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琪
11月19日 晴
花凋謝了,你才會懂得美!書泛黃了,你才會懂得珍惜!人走了,你才會懂得留戀與想念!也許,殘缺會讓我們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
給你講個故事吧!
從前一位母親在全家就餐時,常把一套精美的瓷餐具擺上餐桌,一位鄰居見了說:“這么有價值的餐具怎么能擺出來使用呢!萬一碰出個碴來就……”那位母親卻坦然地說:“餐具的碰缺與用餐過程中的樂趣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更何況每個碴都有來歷呢!”
故事講完了,你能明白母親話中的深刻含義嗎?
碴記錄著快樂,記錄著聚餐次數(shù)。碴越多,更能說明聚餐的快樂越多,每當(dāng)那位母親看到餐具上的碴時,她會覺得它是那么的可愛!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看到那些殘缺事物帶來的不幸和痛苦,而往往忽略了隱藏在它背后的快樂和美好,也許它所帶來的快樂很小,但只要你發(fā)現(xiàn)了它,它就會變的無窮的大,快樂是不會縮小的!
張海迪的雙腿殘缺,但那殘缺的雙腿卻從沒阻止她前進的腳步。這反使她擁有了更多的知識,堅強的意志,那也許是擁有一雙健全的雙腿的人所達不到的。
貝多芬的雙耳殘缺,他聽不見音樂,而他心里所彈奏的旋律比任何樂器所彈奏出來的都要美,他擁有真實的靈魂。也許別人會認(rèn)為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喪失了聽覺,但這“悲哀”卻給貝多芬?guī)砹烁艚^人世喧囂的安靜,為我們帶來了他心靈的音樂。
殘缺是美的,我們不能夠否認(rèn),只有我們耐心去尋找,用心去感覺,一切殘缺的事物都將變得可愛,美好!
讓我們從因殘缺而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讓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他的美好,讓我們打開另一扇窗子去體會。
湖南省汨羅市一中高三491班
簡評:
文章以小見大,從生活小事入文,話說生活大意。作者以一個故事,兩個實例貫穿全文,從精美的瓷具,到張海迪的身殘志堅,再到貝多芬的雙耳失聰,無不說明“殘缺美”這一主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一件事情,可以從很多個剖面去看待,去解說,仔細(xì)體會,將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美。全文圍繞題目展開論述,構(gòu)思新穎,行文流暢,語言較為優(yōu)美,但是“貝多芬的雙耳殘缺”用詞不當(dāng),容易引發(fā)歧義,應(yīng)為“貝多芬雙耳失聰”較恰當(dāng)些。希望作者多注意語言的提煉。
指導(dǎo)教師:王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