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業(yè)玲,歐玉玲,陳石紅,陳平熹,楊漢才
(1.羅定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廣東 羅定 527200;2.羅定市人民醫(yī)院內(nèi)三科,廣東 羅定 527200)
慢性腎功能衰竭(簡稱慢性腎衰)又稱慢性腎功能不全,是指由多種原因造成的腎實質(zhì)損害,導致腎臟萎縮明顯,難以維持其基本功能,臨床綜合征的主要表現(xiàn)為代謝產(chǎn)物潴留,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失調(diào),全身各系統(tǒng)受累。根據(jù)病變發(fā)展和腎功能損害程度可將慢性腎功能不全分為四期:腎功能代償期、腎功能失代償期、腎功能衰竭期、尿毒癥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酸的中間代謝產(chǎn)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yperhomocysteinemia, H Hcy)近些年被證明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缺血性心臟病、卒中和血栓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1]。同時,作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的H Hcy,也是導致終末期腎衰、長期透析患者最終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中血清Hcy和血脂水平這兩種指標的變化,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羅定市人民醫(yī)院2015-03—2017-04間收治的90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作為觀察組,包括24例腎功能代償期,20例腎功能失代償期,22例腎功能衰竭期,24例尿毒癥期。觀察組中男43例,女47例,年齡35~80歲,平均年齡(54.6±3.2)歲;另擇同期行健康體檢的健康人群3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52.4±2.8)歲。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研究對象均取3mL清晨空腹靜脈血,試管為BD公司的真空標本采集管,收集后1h內(nèi)離心(1000r/min)10min,分離血清后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東芝Accute)檢測。Hcy采用酶循環(huán)法檢測,即血漿氧化型Hcy經(jīng)三(2-羧乙基)膦(TCEP)還原成游離型Hcy,基于Hcy甲基轉(zhuǎn)移酶(HMTase),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ase)構成的循環(huán)酶體系以及脫氫酶-輔酶體系的原理,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漿Hcy。用直接法檢測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
觀察組四個時期的血清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腎功能代償期、腎功能失代償期及腎功能衰竭期的腎功能不全患者TG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期LDL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四個時期的HDL水平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期TC水平以及尿毒癥期TG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慢性腎臟病的最常見并發(fā)癥和死亡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其中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血脂異常、超重和肥胖等是傳統(tǒng)的危險因素,獨立的危險因素Hcy也是不可忽視的。Hcy的主要致病機制包括粥樣硬化、血管阻塞、動脈栓塞。任何原因?qū)е碌腍cy代謝障礙都能導致Hcy蓄積而形成H Hcy[2]。本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此結(jié)果與國內(nèi)外研究報道基本一致[3-4]。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血Hcy水平升高的可能機制是因為Hcy大部分在細胞內(nèi)分解代謝,只有小部分在血漿中主要是依賴腎臟進行代謝的,所以腎臟結(jié)構和功能的改變是造成血中Hcy水平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H Hcy同時也具有細胞毒性作用,它可以損傷腎小球的基底膜細胞和腎臟內(nèi)皮細胞,從而進一步損害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xiàn)H Hcy出現(xiàn)在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中,而血中Hcy水平的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率升高密切相關。因此,血清Hcy的測定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診斷和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的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就脂質(zhì)代謝而言,慢性腎衰患者常出現(xiàn)血脂代謝異常,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血中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LDL、TG含量增加,而HDL降低。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腎功能代償期、腎功能失代償期及腎功能衰竭期的腎功能不全患者TG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四個時期LDL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觀察組四個時期HDL水平則明顯低于對照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可能由于血漿脂解酶活性降低、激素代謝紊亂等而造成血脂異常。血脂中的TG、LDL等過高會在動脈血管內(nèi)壁形成粥樣硬化斑塊,繼而形成血栓,動脈內(nèi)皮會直接遭受血中高濃度的TG、LDL侵蝕,從而使內(nèi)皮細胞腫脹并剝落,血中高濃度的TG、LDL還能促進脂質(zhì)通過受損部位侵入動脈內(nèi)膜及中層使其沉積,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行成加快,并使冠心病的發(fā)生幾率增加,同時又能促進腎小球硬化、系膜細胞增生進而促進腎臟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因此,對于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血脂的水平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血中有助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HDL減少,而易引起脂質(zhì)沉積造成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LDL、VLDL增加,所以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血脂異常使發(fā)生心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增加[5]。因此,在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血脂的變化,防止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慢性腎功能不全各期患者血清Hcy、LDL的水平均明顯升高,而HDL水平明顯降低;腎功能代償期、腎功能失代償期及腎功能衰竭期的腎功能不全患者TG水平明顯上升。在臨床上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進行Hcy水平檢測,并采取一定措施降低患者TG、LDL水平有重要意義。
[1] 陳富華,李銀輝,張楠,等.慢性腎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ysC,Hcy及PTH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7,17(3):460-463.
[2] OBERMEIER J,TREFZ P,HAPP J,etal.Exhaled volatile substances mirror clinical conditions in pediatric chronic kidney disease[J].PLoS One,2017,12(6):e0178745.
[3] 翁澤兵,郝欽芳,王莉,等.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肌酐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4,42(11):65-67.
[4] RUTHERFORD E,MARK PB.What happens to the heart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J R Coll Physicians Edinb,2017,47(1):76-82.
[5] 石海全,武永勝,馬志軍,等.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調(diào)查[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5,17(10):1774-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