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偉
(新疆沃普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烏魯木齊 830011)
·應用研究
頂梳清潔器對成紗與織物質量的影響
熊 偉
(新疆沃普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烏魯木齊 830011)
為了提升紡紗各工序清潔管理的水平,降低成紗與織物疵點,通過精梳機頂梳清潔器清潔次數(shù)與精梳條、細紗、絡筒剪切次數(shù)、布面質量疵點的試驗分析,說明隨著精梳機頂梳清潔器清潔次數(shù)的增加,精梳條、細紗、筒子紗的疵點逐步減少,且細紗斷頭率、飛花數(shù)量、自動絡筒機的剪切次數(shù)進一步下降,布面常見危害性疵點都得到有效控制;詳細闡述精梳機頂梳清潔器及其使用次數(shù)增加后的使用效果和優(yōu)越性。指出:精梳機頂梳清潔器的使用打破了常規(guī)紡紗廠的清潔模式,其清潔效果和清潔效率均明顯優(yōu)于人工清潔,既可以減少精梳條細小疵點,又可以減少細紗、筒子紗細小紗疵;未來紡紗過程中紡紗通道、紡紗器材的保全保養(yǎng)清潔等都會采用智能化、數(shù)字化的在機自動清潔裝置,清潔次數(shù)更合理、清潔效率更高效、清潔效果更有利于疵點控制。
頂梳;清潔器;清潔次數(shù);精梳機;細小紗疵;自動清潔裝置;剪切次數(shù);布面疵點
隨著紡紗設備智能化、數(shù)字化、自動化進程的加快,對紡紗各工序的清潔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清潔模式很多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代紡紗高產(chǎn)量、高質量的需求,關鍵紡紗器材如蓋板針布、錫林針布、頂梳等清潔方式及頻率,都必須進行變革;傳統(tǒng)的掃車、拈花、吹吸清潔模式,會被氣流除塵、氣流吸附、自動控制清潔取代。如此,不僅可以保證紡紗生產(chǎn)的連續(xù)性,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關鍵紡紗器材因不能及時清潔而損壞,起間接保護作用,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還減少了偶發(fā)性危害性紗疵的增加,保證了產(chǎn)品質量的一致性。目前應用較多、效果較好的紡紗工序清潔方式有:梳棉機蓋板清潔裝置增加吸風點和鼓風點、精梳工序頂梳自動清潔、梳棉工序單機臺除塵等,其中對產(chǎn)品質量影響最明顯的是精梳機頂梳的自動清潔,這也是精梳條質量改進和成本降低的關鍵[1]。
精梳機頂梳清潔器的原理同自動絡筒機的單錠接頭,精梳機每一錠的每一個頂梳針齒邊都安裝一個壓縮空氣噴嘴,每個噴嘴連接到精梳機的智能控制中心,由智能控制中心的電腦統(tǒng)一設置頂梳的清潔次數(shù),采用吹氣的方式將頂梳上的積花吹入精梳落棉箱中,隨精梳落棉一起被帶走??筛鶕?jù)精梳機鉗板喂給速度、喂給定量、前工序提供棉層的短絨和疵點含量、精梳機落棉率大小、空氣中飛花程度、頂梳針齒密度設置精梳機頂梳清潔次數(shù)。
隨著頂梳針齒密度的增加,防止頂梳針齒之間積花、卡花是減少其損壞的重點,也是保證頂梳梳理質量一致的重點。一般設置原則是:精梳喂給定量越輕、喂給長度越短、喂給速度越慢、喂給棉層疵點越少和短絨率越低,頂梳的密度越低、頂梳的清潔次數(shù)設置越少;反之,清潔次數(shù)設置就越大。同時,不同型號、齒形、密度、表面粗糙度的頂梳,其針齒積花、刮花、嵌花的數(shù)量和程度不同;前工序棉層纖維的疵點數(shù)量、短絨率、纖維粘性、纖維長度及線密度等不同,更是影響頂梳針齒積花、刮花、嵌花數(shù)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不能單一參考或照搬其他紡紗企業(yè)的頂梳清潔器清潔次數(shù)設置參數(shù)。
頂梳清潔器清潔次數(shù)與精梳條質量關系見表1。
表1試驗數(shù)據(jù)說明:頂梳的清潔次數(shù)除了對棉結數(shù)量、棉結大小、微塵、微塵大小影響顯著外,對其他測試指標的影響都很??;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是否采用清潔器以及不同清潔次數(shù),精梳頂梳上的棉結、短絨類飛花、微塵嵌入的數(shù)量都不同,與無清潔器時相比手感目測的疵點都明顯減少,在精梳頂梳密度增加的情況下,最為明顯。
表1 頂梳清潔次數(shù)與精梳條質量的關系
