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木
從事扶貧工作以來,兩年間,走過彝州九縣一市的不少鄉(xiāng)村。
太多關于扶貧的人和事,要全部羅列,定是不能。
始終堅信,脫貧攻堅顯成效,彝州明天會更好。
寫下這篇文字,記錄一些過往,以及一段人生和工作經歷。是曾經的記憶,是當下的正在進行時,更是一段艱難的歷程。
她 們
己衣鎮(zhèn)是武定縣最邊遠的貧困鄉(xiāng)鎮(zhèn),在這里,我在一次下鄉(xiāng)的時候認識了州人民檢察院駐武定己衣鎮(zhèn)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劉康麗。
嬌小,瘦弱,卻飽含熱情和力量,這是她給我的第一印象。
“扶貧工作初期,村民種植信心不足,州人民檢察院領導給予村民極大鼓勵,我親自帶領他們到牟定、雙柏、元謀等地參觀考察, 2015年12月4日,我在以吐莊點下第一把希望的種子!這片神奇壯觀的以吐莊梯田就是村民靠自己雙手勤勞致富的希望的田野。”她笑著說。
2016年7月,她寫下這樣一段駐村扶貧日記:“隨意播撒的幾粒種子,不知不覺在小盆里冒出了嫩芽,成為我精心栽培的綠植。幾天沒見,這些小生命依然如此美好,360多公里奔波勞碌的疲憊瞬間消失殆盡,心情甚感欣慰。有它們陪伴我在己衣,相信生活更加豐富多彩?!?/p>
她滿懷欣喜地作著介紹:“下一步我們將把剩余土地充分利用起來,將以吐莊打造成為‘辣椒種植示范基地,通過大規(guī)模的蔬菜種植培樹以吐莊的冬早蔬菜產業(yè),使以吐莊村民盡快脫貧致富。同時,將蔬菜產業(yè)延伸至己衣村委會其他村民小組乃至整個己衣鎮(zhèn),形成己衣鎮(zhèn)的特色蔬菜產業(yè),帶動整個己衣鎮(zhèn)的產業(yè)發(fā)展。”
眼下,脫貧攻堅是工作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是一項重大而艱巨的政治任務。
2017年初,又到調整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時間。面對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的駐村扶貧工作。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積極選派駐村工作隊員。
羅國蕊,州社科聯(lián)副研究員,已經在祿豐縣小街鎮(zhèn)小街村委會擔任了兩年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她,鑒于單位人員較少的實際,主動向單位領導申請,繼續(xù)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加上去年下派的另一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楊會香,州社科聯(lián)兩位隊員都不需要再另行調換。
州社科聯(lián)領導不僅在職工會上公開表揚了兩位同志,還號召廣大社科干部向她們學習。我在采訪兩位同志的時候,她們樸實地說:“我們在下面的工作中,跑遍了每一個村子,熟悉每一家的情況,對駐村扶貧工作有親身實踐,體驗了脫貧攻堅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我們繼續(xù)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能夠充分發(fā)揮熟悉政策、便于協(xié)調的優(yōu)勢。單位領導關心支持我們,我們非常感謝。我們都珍惜這個難得的鍛煉提高機會,珍視這段寶貴的拼搏奉獻經歷,到村子里能夠克服生活、家庭和工作上的困難,心系群眾、潛下身心、扎根農村,為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淳樸的農民群眾中接受教育,在廣闊的農村大地上書寫華章,實現(xiàn)人生價值?!?/p>
他 們
從事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機緣巧合地得到一個弟弟。
也是在一次下鄉(xiāng)的時候,遇到的他,樸實的面孔,敦厚的笑容,站在一大堆人群中,并不顯眼。卻一眼認出了他:“平星老弟!”
他回眸,剛在田間地頭上完農業(yè)課的他,被曬得黝黑黝黑的:“阿姐!”
