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麟
悠揚笛聲又起,詞句如璣珠瑯瑯墜地,箏鳴似細雨輕點石板,在腦海中斜織出江南水鄉(xiāng)似真亦幻的氤氳遺聞……
久雨初霽,羈客欲信步于垂青河畔,一覽流水人家。卻不料龍王不好成人之美,又降一場梅雨,濕泥沾衣,攪了興致,羈客只得蹙眉離去,一路左顧右盼,終于在巷尾尋到一茶肆?xí)盒?/p>
茶店主正依窗賞景,忽聞門扉輕起,著青衫的女子立于門口,羅裙淌水,甚是狼狽?!罢堊??!辈璧曛髌鹕矶松狭岘嚥杈哒f,“秋日烘焙的武夷葉味雖澀,卻有繞口清香?!辈杪鋲刂?,溫水入碗,店主微微瞇眼,杯盞交錯若玉石相擊,配以淅瀝雨聲,甚是醉人。對面的人卻仍是愁眉苦臉,似十月的頹柳。
煙霧慵懶地縈繞在杯沿,淺抿一口,暖意頓生,茶香沁人心脾。羈客忘卻了沿途的風(fēng)塵,化作一位安然的茶客。店內(nèi)清冷沉寂,側(cè)耳便可清晰聽見窗外的種種聲音。窗正對著一汪湖水,風(fēng)過柳枝,槳聲悠悠,興許有艄公冒著細雨載客,方才令人心煩意亂的雨聲,此刻格外悅耳動聽。茶客緊鎖的眉,緩緩舒展開來。
茶店主見狀會心微笑,恰有故事從心間轉(zhuǎn)至口中,便道:“每至雨落遠望,更覺遠山皆改,世事難料,我雖安居于深巷一隅,卻曾同你一般,以笠為檐,只身行飄四海,不知閣下可有意聽聽其間逸聞?”茶客未想竟被輕易猜出身份,抱惑滿懷又頗感好奇,連聲應(yīng)允:“洗耳恭聽。”
“我曾臨岳陽樓,樓畔有一池亭荷花,‘羅裙一色裁的蓮女隱于其中,清唱著歌謠,音色清軟,聲聲入耳,可惜詞意現(xiàn)今無從回味,多是關(guān)乎式微罷。越長江,濤聲含千軍萬馬之勢;至秦淮,臺上伶人一嘆,千回百轉(zhuǎn);斗城之中,則有少年嗾鷹,鷹聞聲高鳴,直沖云天,不久又盤旋而至……”
“……待繁霜染鬢,我在一處村落聽見歸雁啼鳴,銜來玉笛暗飛聲,正是折柳,鄉(xiāng)情惻惻,啟步而反,落葉歸根于此。這一路走來,所聽所聞,乃是今生最珍貴之物。”茶店主頓了頓,再道,“聲,是世間一絕,能令人哀怒,亦能令人歡悅,可將人引至遠方,亦可令人停駐。有千百種聲,便有千百層意,若因心中陰郁掩耳,半點不聞,或聞之無動于衷,豈不可惜?”
茶客細嚼其中滋味,再同之前經(jīng)歷相聯(lián),如夢初醒。再抿一口茶,卻覺茶已涼……
一曲終了,我的思緒仍在馳騁。頓覺傾聽實為人生的一門藝術(shù),傾聽要靜心,消卻浮躁,才能領(lǐng)會弦外之音。傾聽自然,似步入一爿勝景;傾聽故事,如覽遍世間趣事;甚至傾聽一首音樂,亦可增進一分,成長一分,悟出些人生的哲理。如此,君可愿與我共聽千聲萬色?
點評:《橋驛聽雨落》是一首曲調(diào)頗帶些京劇味兒的曲子。這首曲子纏綿抑揚,如煙如雨,但即便是成年人亦未必能聽出蘊藏其中的故事,想象出其中的詩意場景。令人驚訝的是,作者不僅做到了,還能用充滿詩意的文字將它描摹下來。足以看出,要寫出一篇出色的文章,不僅需要感知生活的能力,還有賴于作者生動的語言表達。
(指導(dǎo)老師:劉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