測試指標無頂梳清潔器頂梳清潔/(次·h?1)246棉結/(個·g?1)15151414棉結大小/μm123512011012898帶纖維籽屑/(個·g?1)0000帶纖維籽屑大小/μm0000平均長度/mm24.724.824.824.9長度CV/%36.8934.1234.0130.98上四分位長度/mm38.3038.3238.5638.52重量短絨率(<16mm)/%7.867.877.627.78長度短絨率(<16mm)/%19.8919.6719.6519.592.5%纖維長度/mm45.7845.6945.6145.81成熟度百分比/%98.999.199.199.0未成熟纖維百分含量/%1.10.90.91.0雜質/(個·g?1)0000雜質大小/μm0000微塵/(個·g?1)46312312微塵大小/μm16112210989死棉/(個·g?1)210.50白星/(個·g?1)210.30毛粒毛球/(個·g?1)110.10異性纖維/(個·g?1)0.020.0100 注:紡紗品種為精梳4.2tex~11.8tex。
精梳工序精梳條細小雜質等附入,一般都帶有隨機性且包覆在纖維叢和纖維束中。當精梳條中夾雜較大體積的飛花時,就會對粗紗工序的質量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這種危害是不連續(xù)的,在前紡工序質量控制相對寬松的條件下,不會引起重視;當這樣的精梳條向后工序轉移時,就會引起質量疵點,不僅影響細紗工序工藝參數(shù)的設置,還會影響斷頭率和生產(chǎn)效率,導致飛花嚴重,危害性紗疵、毛羽增加,所以,錫林、頂梳的清潔效果將會直接影響細紗質量。制定嚴格的精梳機分離部位的保全保養(yǎng)、錫林頂梳的有效清潔,是減少細紗工序棉紗斷頭率、棉紗疵點的關鍵。充分利用頂梳清潔器,提高清潔效果、保證粗紗條質量,是疵點控制、毛羽控制的重點,也是減少細紗工序斷頭及飛花,提高細紗機紡紗速度的有效支撐[2]。頂梳清潔次數(shù)與細紗質量的關系見表2。
表2試驗數(shù)據(jù)說明:頂梳的清潔次數(shù)只影響大而短的大紗疵,與長而粗的紗疵無關;對細紗疵點的主要影響是形成大棉結和短粗節(jié),大紗疵主要出現(xiàn)A3、A4或B3、B4,其他類大紗疵和短細節(jié)、長細節(jié)幾乎無影響;在無頂梳或頂梳清潔器清潔次數(shù)較少的情況下,小紗疵都會有一定的增加,而且紗疵越小、越短數(shù)量就越多,尤其是A0、A1、B0、B1類紗疵最明顯,增加頂梳清潔器和頂梳清潔次數(shù),各類細小紗疵的數(shù)量明顯減少;而黑板疵點和實際生產(chǎn)車間的飛花、斷頭率測試證明,隨著頂梳清潔器清潔次數(shù)的增加,細紗車間的飛花、斷頭、微塵數(shù)量都明顯減少,黑板疵點上的死棉、白星數(shù)量也大大降低。
表2 頂梳清潔次數(shù)與細紗質量的關系
測試指標無頂梳清潔器頂梳清潔/(次·h?1)246條干CV/%11.3611.4111.2311.21細節(jié)/(個·km?1)2222粗節(jié)/(個·km?1)15141312棉結/(個·km?1)36332927紗疵A3+B3+C3+D2/[個·(100km)?1]1.31.00.80.5紗疵E/[個·(100km)?1]0000紗疵F/[個·(100km)?1]0000紗疵G/[個·(100km)?1]0000紗疵A0/[個·(100km)?1]456361262202紗疵A1/[個·(100km)?1]34262013紗疵A2/[個·(100km)?1]121075紗疵B0/[個·(100km)?1]48393123紗疵B1/[個·(100km)?1]161399紗庛B2/[個·(100km)?1]6321紗疵C0/[個·(100km)?1]121087紗疵C1/[個·(100km)?1]7643紗疵C2/[個·(100km)?1]3100紗疵D0/[個·(100km)?1]2100紗疵D1/[個·(100km)?1]1000紗疵H0/[個·(100km)?1]235245223231紗疵H1/[個·(100km)?1]56545559飛花/[個·(千錠·h?1)]2321237845斷頭/[根·(千錠·h?1)]1613118微塵/[個·(千錠·h?1)]1342912676412 注:紡紗品種為精梳11.8tex。
衡量和鑒別精梳條質量的優(yōu)劣,在精梳和并粗工序都很難有一個絕對的評定標準,因為前紡工序棉條的條干CV值、短纖維、疵點對生產(chǎn)控制、棉紗質量無顯著影響。雖然細紗工序可以通過測試和車間管理識別出棉紗疵點的數(shù)量,但前紡和細紗工序產(chǎn)生的危害性疵點,必須通過自動絡筒機清除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電子清紗器清紗工藝參數(shù)設置不變、環(huán)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電子清紗器對前紡工序細紗管紗的剪切次數(shù),是說明前紡工序棉條、細紗工序棉紗質量優(yōu)劣的關鍵。通常原料混配、前紡工序工藝參數(shù)、環(huán)境條件和紡紗器材的變化都會造成自動絡筒工序紗疵剪切數(shù)量的變化,而各工序清潔質量、清潔次數(shù),也會顯著影響自動絡筒機電子清紗器剪切次數(shù)的變化,從而影響自動絡筒機的生產(chǎn)效率和棉紗質量。
