航建議。另一方面,企業(yè)或信息建筑師們還可以通過各代理人機構等獲取較為專業(yè)的導航信息。企業(yè)和信息建筑師們可以咨詢專業(yè)機構,從他們那里獲得的資料是經過整理和分析的,往往也更專業(yè)、更有針對性。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集結大眾的智慧和經驗進行信息構建,而且還可以真正創(chuàng)造出滿足大眾需求的產品。
四、總結
通過對社會導航和信息構建的內涵、特點和作用機制的理解和分析,揭示了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聯(lián)系。在現(xiàn)實的信息構建過程中應將社會導航的成果運用于信息構建之中,從而最大可能的實現(xiàn)信息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參考文獻:
[1]周曉英.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構建[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王崇德.情報科學原理[M].農業(yè)科學資料服務中心,1991
[3]謝俊貴.信息的富有與貧乏:當代信息分化問題研究[M].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
[4]金燕.試論WWW信息導航的社會機制[J].現(xiàn)代情報,2007,9
[5]李佳培,俞傳正.社會導航及其系統(tǒng)結構初探[J].理論與探索,2005,3
[6]俞傳正,李佳培.社會導航研究[J].實踐平臺,2005
[7]李賽.社會導航應用于網絡學習環(huán)境的可行性分析[J].福建電腦,2013,4
[8]代玉共,劉元芳.我國IA(信息構建)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05,2
[9]賈煒韜,丁耀武.我國信息構建研究綜述[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6,4
[10]周曉英.信息構建(IA)情報學研究的新熱點[J].情報資料工作,2001,5
[11]賴茂生.關于信息構建(IA)的十個問題[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4,1
[12]潘梅.國內外信息構建(IA)研究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06,48,6
作者簡介:
樊文元(1992.8-),女,河南漯河人,碩士,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國際信息交流與管理;
燕夕子(1990.12-),女,江蘇徐州人,碩士,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國際信息交流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