日頭那么長,我們卻總是那么趕。帶隊的領導還要去幾個易地搬遷點做現(xiàn)場調研,我們說不上幾句話,就匆匆告別。
敖平星博士,云南農業(yè)大學駐南華縣沙橋鎮(zhèn)新華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隊長。
在南華縣沙橋鎮(zhèn)新華村,他開展了“紅色之愛”紅肉蘋果培育,在7.6畝試驗基地上,一排排修剪過的蘋果樹含苞欲放。
他介紹說,“紅色之愛”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目前國內有些地方已種植成功,每畝純收入超過6萬元,如果在新華村種植成功,將成為當?shù)刂匾母幻癞a業(yè)。
他籌集資金50多萬元,在2年“紅色之愛”蘋果樹下培育早熟蘋果“華碩”、糖心蘋果“煙富三”、晚熟蘋果新疆阿克蘇糖心蘋果2萬余株,目標是培育既有糖心、又有紅肉的超級蘋果。
生活中,他像一個大孩子,他說:“我們家只有兄弟,從小,父母都希望我能有個姐姐。這次下來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有幸結拜了一位姐姐,真開心。不過阿姐,我這一年扶貧工作干下來,車都磨損更換了一張,個人損失不少呢?!闭f歸說,這位醉心科研的博士弟弟依然笑著說:“脫貧工作不能等,有錢沒錢都要干。只有帶動百姓致富,科研才有意義?!?/p>
我向來偏重文字的傾訴,不善于口頭表達內心情感。雖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卻時刻關注關心著這位可愛敬愛的弟弟,為他的點滴付出和進步,真心地高興和歡呼。
羅梓睿,省委組織部《云嶺先鋒》雜志社工程師,駐武定縣插甸鎮(zhèn)老木壩村。2017年3月16日,他發(fā)了一條短信給我:楊老師,因為工作需要,我被調換回單位工作,有新同志下去接替我的工作,擔任新一批駐村扶貧工作隊員。
讀著消息,往事歷歷在目。
認識他,也是在一次下鄉(xiāng)的時候。
那天,他剛從村子里回來,風塵仆仆的?;氐酱逦瘯?,調開電腦,對村子里的情況說得頭頭是道,如數(shù)家珍。
后來,見他經常做一些精美大氣的圖片,發(fā)在駐村扶貧工作群里。圖文并茂,第一時間把幫扶村這個第二故鄉(xiāng)的消息傳向遠方。
武定毗鄰昆明,他們到幫扶村,出昆明,過祿勸,直接就到達武定。楚雄的州府所在地鹿城鎮(zhèn),反而成了偏遠之地。約定,大家抽空,一定找機會在楚雄小聚一次。
沒想到,這樣一個小小的愿望,竟然不能實現(xiàn)。
還差著他一篇寫楚雄脫貧攻堅思考的文字,當然,他放寬了政策,說也可以寫一篇有關楚雄文化的文字。一直記著。生活過得慌張,一直沒有交差。
從來不拖稿的人。心底,一直記得這份相欠。
以及,一次說好的小聚。
產 業(yè)
永仁縣永定鎮(zhèn)云龍村委會,氣候冬春干燥,夏秋多雨,干、濕兩季分明,年均氣溫20C,年平均日照2836.4小時,年均降水700毫米,基本上周年無霜,適合芒果栽植。
2012年,永仁縣委政府決定引進云南哲林實業(yè)有限公司在云龍村委會麥拉務組發(fā)展芒果產業(yè),按照“四地一園”發(fā)展規(guī)劃,即:基本口糧地、宅基地、畜禽養(yǎng)殖地、墓地和一片戶均20畝的芒果種植園,群眾自愿將土地租賃流轉給哲林公司種植芒果。目前,戶均20畝芒果園已全部分到全村24戶群眾手中。留足“四地一園”后剩余的906.7畝耕地和1245.3畝集體山林,租賃流轉給哲林公司發(fā)展芒果種植業(yè),每年將為村組帶來56.1928萬元的租金收入。發(fā)展引進芒果種植產業(yè),對發(fā)展壯大麥拉務組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村組規(guī)劃發(fā)展將發(fā)揮巨大作用,使2100余畝“黃土地”變成了“黃金”。
目前,云南哲林實業(yè)有限公司開發(fā)建設的1萬畝芒果基地,連片的芒果樹長勢喜人,還有2萬畝芒果基地正在開發(fā)建設中。隨著芒果基地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將有更多的農戶參與到芒果產業(yè)發(fā)展中。通過在各村各寨成立芒果專業(yè)合作社,帶動廣大農戶參與種植,采用統(tǒng)一的種植標準和管理標準,為群眾提供種植技術和營銷渠道,有效帶動農戶增收。到“十三五”末,公司將在永仁縣永定鎮(zhèn)云龍村委會完成投資5個億,建成亞洲最大的3萬畝晚熟芒果連片種植基地。建成芒果等種植、加工、產品研發(fā)、休閑觀光和金沙江大峽谷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實體產業(yè)。
記憶尤深的,還有祿豐縣土官鎮(zhèn)老鴉關村委會與土官村委會農田交界處,一片片的玫瑰花海。
下鄉(xiāng)去到那里的時候,恰逢玫瑰花盛放。那些整齊排列的食用玫瑰植株在寒風中展現(xiàn)著迷人的身姿,工人們正小心翼翼地采摘著已經怒放的花朵。
公司負責人介紹,食用玫瑰花除了能做花茶和傳統(tǒng)的自制玫瑰花醬外,還在餐飲中大量使用,目前更多的是以餡料的形式運用在具有云南特色的鮮花餅中,市場潛力較大,下步公司將擴大規(guī)?;N植。
下 鄉(xiāng)
