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本信
2016年10月31日,再芬黃梅藝術劇院來電說,劇院要將我創(chuàng)作的小戲《青絲戀》復排演出。乍一聽我頗感意外,這是真的嗎?要知道,《青絲戀》可是我2005年創(chuàng)作并被搬上舞臺的,距今已經過去11年了。當然聽到這樣的消息還是高興多于驚訝。11年后這個小戲還有生命力,實屬難得。很多戲劇界排演的新戲,成為“一次性筷子”的下場太多了。本人寫的戲也有此詬病。不過,最近,再芬藝術劇院演出我寫的《借丈夫》、《婆媳之間》、《青絲戀》3個小戲,感到很大的欣慰。這些小戲,今后可能成為他們經常演出,不斷演出,能保留下來的劇目。
對于《青絲戀》我是情有獨鐘,也是我的最愛。
我先談談創(chuàng)作這個戲的起因和緣由。
2005年春天,時任安慶市黃梅戲二團團長張文林一天找我去喝酒,那時他還在天主堂原地區(qū)黃梅戲劇團宿舍住。我們是老戲?!皾L稻草”的同學,他盡管比我們好多同學年紀小,而我們都尊稱他為“大師兄”。因為1956年安慶市黃梅戲一團移植演出《祥林嫂》,他被招進劇團演小阿毛,就這樣踏上學藝之路(6歲)。那時團長是馬維喜。馬的唱腔有自己的特色——直的,拙的,少有裝飾音,《女駙馬》中劉大人的“朱筆頭上一點紅”就是根據他的唱腔風格編曲的。張的藝齡及工齡都比我們長。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1978年從潛山被招進安慶地區(qū)黃梅戲劇團時,也只有10歲,她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是方博聞、麻彩樓、張文林、萬迪漢、姚美美、花劍萍等領導和老師對她百般呵護,精心地培植下,她才成長起來的。其中張文林對她付出的精力很大很多。張文林對于韓再芬第一個獲得“二度梅”的殊榮,異常興奮!后來韓再芬對恩師的感恩一直不斷,令人感動。另外,張文林對王琴也是有恩的。王琴從安徽黃梅戲學校畢業(yè)后,沒有進藝術團體,而是到了安慶迎賓館工作。張文林與劇團領導層認為王琴各方面條件很好,是個難得難找的女演員,不演戲是人才浪費,實在可惜。他們主動反復地與王琴溝通,拿出“三顧茅廬”的精神,終于說服王琴愿意回歸梨園,回歸舞臺。進劇團后,王琴還沒有編制,也就是說沒有體制內的工資保障,張文林他們從“牙齒縫里”省出錢給王琴二級演員的待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因此他有伯樂的美稱。王琴如果不回劇團,不回舞臺演戲,大不了賓館多了一個漂亮的女服務員,黃梅戲少了一個“梅花獎”演員。王琴后來在《青絲戀》中扮演慧心角色。張文林曾參軍入伍在首都總后勤部文工團呆過,把舞蹈引進到黃梅戲,使黃梅戲吸收其他藝術營養(yǎng)豐富自身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們喝酒期間,在酒精的作用下,異常興奮,我們神聊,侃大山,藝術靈感也隨之迸發(fā)出來。我們想創(chuàng)作一個別樣的小戲,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同于以往或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戲。我們來一次革新,我們追求的是柔情一些,虛幻一些,不是唯土。要唯美,再唯美!
基調定了,很快我把劇本寫出來了。故事不復雜,內容是:它的時代背景是抽象的,沒有明確哪朝哪代。它講述的是叫慧心、慧清、慧靜的三個帶發(fā)修經的女尼,她們都是貧苦的人家出身,是一群碧玉之年單純的女孩,這群女孩生活在底層,處于生活的邊緣,為了活命,家人都在她們很小的時候送到庵堂。已經十年了,她們也漸漸長大了。她們好心的老師父做出決定,今天下山去請大師父來主持,晚上為她們剃度受戒,正式遁入佛門,并要她們在家沐浴凈身,洗卻紅塵之戀。劇本交待的環(huán)境是:在暮春新夏時節(jié),半山中一座紅墻黑瓦的小庵堂,被古樹修竹包裹其中。晨霧彌漫,小庵堂顯得朦朧迷離,似有似無。晨鐘暮鼓在大山中回蕩,傳得很遠很遠,隨之而起的木魚聲及尼姑們的喃喃的誦經聲,顯示出小庵堂的真切存在,又反襯出小庵堂的幽靜和神秘。兩根碩大頎長的蓮花飄帶垂落兩旁,一縷青煙冉冉盤旋。幕啟:
女聲獨唱:一縷陽光又一晨,
兩行青燈伴尼僧。
暮鼓晨鐘催人老,
木魚聲中藏芳心。
扮演慧心的王琴說:“我很喜愛這個戲的開場。年青的尼姑是純潔單純的,帶著少女的天真與調皮,學著青煙的樣子。她們很是羨慕青煙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也隱喻著她們對自由的向往,同時也反映出她的寂寞和無聊,無所事事,只得學青煙裊繞來排解愁悶與煩惱?!?/p>
這一段表演是無聲的,三個女孩是用手式模擬青煙裊裊上升的形態(tài),忽上升忽收下,是用手的語言,肢體語言來表現特定環(huán)境。有舞蹈《千手觀音》的味道。
突然,沉重的山門“吱呀”一聲發(fā)出沉悶的聲響。師傅老尼的聲音仿佛從天而降,響起畫外音,徒兒們,你們年紀都不小了,該要剃度受戒。師傅我下山去請月海大師,今晚給你們主持受戒。你們在家沐浴凈身,洗卻紅塵之戀!
