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齒輪嘎吱嘎吱不停轉(zhuǎn)動,不經(jīng)意間,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光已被悄悄抽離。曾經(jīng)扎著小辮嬉笑玩鬧的小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沉穩(wěn)了許多。不過,無論年歲如何增長,對“六一”的喜愛依然如往昔一般單純。
很多人說“六一”是孩童的專屬節(jié)日,只要年齡尚未超出既定的范圍,都可以享受那一天所帶來的“特權(quán)”??墒?,長大了,“六一”就真的離你越來越遠了嗎?其實不然。能不能過兒童節(jié),從來不是年齡說了算,而是心態(tài)和態(tài)度所決定的。
記得小時候,我一直很期待兒童節(jié)的到來,因為那一天可以光明正大地逃離繁重的學業(yè),放飛自我。即便當時不能歡快地待在家里看喜愛的動畫片,但至少可以離開學校和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耍。所以,每當5月悄悄爬上家里的臺歷,我就開始為這難得的一天倒數(shù)計時。歲月漸逝,當天真爛漫的時代被殘忍的時間注入理性,慢慢稀釋成青蔥年少,原本純真的期許和渴望,多了一份功利,在還被允許過兒童節(jié)的最后時限,“六一”對我的意義變得更為單純——難得的一天假期。接著,青蔥年少便一發(fā)不可收地隨著時間的流逝一路走高,沒有假日的“五四青年節(jié)”,溫馨的“三八婦女節(jié)”,再到后面想想,偶爾也會讓自己抓狂??赡苁且驗楸е胺道线€童”的泡沫劇心態(tài),年齡越長,對“六一”的感覺就變得越不同。我開始討厭那些專門為年齡設(shè)置的條條框框,比起成長,“逆生長”這一詞更是深得我心。
如果說,孩提時代的每一個“六一”是被動地度過,那么,長大后的兒童節(jié)就一定是由我們自己作主的。畢竟,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受限制地享受玩耍所帶來的樂趣比起被老師和父母帶著去某些地方,玩他們指定的某個項目來得更盡興。更何況,如今眾多游樂場所都有提供親子玩樂的項目,即便你是大人,如果想玩一些“幼稚”的項目,也不必像過去那般害臊了。
我們也許留不住匆匆前行的時間,但想要回味一番過去的歡樂時光,總還是有一些辦法的。趁著“六一”的歡樂氣氛不斷上升,不妨脫去成熟的外衣,一起回味一下曾經(jīng)的天真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