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琴(福安市瓜溪桫欏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福建 寧德 350000)
不同植物激素對牛樟扦插生根和生長的影響
余小琴
(福安市瓜溪桫欏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福建 寧德 350000)
通過開展不同植物激素對牛樟扦插生根和生長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總體上對牛樟扦插生根時間、成活率、新梢長度、生物量都有顯著或極顯著的影響,以質(zhì)量分數(shù)為0.5×10-6的 IAA與質(zhì)量分數(shù)為0.2×10-6的6-BA植物激素組合對牛樟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苗木質(zhì)量最有利,其牛樟生根時間16.50 d、成活率83.50%、新梢高度59.47 cm,根系生物量1.54 g,新梢生物量2.56 g,總生物量:5.04 g。
牛樟;扦插;生根;新梢長度;植物激素
牛樟(CinnamomumkanehiraiHay)為我國臺灣省原生特有樹種,因在牛樟腐木的心材內(nèi)壁或樹干潮濕表面會滋生真菌,俗稱“牛樟芝”。因樟芝對抗肝病、腫瘤和病毒等有作用,價格日漲,引起牛樟被大量砍伐,目前只在高山地區(qū)有零星分布,已被列入臺灣國寶級保育樹種[1,2]。自然狀態(tài)下,牛樟種子不易著床發(fā)芽,導(dǎo)致牛樟自然成苗困難,因此,野生牛樟數(shù)量極其稀少,已列為臺灣一級保育類植物[3]。目前對牛樟的主要研究集中在牛樟的藥用和經(jīng)濟價值及少量的組培和扦插研究。對植物生長激素和細胞分裂素對牛樟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生長情況的研究尚未有報道[1,4,5]。因此,開展牛樟苗木扦插繁育技術(shù)研究,對提高牛樟扦插成活率、生產(chǎn)效率和苗木質(zhì)量有重要意義,同時為牛樟的無性系規(guī)?;a(chǎn)提供參考。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福建省福安市城陽鎮(zhèn)溪東村苗圃有遮陽與噴霧設(shè)施的育苗大棚內(nèi)進行,地理位置為27°09′ N, 119°38′ E,海拔167 m,氣候溫暖濕潤,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fēng)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溫度17.5 ℃左右,極端最低氣溫-9.5 ℃,極端最高氣溫43.2 ℃,年日照時數(shù)1 637.7 h,生長期327.9 d、無霜期270.4 d,年平均降雨量2 100 mm左右,降水集中5—6月的雨季和7—9月的臺風(fēng)季。
1.2 試驗設(shè)計
試驗采用生長激素IAA和細胞分裂素6-BA為兩個因子,三個濃度水平的二次正交回旋組合設(shè)計(9組),以清水為空白對照,每組3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60株。
1.3 試驗材料來源
采穗母株為福安市城陽鎮(zhèn)溪東村苗圃利用福建省鑫閩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的牛樟組培苗(1年生)種植的3年生幼樹。于2016年8月15日,剪取母株當(dāng)年萌發(fā)的生長健壯、葉芽飽滿、半木質(zhì)化枝條為扦插材料,穗條剪下后立刻泡在水中,防止穗條失水。
1.4 穗條扦插處理和后期管理
穗條長度為8~10 cm,芽保留2~3個,葉片留取2片半葉(剪半),底端水平切口,切口光滑。按60根為1組用橡皮筋捆好,分別浸入預(yù)先調(diào)好的植物激素溶液中,浸泡1 h后扦插,扦插在容器輕基質(zhì)中(容器規(guī)格:30 mm×60 mm;基質(zhì)為黃心土∶泥炭土∶有機肥=5∶3∶2),扦插深度為3 cm,扦插完畢立即噴水至飽和。
扦插后的管理:苗床搭設(shè)拱形透明塑料棚,盡量使拱棚四周封閉,以保持棚內(nèi)溫、濕度。棚上方加蓋黑色遮陽網(wǎng),濕度在80%~90%,溫度控制在25~28 ℃。
1.5 數(shù)據(jù)收集和數(shù)據(jù)處理
1.5.1 生根統(tǒng)計 定期對每個試驗組的3個重復(fù)各隨機取樣3株(即每個試驗組取樣9株)檢查是否生根。取樣時間: 插后9、14、19、24、29、34、39、44、49 d,取樣共 9次。
1.5.2 新梢長度和生物量測定 在2017年1月15日,將每個試驗組的3個重復(fù)各隨機取樣10株,測量新梢長度;對每個試驗組的3個重復(fù)各隨機取樣10株,將苗木取出,洗干凈,再用面巾紙吸干水分,分別截取根部、穗條部位和新梢部位測量重量。
1.5.3 數(shù)據(jù)處理 應(yīng)用DPS7.05軟件和 Excel 2000 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2.1 植物激素對牛樟扦插生根時間的影響
由圖1可知,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扦插平均生根時間與對照組的牛樟扦插生根時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表明不同植物激素處理對牛樟扦插生根時間存在極顯著差異。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扦插平均生根時間是25.72 d,對照組的牛樟扦插生根時間是46.50 d,其生根時間是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扦插生根平均時間的1.81倍。植物激素處理總體上縮短了牛樟扦插生根時間,其中牛樟扦插生根時間最短的是質(zhì)量分數(shù)為0.5×10-6的IAA與質(zhì)量分數(shù)為0.2×10-6的6-BA組合,生根時間為16.50 d。
圖1 植物激素對牛樟扦插生根時間的影響
注:小寫字母不同表示顯著差異,大寫字母不同表示極顯著差異,以下相同
2.2 植物激素對牛樟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除了處理1的牛樟扦插成活率與對照組的牛樟扦插成活率差異不顯著和處理3的牛樟扦插成活率與對照組的牛樟扦插成活率存在顯著差異外,其余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扦插成活率均存在極顯著差異。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平均成活率是77.44%,對照組的牛樟扦插成活率是67.50%,兩者相差9.94個百分點。牛樟扦插成活率最高的前三組是處理9(87%)、處理7(83.50%)和處理2(81.50%)。