下鄉(xiāng),對一名工作二十年的同志來說,并不陌生。
但是扶貧工作下鄉(xiāng)的工作強度和工作節(jié)奏,仍然讓人吃驚。
那次,早上從楚雄出發(fā),過南華縣城,到達楚雄市一個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出門的時候,楚雄陽光燦爛。誰知一路向前,山越來越高,箐越來越深,霧越來越濃。到達目的地,跑完兩個扶貧點后,坐下來會議室里開會。雖然會議室里坐滿了人。拉緊棉襖的拉鏈,還是寒意逼人。
散會的時候,夜幕降臨。吃完工作餐。又連夜看了一個點?;氐阶√帲咽巧钜?。
小鎮(zhèn)夜色濃厚,風涼如水。旅社外面,一股清泉汩汩流淌,沖刷在旅社偏房的遮雨棚頂上。水聲喧嘩,一夜無眠。以為是下了一夜的暴雨。
次日起床,頭昏腦暈。一個人,朝著跟鎮(zhèn)政府完全相反的方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途。直到發(fā)覺房屋漸少,人影稀薄。連忙詢問路人。才知道天生方向感差的人,早已南轅北轍。
一路小跑,找到同事。卻不好意思說出自己迷路的事情。這么小的地方,怎么可以犯這樣的錯誤。
次日,原路返回,經過鹿城。卻像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直奔牟定縣、元謀縣,到達武定縣。又是看點,又是會議,又是趕路。
想來,所有從事過脫貧攻堅工作的同志,往后,再難再緊的工作,都是能夠理解和可以勝任的吧。
另一次,同車的,是兩位尊敬的領導。
接連兩天的工作連軸轉,都累壞了。
乘車返回時,不知是誰,說起藝術的話題。
那一刻,如長輩,如父兄,如好友。
忽然想起那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多少時光,轉眼即逝。人與人的相遇和相知,全是緣分。緣起,一切風輕云淡,緣滅,轉身便是天涯海角。
世界,從來都那么大,從來都又那么小。
總是相信善良和美好,總是感恩相逢和相扶。
云龍村委會
多年來,習慣說愛站如家。
沒錯,血站是家。孩子在北浦中學讀書的時候,我們住在血站的職工宿舍里。因為工作關系,同事成了孩子的共同保姆。就連門衛(wèi)室的保安,都習慣每天放學的時刻,注意孩子的歸來時間。像是他們的孩子。
從2016年開始,永仁縣永定鎮(zhèn)云龍村委會,成了另一個家。
血站干部職工30名,共結對幫扶云龍村委會貧困戶52戶、貧困人口191人,縣政協(xié)領導1名結對幫扶貧困戶4戶、貧困人口16人,縣人壽保險公司團險部經理1名結對幫扶貧困戶2戶、貧困人口7人,永定鎮(zhèn)領導和干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戶10戶、貧困人口34人,實現(xiàn)了全村5個村民小組貧困戶68戶、貧困人口248人結對幫扶全覆蓋。
對這些數(shù)據,我記得清清楚楚。
多少次,在準確掌握貧困戶致貧原因的基礎上,我們多次深入貧困戶家中,幫助結對戶制定幫扶計劃,細化因戶施策的貧困戶幫扶方案,如種植芒果經濟林果、勞務輸出、土地流轉、危房改造等措施,力爭做到每戶貧困戶都有自己的“造血”式扶貧產業(yè)。
云龍村池塘存在安全隱患;缺水問題是制約云龍村委會芒果種植產業(yè)的發(fā)展;云龍村委會貧困黨員需要進行“七一”貧困黨員走訪慰問活動;村民李自英的胃病需要幫忙聯(lián)系州上的醫(yī)生進行診療……
村里的每一件事情,都讓人掛心。該記錄的認真記錄,該填表的仔細填表,該匯報的積極匯報……
2016年4月,血站給予云龍村委會資金5萬元,修建的池塘愛心護欄已于完工。2017年1月,血站給予云龍村委會芝麻梁子芒果種植引水灌溉工程建設扶貧資金15萬元,該資金主要用于工程建設中的管材,包括安裝費用支出,幫助當?shù)厝罕娂涌烀撠氈赂徊椒?,目前該工程已于完工?016年6月16日,血站派出職工購買了人均500元的生活日用品,對三家村組李國智、羅支明、起應春,云龍組李長林,小布租組張紹宗5戶貧困黨員進行了走訪慰問。2016年8月,我個人出錢,根據州中醫(yī)院專家的診療,為村民李自英購買了300多元的治療胃病的藥物。
云龍村委會屬于山區(qū),全村轄云龍、三家村、麥拉務、小布租、小務拉5個村民小組。三家村是一個彝族聚居村,以前村里農村經濟收入主要靠烤煙種植和畜牧業(yè)養(yǎng)殖支撐。云龍村委會楊富華副主任說,“從2010年開始,三家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村里哪家殺只雞,村民們就能到他家喝酒打牌混上兩天。現(xiàn)在村里根本見不到一個閑人,村民都到芒果基地打工,最低日薪80元,當日結算。村民有了致富奔小康的盼頭和路子,村里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僅2015年,三家村就有8戶村民建蓋了新房?!?/p>
如今,開車行駛在從永定鎮(zhèn)前往云龍村委會的路上,平坦的水泥路邊風景優(yōu)美,萬畝芒果綜合產業(yè)園內的芒果樹生機盎然,正在修建中的高鐵初見雛形,修建機場的土地正在流轉。芒果基地里辛勤勞作的人們,在披滿綠裳的山坡上唱響脫貧致富的幸福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