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
周末,我在家大掃除,干得熱火朝天,再加上天氣悶悶的,頭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對視線很是妨礙。沒辦法,只得稍稍休息一會兒,待額頭上的汗珠被風(fēng)帶走,再拿起半干半濕的抹布擦起玻璃來。
窗外,微風(fēng)吹得樹葉“沙沙”作響;玻璃窗上,搖曳著叢叢樹影。不一會兒,陽光便從槐樹的縫隙中穿過來,把窗子照得透亮透亮的。抬頭望去,玻璃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痕跡,在陽光下格外顯眼。咦?是誰把我的勞動成果破壞了?
帶著一絲惱怒,也帶著一絲疑問,我來到窗外,對著那痕跡一邊擦拭一邊尋找。那痕跡,有時直直的,像白楊樹的枝杈;有時又彎彎的,似葡萄樹的藤蔓,像一幅美麗的風(fēng)景畫。在這幅風(fēng)景畫的末端,我終于找到了它——一只小蝸牛。(用枝杈、藤蔓來比喻小蝸牛的行走路徑,非常貼切,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使作文富有一種畫面美)它黏在玻璃的拐角處,一動也不動。它從哪兒來,它來多久了,它又要到哪兒去?這對我來說,真是一個謎。
看來,你是把我家的窗戶當(dāng)作自己的路了吧。我想提醒一下它,就用手輕輕撥拉了一下,希望它走開,可它卻紋絲不動。你爬那么高干什么,到了夜晚會冷的,還是到地面找片草叢做家吧,于是,我又撥拉了它一下。這時,它似乎聽到了我的話,慢慢地伸出頭來。
我屏住呼吸,靜靜地望著它:它腦袋尖尖的,眼睛小小的,觸角細(xì)細(xì)的,背上的“小房子”在陽光下顯得薄薄的,可愛極了。(“尖尖的”“小小的”“細(xì)細(xì)的”“薄薄的”這些詞語,既使作文語句整潔,又極富個性地描繪了小蝸牛的外形)它晃動著觸角,四處望望,大概是發(fā)現(xiàn)了我,就和我對視了一會兒,然后把肉乎乎的后半截身體露了出來,沿著玻璃框慢慢地向上爬。它爬呀爬,顯得很吃力。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真想幫它一把,可是由于它和玻璃黏得太緊,我不忍心把它拽開,生怕會傷害到它。
此時,我分明看到,在它的身后,又多了一條蜿蜒的路。我真不知道小蝸牛要去哪里,但它一定是去它想要去的地方,盡管它爬得很慢。它很快便爬進(jìn)一片樹蔭中,我想,該歇一歇了吧。果然,它停了下來,我懸著的心也跟著落了下來。我不知道它是否渴了,很想滴幾滴水在它面前;可還沒等我有所動作,它便很快抬起了觸角,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終于,它爬到了窗檐邊,窗檐上是一個雨罩。一向笨拙的它,竟身手敏捷地緊緊粘在雨罩的邊緣,爬上了雨罩的頂端。(以“笨拙”與“身手敏捷”相比較,突出了小蝸牛自身所蘊含的強(qiáng)烈信念。)
陽光潑灑著,給小蝸牛披上一層金黃色的外衣,它洋洋得意地舞動著觸角,向我致意。這時,小蝸牛的路變得金燦燦的,像一條鉆石項鏈??粗粗腋杏X這條路又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的心扉。(“鉆石項鏈”從外形上表現(xiàn)出小蝸牛走的路之美,“明燈”則從內(nèi)在意蘊上表現(xiàn)了小蝸牛走的路之美,這種層層遞進(jìn)的比喻,很自然地引出文章所要表達(dá)的主題——要一步一步地走出屬于自己的路。)
可不是嗎,這段時間以來,我的心頭總是被陰云籠罩著,天資不如人,總是在怨天怨地怨自己,可從未像這只小蝸牛一樣,抱定目標(biāo),一步一步地走出屬于自己的金光閃閃的路。
這條小蝸牛的路,我已不忍心擦去,因為我知道,這短短的路的后面還有一條長長的路……
教師點評
1.在敘事中,巧妙地穿插心理描寫,一步步地把自己的思緒引向深處。在發(fā)現(xiàn)小蝸牛時,小作者想:“它從哪兒來,它來多久了,它又要到哪兒去?”在發(fā)現(xiàn)小蝸牛后面有一條蜿蜒的路后,小作者想:“我真的不知道小蝸牛要去哪里,但它一定在去它想要去的地方,盡管它爬得很慢。”當(dāng)小蝸牛爬到頂端,洋洋得意地舞動著觸角時,小作者想:“我從未像這只小蝸牛一樣,抱定目標(biāo),一步一步地走出屬于自己的金光閃閃的路?!本瓦@樣,小作者由好奇到深思,接著恍然大悟,如此心路歷程便把作文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揭示出來了。
2.結(jié)尾語義雙關(guān),意味深長?!斑@短短的路的后面還有一條長長的路”一句中,“這短短的路”是指小蝸牛的路,“長長的路”卻不僅僅是指小蝸牛走出的路,還一語雙關(guān)為“我”的人生之路。這樣,作文就給人以耐品耐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