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嬌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傳銷活動由現實社會轉移到虛擬世界?;谖⑿拧Q等網絡社交平臺的微傳銷迅速蔓延,參與人數和金額遠遠超出傳統(tǒng)傳銷?;钴S在線上的傳銷幣披著數字貨幣的外衣,玩著擊鼓傳花式的騙局,成為互聯網金融的一大毒瘤。
微傳銷的玩法
“維卡幣是真正的加密數字貨幣,擁有開源代碼、去中心化、區(qū)塊鏈技術支持,可以說是比特幣升級版?!边@是《經濟》記者在百度維卡幣貼吧找到的吧友,這位操著地方口音的大姐正熱情地通過微信介紹這款數字貨幣——維卡幣。
當記者詢問道,區(qū)塊鏈技術是什么,怎樣讓維卡幣快速發(fā)展問題時,這位大姐馬上發(fā)來四五條語音,神乎其神地講述投資維卡幣的一連串優(yōu)點,但都是顧左右而言他,大致內容是維卡幣發(fā)行量、交易量都保持全球第一,投資者大可放心?!拔覀儍炔窟€有維卡商城,支持使用維卡幣進行交易?!庇浾唠S即表示出對維卡幣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大姐還略帶歉意的表示,自己表達能力有限,建議加入財富學習群,會有專業(yè)的老師提供更詳細的解答,再做決定是否加入。記者進入群里后,另一位群成員娜寶在群中發(fā)送了維卡幣文字版介紹并對新成員表示歡迎。
在這之后,基本上每兩三天就會有新的成員加入群中,但是大家都沒有互相發(fā)言交流,很多人的身份都是處在觀望狀態(tài)的投資者。過一段時間,娜寶發(fā)表了加入維卡幣的條件,申請會員需要真實姓名、郵箱地址、手機號碼、所在城市郵編和投資理財等級,除此之外,大部分發(fā)送的內容是維卡幣相關成績和財富“雞湯”,并告訴成員每天維卡幣的兌換金額都在上漲,要抓住致富機會。
通過記者一段時間的了解,維卡幣的傳銷性質已越發(fā)明朗。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會長凌云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表示,維卡幣作為新興微傳銷,與傳統(tǒng)聚眾洗腦傳銷不同,組織者與被誘騙對象并不見面,依靠智能手機,通過微信群、QQ群、公眾號進行洗腦,輔之以部分線下活動,例如接待投資者到總部參觀、組織成員聚餐,提高成員對組織的忠誠度。凌云指出,微傳銷一般都會有個特別“?!钡膭?chuàng)始人,群里經常會發(fā)所謂成功案例,微傳銷的貼吧和社交平臺會及時刪除不利評論,甚至會使用特殊軟件放上知名媒體宣傳的虛假新聞或視頻,很難讓人區(qū)分。
近10年中,金融網絡領域具有顛覆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技術莫過于區(qū)塊鏈,區(qū)塊鏈最先被應用的數字貨幣比特幣一直在爭議中度過。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委會透露,目前比特幣市值達到193億美元。
OKCoin幣行產品副總裁鄭榮堯告訴《經濟》記者,2013年出臺的《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指出,比特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其交易是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不少詐騙團伙宣稱自己開發(fā)的貨幣是比特幣第二代或者是升級版,而實際上,傳銷式虛擬貨幣往往通過自建平臺,以拉人頭送貨幣的方式給予獎勵,而且都是由不法分子在境外操控,利用網上銀行、網上支付平臺完成資金交易,具有極大的隱蔽性。
微傳銷的監(jiān)管
實際上,今年2月廣東省中山市警方通過兩個月摸底調查,已抓獲維卡幣3名涉案人員,凍結3.1億傳銷資金。而去年被宣判無罪釋放的陳滿被證實參與到維卡幣的投資項目,具體被騙金額未知。目前看來,打著數字貨幣旗號進行微傳銷的組織已悄然成型,互聯網打擊這類犯罪行為增加了難度,傳銷組織很難連根拔起,記者所加入的維卡幣群顯然不是個例。
國際金融投資會聯合主席孫飛近日在社交平臺上發(fā)表了一則“本人與中央幣及任何虛擬貨幣沒有任何關系”的聲明,記者了解到,國內國際金融市場存在一些不良公司冒用專家學者名號招攬生意、推銷金融產品招搖撞騙的事件。孫飛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投資者來說,除正規(guī)金融機構外,不要輕信國內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資金盤、外匯盤、現貨期貨盤和虛擬貨幣。國家需要盡快出臺相關政策進行監(jiān)管,防止此類龐氏騙局愈演愈烈。
千葉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華欣表示,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相關規(guī)定,維卡幣的運作模式和營銷行為已符合非法傳銷。張華欣認為,維卡幣作為一種虛擬的金融商品,真實性及合法性存疑,暫未發(fā)現其存在的合法依據。張華欣建議,在做投資時,投資人首先要了解并辨別所要投資的產品是否真實、合法;其次考慮投資的風險及承受能力;最后,投資不熟悉的領域時,盡量咨詢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