圖2 植物激素對牛樟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2.3 植物激素對牛樟新梢長度的影響
由圖3可知,除了處理1和處理3的牛樟新梢長度與對照組的牛樟新梢長度差異不顯著外,其余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扦插新梢長度均存在極顯著差異。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新梢高度平均值是41.85 cm,對照組的牛樟新梢高度是25.96 cm;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新梢高度平均值高出對照組61.21%,其中處理7(新梢高度:59.47 cm)高出對照組129.04%。
圖3 植物激素對牛樟新梢長度的影響
2.4 不同植物激素對牛樟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1可知,原扦插穗條的生物量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穗條的生物量符合試驗要求。除了處理1的牛樟根生物量與對照組的牛樟根生物量不存在顯著差異外,其余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根生物量均存在極顯著,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根生物量平均值高出對照組52.85%,處理7的牛樟根生物量(1.54 g)高出對照組87.20%,表明不同植物激素處理可以提高牛樟扦插的根生物量和促進牛樟的養(yǎng)分吸收。對照組的新梢生物量和總生物量除了處理組1、3、4外,與其余處理組均存在極顯著差異,不同植物激素處理的牛樟新梢生物量平均值和總生物量分別高出對照組的33.83%和26.82%,其中處理7的牛樟新梢生物量(2.56 g)和總生物量(5.04 g)分別高出對照組76.55%和53.04%,表明不同植物激素處理可顯著提高牛樟新梢生物量和總生物量。
表1 不同植物激素對牛樟生物量的影響
采用植物激素處理插穗總體上縮短了牛樟扦插生根時間、提高了扦插成活率、增長了新梢長度、增加了生物量(根系、新梢和植株),提高了牛樟扦插成活率,提升苗木質(zhì)量,縮短生產(chǎn)周期,節(jié)約了經(jīng)營成本和提高經(jīng)濟效益。其中,處理7的牛樟生根時間最短,新梢高度最大,生物量最大,扦插成活率第二,為83.50%,低于處理9,3.5個百分點。綜合表明,植物激素IAA質(zhì)量分數(shù)0.5×10-6與6-BA質(zhì)量分數(shù)0.2×10-6的組合對牛樟扦插成活率、生根時間和苗木質(zhì)量最有利。
在扦插、觀察和統(tǒng)計過程中發(fā)現(xiàn),牛樟是皮部生根,先由下端0.05~0.10 cm處皮部回縮后形成愈傷組織再生根,無明顯主根,不定根數(shù)量5~11條。根的分化由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值所決定,二者適合比值時促進生根,反之不能較好地促進生根,甚至?xí)种扑霔l的生根和生長。
[1] 曾群生.牛樟扦插育苗技術(shù)研究[J].福建熱作科技,2011,36(2):21-23
[2] 陳體強,方忠玉.臺灣珍稀藥用菌樟芝及其寄(腐)生樹種牛樟[J].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2003,(1):41-42
[3] 顧懿仁,蔡麗杏,王榮春.牛樟在本省之生長情形及其繁殖試驗效果初步報告[J].臺灣林業(yè),1984,10(5):4-9
[4] 官錦燕,譚嘉娜,羅劍飄,等.牛樟的組織培養(yǎng)和植株再生[J].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6,40(4):63-68
[5] 王麗平,陸小路,趙宗杰. 中藥牛樟芝研究進展[J]. 藥學(xué)進展,2017,17(2):140-144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Hormones on Rooting and Growth ofCinnamomumcamphoraCuttings
Yu Xiaoqin
(Guaxi Suoluo Nature Reserve in Fuan City,Ningde 350000,China)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hormones on rooting and growth ofCinnamomumcamphorawere studied.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rooting time, survival rate, shoot length & biomass ofCinnamomumcamphoracuttings. Different plant hormones have significant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rooting and growth ofCinnamomumcamphoracuttings. Treatment 7(the combination of plant hormones -- mass fraction of IAA being 0.5×10-6& mass fraction of 6-BA being 0.2×10-6) is most favorable for the survival rate, rooting time & seedling quality. The rooting time, survival rate , shoot height , root biomass,shoot biomass & total biomass is 16.50 d, 83.50%,59.47 cm,1.54 g, 2.56 g, & 5.04 g,respectively.
Cinnamomumkanehirai; cuttage; root; length of new shoots ; plant hormones
1005-5215(2017)06-0007-03
2017-04-14
福建省林木種苗科技攻關(guān)五期項目:樟樹良種定向選育和產(chǎn)業(yè)化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fjlmzmgg2016-6)
余小琴(1978-),女,福建福安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yè)管理工作,Email:869662813@qq.com
S615;Q946.885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