電子清紗器剪切次數(shù)不同,造成自動絡筒機零部件損耗和產(chǎn)生疵品紗的概率不同,常見的前紡工序和細紗工序的除塵、梳棉機和精梳機的清潔、粗紗機和細紗機的清潔也會對自動絡筒機的生產(chǎn)效率和棉紗質量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同樣,紡紗設備每個紡紗器材的清潔,也會造成自動絡筒機剪切次數(shù)不同。前紡工序梳理器材針齒密度的增加,使其積花、刮花的概率增大,加強對梳理器材針齒的清潔頻率有利于各工序疵點的控制和減少,也有利于各工序生產(chǎn)效率的改進提高。精梳機頂梳的清潔次數(shù)不僅影響精梳條、細紗管紗的質量,也會影響自動絡筒機的剪切次數(shù)、生產(chǎn)效率和棉紗質量以及自動絡筒機的剪切零部件損傷、損壞,因此應合理設置精梳機頂梳的清潔次數(shù)。頂梳的清潔次數(shù)和自動絡筒機剪切次數(shù)的關系見表3。
表3 頂梳清潔次數(shù)與自動絡筒機剪切次數(shù)的關系
測試指標無頂梳清潔器頂梳清潔/(次·h?1)246棉結/[個·(100km)?1]35292617短粗節(jié)/[個·(100km)?1]112958166長粗節(jié)/[個·(100km)?1]19191818細節(jié)/[個·(100km)?1]21222120長細節(jié)/[個·(100km)?1]6676紗疵A0/[個·(100km)?1]21191613紗疵A1/[個·(100km)?1]36332924紗疵A2/[個·(100km)?1]56534637紗疵B0/[個·(100km)?1]22211815紗疵B1/[個·(100km)?1]35302422紗庛B2/[個·(100km)?1]2315117紗疵C0/[個·(100km)?1]29221610紗疵C1/[個·(100km)?1]12831紗疵C2/[個·(100km)?1]8300紗疵D0/[個·(100km)?1]11962紗疵D1/[個·(100km)?1]6200紗疵H0/[個·(100km)?1]41433942紗疵H1/[個·(100km)?1]133135133129飛花/[個·(100km)?1]39261911自動絡筒機生產(chǎn)效率/%89.790.190.791.6筒子紗棉紗疵品數(shù)量/%0.700.500.200.15 注:紡紗品種為精梳11.8tex。
表3數(shù)據(jù)說明:隨著精梳機頂梳清潔次數(shù)的增加,自動絡筒機對棉結、短粗節(jié)、細小紗疵等的剪切次數(shù)明顯降低,而且剪切細紗管紗中的飛花數(shù)量也大大降低,同時自動絡筒機的生產(chǎn)效率隨著頂梳清潔器清潔次數(shù)的增加明顯提高(頂梳清潔器在自動清潔6次/h的情況下比無頂梳清潔器時自動絡筒機的生產(chǎn)效率提高了1.9%,自動落筒機棉紗疵品數(shù)量減少了4~5倍);但是精梳機頂梳清潔器清潔次數(shù)的多少對棉紗的細節(jié)剪切次數(shù)幾乎無影響,說明紡紗過程中無論是前紡工序還是細紗工序的飛花都不會形成棉紗細節(jié),只會產(chǎn)生較多短而粗的疵點。
精梳機增加頂梳清潔器,可有效防止頂梳嵌花、掛花、斷針以及浮游纖維對精梳機梳理器材的集聚危害,也為精梳機進一步提高梳理效率和改進梳理質量奠定了基礎。紡紗實踐說明,精梳工序疵點減少則細紗管紗、自動絡筒筒子紗疵點必然減少,安裝精梳機頂梳清潔器和增加清潔次數(shù)改進了棉紗的細小紗疵和少部分危害性紗疵,但是布面紗疵又有哪些在減少?對于那些常見的、危害性大的、難以解決的紗疵,使用精梳機頂梳清潔器是否存在效果?這些都需要通過生產(chǎn)實踐進行驗證。隨著紡紗號數(shù)越來越小和對細小紗疵的控制越來越嚴格,采用加大精梳機頂梳針齒密度的方法降低細號棉紗疵點,尤其對減少面料白星、死棉、異性纖維、毛粒毛球效果顯著。隨著機采棉使用數(shù)量的進一步增加,頂梳的嵌花和刮花越來越突出,其清潔成了解決精梳條中飛花疵點的關鍵。實踐證明,使用精梳機頂梳清潔器對織物組織結構質量的穩(wěn)定與提高具有促進作用,特別是減少面料的危害性白星、死棉類等紗疵效果明顯。
精梳機頂梳清潔次數(shù)與布面疵點控制的關系見表4。
表4數(shù)據(jù)說明:隨著精梳機頂梳清潔器的使用與清潔次數(shù)的增加,布面棉結、死棉、白星、毛粒毛球、短粗節(jié)等顯著減少,而且布面越來越光潔,同時白布布面上的黑點數(shù)量急劇下降,本白、特白織物的異性纖維數(shù)量也大幅降低。事實說明棉結等異性纖維的減少一方面得益于精梳機頂梳針齒密度的增加,另一方面得益于精梳機頂梳清潔器的運用和頂梳清潔次數(shù)的增加(即合理設置);而是否使用精梳機頂梳清潔器及使用次數(shù)多少,均不會對布面毛羽、染色不勻、橫條造成影響[3]。使用精梳機頂梳清潔器對減少布面束性棉結和短粗節(jié)是有效的,且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布面影響較大的黑點、死棉、白星、毛粒毛球,充分說明精梳機頂梳清潔器的使用對減少布面疵點具有一定幫助,特別是對于特細號棉紗效果極好??梢酝茰y,如果在機對其他梳理器材也進行不定時清潔,也一定會減少布面疵點。
表4 精梳機頂梳清潔次數(shù)與布面疵點的關系 單位:個/(100 km)