三女尼噤若寒蟬,只把木魚敲得更急更緊。
(男聲獨唱)空谷鳥語絕,
猿啼泣更悲。
青絲戀,就是舍不得一頭青絲秀發(fā)。出家人和不是出家人,最大的外觀標志,就是削發(fā)和蓄發(fā)。一頭青絲秀發(fā)是女人的最愛及驕傲。如歌曲《吐魯番的姑娘》中有歌詞“長長的辮子,纏繞著葡萄架”;民間說“一個大辮子的姑娘”;“你的魂叫大辮子勾去了”;現代說女孩漂亮是“大長發(fā),大長腿”等等,這都是說青絲秀發(fā)是女人的特點、特性、特質。是削發(fā)還是留發(fā),是這個小戲的焦點,也是戲點,戲核。這些女孩子自然地本能地舍不得頭上像瀑布般的長發(fā)。
這時舒緩的音樂起,三個女孩嗟嘆起來她們今后的命運,唱道:
怎忍心,利刀鋒刃來剃度,
殺青刈禾,大地荒蠻;
怎忍心,木梳藏身已無用,
無弦的古琴怎樣彈;
怎忍心,細皮嫩肉煙火燙,
落得個點點斑斑對青天。
(女聲合唱)
少女情,青絲戀,
難舍難棄飄在肩。
春日里,朔風起,
摧得葉黃花兒殘。
師傅要她們在家沐浴凈身,他們卻沒有在室內用熱水洗身,而是想到外面玩一玩,瘋一瘋。三人推開山門,又是“吱呀”一聲,三人伸出小頭張望……她們倏地跳出門外。歡快的音樂起。她們面對大山峽谷放聲地歡叫:“喂——”大山回音,她們—下沖到室外,跑進大自然之中。她們歡快地唱著跳著:
慧 心 (唱)離開禁規(guī)地,
鳥兒飛出籠。
慧 清 (唱)穿過小竹林,
風吹竹搖動。
慧 靜 (唱)發(fā)兒掛竹節(jié),
勸我不敲鐘。
慧 心 (唱)曲徑通幽松林崗,
松濤陣陣拂耳鳴。
慧 清 (唱)輕輕呼喚結為友,
何必夜夜伴青燈。
她們來到溪水流泉旁邊,清澈見底的山泉愛死人。大山里,人跡罕至,她們壓抑的心情一下釋放開來,顧不了其它,脫下禪衣,跳進泉水里嬉戲打鬧,少女的天性就像春天里的迎春花盡情地綻放。她們看著自己,看看對方,那一頭青絲秀發(fā),那一身白皙酮體,她們都驚呆了,原來她們是這樣的美麗!
法國大雕塑家羅丹說,世界上最美的就是人體!沒有比人體更美的東西!
她們贊美道:
慧 心 (唱)冰肌玉膚潔無瑕,
梨花綻放朵朵鮮。
慧 清 (唱)柔柳蜂腰如絲帶,
豐胸頸長身兒曲曲彎彎。
慧 靜 (唱)雙臂長長圓又潤,
玉腿條條比白蓮。
(女聲)只可嘆,天生麗質世不見,(哎喲喲依子呀子喲世不見啰)
(男聲)只可惜,妙齡芳華藏深山,(哎喲喲依子呀子喲藏深山啰)
(女聲)只可愁,木魚敲斷青春路,(哎喲喲依子呀子喲青春路喲)
(男聲)只可悲,紅顏耗盡化青煙。(哎喲喲依子呀子喲化青煙啰)
慧 心 (唱)最可怕,落日余輝依山盡,
慧 清 (唱)最可惱,殘更夜漏不入眠。
慧 靜 (唱)難洗盡,芳心悠悠紅塵戀,
(合唱)清戒嚴規(guī)怎鎖我躁動的青春!
