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里,高考又來臨;抖擻精氣神,步入考場里。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小編愿所有考生金榜題名。
求學,這條路是漫長而辛苦的,唯一點亮心燈的,便是堅持不懈的精神。正如顏真卿所寫,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就要學習,要懂得發(fā)憤苦讀,勤奮學習。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詩》
所謂的求學,尋求的不只是學問,更是在追尋更好的自己。如杜甫所寫,有識之人必當博覽群書。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柏學士茅屋》
“苦心人,天不負”,每一分努力都值得最好的回報。今日,你將這些年的努力都寫在試卷上,他日你一定會在通知書上看到回報,便會如白居易金榜題名后那般的歡暢。
得意減別恨,半酣輕遠程。
翩翩馬蹄疾,春日歸鄉(xiāng)情。
——《及第詩》
抑或如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后的春風得意。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后》
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讀書的目的是吸取營養(yǎng),拓闊胸襟,豐富自己。讀書對我們的影響猶如蕭掄謂所言: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讀書有所見作》
讀書是無處不可的,于山中可讀書,得其空靈;于海上可讀書,得其遼闊;于花蔭下可讀書,得其馨香;于月夜可讀書,得其靜謐。
但前提需要謹記陸九淵所言:讀書戒在慌忙,要慢慢品味思量。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讀書》
讀書的意義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龍應臺寫過: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也正如陸游所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讀書示子聿》
undefined
張潮在《幽夢影》寫道:
年少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
讀書不在年齡,只要夠用心,都能讀得一番風味。如清文學家法式善的一番悟解:
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
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
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
——《讀書》
undefined
最后送大家:
十年磨礪寶劍成,芳苞初綻香未濃。
樓外風光開胸臆,須知還有更高層。
雖然自己的高考已經(jīng)過去很多年,但是每到這個時候還是百感交集!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黑板上的倒計時,還有永遠做不完的真題試卷……
如果時光倒流,
你想對高考前的自己說點什么?
是告訴自己別緊張?
是告訴自己要看開?
是感謝當年的努力?
還是想要最后一搏,彌補當年的遺憾?
你可能感興趣:
別讓你的孩子,變成別人討厭的樣子!
暑假到了!最佳假期安排表,轉(zhuǎn)給家長!
“熊孩子”做了什么事,讓一個國家級博物館“忍無可忍”了?
爆笑丨有個不靠譜的老爸是啥體驗?看完我發(fā)出了杠鈴般的笑聲
楊絳先生:和孩子在一起,要讓孩子玩著學
馬云:曾經(jīng)去肯德基面試 25個人就我沒被錄用
白巖松、馮唐、劉墉……八位父親寫給孩子的話,引人深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