精梳機頂梳清潔器的使用打破了常規(guī)紡紗廠生產(chǎn)管理的清潔模式,且其清潔效果和清潔效率都明顯優(yōu)于人工清潔,既可以減少精梳條細小疵點,又可以減少細紗、筒子紗細小紗疵;未來開發(fā)所有紡紗通道的自動清潔裝置,將會成為降低各類半制品和棉紗疵點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有利于所有梳理器材的清潔、保養(yǎng)的改進和提高,更是增強梳理器材密度和梳理效果的關鍵,還能減少細紗工序的飛花、微塵,也極大降低了紡紗過程中難以控制與檢測的布面死棉、白星、小黑點、毛粒毛球、異性纖維數(shù)量。未來,采用氣流原理和智能數(shù)字化控制在紡紗通道、紡紗關鍵性器材上進行有效清潔,對小紗疵、部分大紗疵、制造過程中產(chǎn)生紗疵的有效控制都將會實現(xiàn)。
[1] 譚小毅,李全洲.自制B311精梳機頂梳清潔器[J].毛紡科技,2009,37(6):61-63.
[2] FZ/T 01050—1997,紡織品 紗線疵點的分級與檢驗方法 電容式[S].
[3] 唐純翼,熊偉.橫條疵點的控制與管理[J].紡織器材,2013,40(5):59-63.
Effect of the Top Comb Cleaner on the Yarn and Fabric Quality
XIONG Wei
(Xinjiang Good Harvest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Ltd.,Urumchi 830011,China)
To improve cleaning management level in spinning processes,and to reduce yarn and fabric defects,test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the top comb cleaner,combed sliver,spun yarn,and the number of winding shearing,and surface defects of fabric proves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top combing performance,the number of the combing sliver,spun yarn,and the bobbin yarn reduces gradually,and more,breakage of the spun yarn,the number of flying waste,and the winding shearing number decline further.Common cloth defect with hazards are controlled effectively.Detailed description is done to the cleaner of the top comb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the advantage.It is pointed out that use of top comb cleaner is a breakthrough of the conventional cleaning mode,for its cleaning effect and cleaning efficiency is better than manual cleaning.It can reduce not only the fine defects of combed sliver,but also reduce minor defects of the spun yarn,and bobbin yarn.In future spinning process,maintenance and cleaning of textile accessories will be robotized and digitalized on line.The cleaning number will be wiser and more effective and will be more conducive to the defects control.
top comb;cleaner;cleaning number;combing machine;fine yarn defects;automatic cleaning device;shearing number;surface defect
2016-10-08
熊 偉(1967—),男(白族),湖南張家界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紡紗與棉花方面的研究。
TS103.22+5
B
1001-9634(2017)03-0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