這一段表演,王琴說:“當她們跳出寺廟大門,去到山水間尋找快樂時,我們用了‘跑圓場’的基本功。這時的‘跑圓場’要挺胸壓步,眼神遠視,行若流水,輕似飛鴻。她們來到小河邊,卸衣沐浴。動作設計是用‘摔搶背’下水。沐浴中我們運用了摔發(fā)、擺發(fā)、抖發(fā)一系列張力性很強的動作。由于多年荒廢了毯子功,恢復起來還真不容易。在三伏天里,只有一遍一遍地摔,一次一次地練。汗水浸潤著青一塊紫一塊的傷處,火辣辣的往肉里鉆。我們三個演員都咬牙挺著。我們互相鼓勵,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今日流一身汗,明日有一身光。這個舞蹈組合對凸現主題有很大幫助?!?/p>
三人停止嬉戲,仰望蒼山滴翠,壁掛流泉;俯瞰山下竹籬農舍,炊煙裊裊,引起她們不盡的憧憬……
慧 心 你們想不想……嫁人?
[這驚世駭俗地一問,少女們的心湖掀起千層漣漪萬層波浪。
二 人 哎呀,嫁人?你真說出口了,羞死人了!
[三人同時捂臉。
慧 心 我不怕,說出來總比悶在心里好。
慧 清 可惜,過了今晚……唉,我們要是生在天上那該多好哇。
慧 靜 不,天上的神仙還想到我們凡間來呢。
這時山麓下一隊迎親的人馬走來。她們興奮,她們激動。男婚女嫁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刻。正值二八佳人的少女也是她們所鐘情所向往的。眼前的畫面,引起她們無盡地遐想,她們唱道:
爆竹炸開了心中的結喲,
嗩喇吹開了眼中的悲喲。
你看那,新郎官騎上高馬多威風喲,
你看那,新娘子紅巾蓋頭心里美喲。
何時也學那郎和妹喲,
把那大紅花轎也坐一回喲,
依子呀嗬喲,呀子依嗬喲。
飛喲,飛喲,
飛出這繁規(guī)禁欲地,
飛向那自由永不歸喲!
飛喲,飛喲,
依子呀依喲,呀子依子喲!
她們羨慕高大英俊的新郎,更羨慕紅巾蓋頭的新娘子。她們熱愛生活,暢想未來,向往幸福。她們希望像小鳥一樣無拘無束自由地飛翔。這些遠離世俗塵囂的小姑娘,并沒有清醒地意識到禁欲與人性的抵牾,這是人性的自然發(fā)掘,也是人的本能。而這種情愫是健康的,是對美的膜拜。
這個小戲的主旨不是反宗教,也不是低俗的思春懷春類型。它更多的是人文關懷,是青春禮贊。它不是情節(jié)劇,是一種情感的流程,很靈動活泛,是大自然與人體美、人性美的一幅和諧的構圖。
當她們沉浸在興奮之中時,突然鐘聲響起!鐘聲擊碎了少女們的夢想,她們本能地往回跑。這時的跑,和出門的跑不一樣,不要求優(yōu)美,是人的原生態(tài)的跑。
她們面對寺廟的山門,遲疑、驚恐、無奈……
她們最終沖沒有沖出去,留給觀眾去想。只能說她們要沖出去的道路還很漫長曲折。
黃梅戲底子薄,不像京劇及其他古老劇種,有一整套程式化體系。但是,辯證地看,正因為黃梅戲年青,不僵化,不抗拒,能吸收各種藝術養(yǎng)分,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青絲戀》的演出,也證明了這一點。感謝黃梅戲給我們帶來的福祉。
由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戲劇獎·首屆小戲小品大獎賽,于2005年10月20日在珠海拉開幃幕。從2032件作品中遴選出的50個小戲小品將在這美麗的海濱城市展演角逐?!肚嘟z戀》有幸被選上,名列前三。專家與觀眾對于黃梅戲演出的風格、樣式,認為是開辟了新路子,報紙上有評論說,戲曲、黃梅戲還可以這樣來演繹,給我們耳目一新,唱詞優(yōu)美,曲調優(yōu)美,既古典又現代。得到大家地首肯和贊譽是給我們最大的安慰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