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增
摘 要:綠蘆筍作為一種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的蔬菜,在市場上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綠蘆筍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但在種植技術上卻遇到很多問題。本文從莒縣綠蘆筍的選種育苗、定植,到田間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紹了莒縣綠蘆筍栽培技術,為當?shù)鼐G蘆筍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莒縣;綠蘆筍;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4.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66
蘆筍又稱石刁柏,龍須菜,土名山苞米,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蘆筍幼莖出土見光后呈綠色,所以又稱綠蘆筍。由于其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鈣、鐵和維生素,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稱。因此,綠蘆筍生產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1 莒縣的自然條件
莒縣屬于暖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寒暑適中,年平均氣溫12.1℃,降水量750mm左右,日照時數(shù)2450h,無霜期182d,水資源豐富。土壤類型以棕壤、褐土和潮土為主。良好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綠蘆筍的生長,為綠蘆筍在莒縣的大面積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綠蘆筍栽培技術研究
2.1 播種和育苗
選用良種。種子質量是綠蘆筍種植成敗的關鍵,目前在莒縣推廣種植的多為美國進口雜交1代種子:格利斯、冠軍等;種子處理。首先要進行浸種,選用的水的溫度在70~80℃之間,邊倒水邊攪拌,直到水溫降低至室溫,再向其中加入0.1%的高錳酸鉀或者多菌靈,浸泡40h,完成浸種工作。然后將水濾出、保濕,置于25~30℃的溫度下催芽24h等待種子露白,當4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用營養(yǎng)缽盛裝幼苗,營養(yǎng)土中土和糞的比例為3:1,加入多菌靈,溫度控制在20~25℃,當幼苗長到10cm時,要用0.2%的KH2PO4對葉面進行施肥,到苗齡為50~60d時,若地上莖達到3~4個便可定植。
2.2 定植
地塊選擇。要選土層深厚,耕層深度要達到30~40cm,土壤肥沃,pH值在5.5~8.0之間,透氣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栽培綠蘆筍,同時要求旱能澆、澇能排;選苗起苗定植前要對幼苗進行分級,根據肉質根的數(shù)目,將苗分為大苗、中苗和小苗。注意起苗過程中不要剪根。起苗和定植要在同一天完成,這樣有利于將苗分級和田間管理;定植時間。對于定植時間的選擇,一般為5月20日—6月1日,行距保持在120cm,株距保持在30cm。在定植過程中要保持地下莖著生鱗牙的方向要順著溝的走向,根部均勻的與土壤進行貼合,同時,定溝不要一次就填平,要先覆土,再進行施肥、除草等工作,定植深度控制在15cm,這樣能夠保證筍苗的成活率較高;分類定植。定植時對幼苗進行分級,按大小苗分開定植,帶土移栽,標準:苗高30cm,有3條以上的地上莖,10~15條肉質根,不合格的不能定植,定植時筍苗鱗莖盤低于定植溝表面10~15cm,栽后覆土4~5cm,然后澆水,以后隨筍苗生長,逐漸取土將定植溝填平。
3 大田管理
第1年大田管理,主要分為3部分,澆水、補苗和追肥。一般7~10d澆1次水,每月進行1次補苗,補苗一般在16:00—17:00進行最好。定植1個月后,要進行追肥。追肥要結合中耕松土,并且施CO(NH2)25kg/667m2。定植2個月后,結合培土施復合肥10kg/667m2。
第2年大田管理主要工作是清園和田間管理,及時除草、澆水和施肥,同時要進行疏枝整理,保留健壯的枝條。
第3年對大田管理主要增加了采筍和分級工作。在采筍前,一般為4月初前后,要開溝條施加肥料,一般施復合肥25kg/667m2。采筍一般采用“推光頭”的方法,在5月1日左右進行采收,采收時間最好控制在7:00—10:00,采收過程中注意防曬。在采筍期間,要每周澆1次水,每2周追施1次CO(NH2)2。
4 病蟲防治
病害。主要病害為莖枯病和褐斑病,防治方法以農業(yè)防治為主,做到冬春季徹底清理田園,多施有機肥和鉀肥,及時清除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控制發(fā)病條件。藥劑防治用75%百菌清600倍液噴霧或用波爾液等藥劑涂莖防治莖枯;蟲害。主要有甜菜夜蛾、地老虎、螻蛄、金針蟲、蠐螬等。要清理好園田,鏟除雜草,嚴禁使用未腐熟農家肥,發(fā)現(xiàn)害蟲,可用菊酯類等高效低毒的殺蟲劑或用辛硫磷1000倍灌根防治。
5 采收后的管理
在7月初完成采收后,要在2行之間開挖15~20cm的溝,每667m2施三元素復合肥25kg,并且施腐熟的有機肥,注意及時除草,在封凍之前還要澆防凍水達到護根的目的。
6 結束語
莒縣利用其良好的自然條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種植綠蘆筍,由于其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產品暢銷于歐、美、日、韓為代表的國際市場。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探索研究出一套成熟的綠蘆筍栽培技術,這些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力地促進了當?shù)鼐G蘆筍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也為其他地區(qū)綠蘆筍生產的發(fā)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蔣先明.蔬菜栽培手合論C北方本)[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95:29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