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嫣菁
繪本,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畫出來的書”,它是以一種生動形象的兒童插畫結(jié)合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的復合文本,簡單地說就是“圖畫書”。低年級學生看待事物事情也比較單一片面,他們的注意力不夠穩(wěn)定持久,但又會被自己感興趣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在近幾年中,越來越多的老師和父母認識了繪本,但不少教師只懂得繪本的重要性,卻無法很好地將繪本利用起來。既然繪本閱讀的課堂題材是新穎的,那么教師在進行繪本閱讀實踐時也應該給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找到新的定位。如果依然用“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說你記”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會大大地降低孩子的閱讀期待,從而讓其慢慢失去對繪本閱讀的興趣。綜上所述,教師想要把繪本發(fā)揮到最大的作用,應該確立好正確的兒童觀、教材觀和閱讀教學觀。
一、“因兒童而施教”的兒童觀
兒童和成人一樣,都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試著從兒童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為,從教師的高度來看待孩子的成長。理解兒童,尊重兒童,以兒童為本,因兒童而施教。
二、“為我所用”的教材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教師來說,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是充分解讀教材。繪本閱讀課也應當如此。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是將教材“為我所用”的,并不是依樣畫葫蘆,按部就班地跟著教材走。首先,教師在課前進行教材解讀,不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更要關(guān)注這樣的解讀方式能不能讓兒童接受,吸不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在進行繪本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依據(jù)自己的課前設(shè)想展開,試著去用心聆聽孩子的聲音,以兒童的眼光去體會和引領(lǐng)。還要注重對繪本課進行反思,汲取其他教師的意見,取長補短,讓繪本教材發(fā)揮最大作用。
三、“師生共讀”的閱讀教學觀
繪本教學不是漫無目的,看到哪兒算哪兒的課堂模式。教師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領(lǐng)學生探索其中的魅力,懂得故事內(nèi)容,體會所要表達的情感和主旨。讀繪本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但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希望兒童通過一系列的繪本閱讀,產(chǎn)生閱讀期待,培養(yǎng)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
1.激情導讀,請你也回到童年
兒童不是成人,教師絕對不能隨隨便便借閱了一大堆彩色童話故事書,丟給孩子自己閱讀,并期待孩子可以從這些書中領(lǐng)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兒童繪本閱讀是需要陪伴的,可能很多教師和我一開始接觸繪本時想的一樣,不懂得如何和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說到要上一節(jié)繪本課,不約而同想到的是“講書”。其實,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并不是很明白孩子們在閱讀繪本時的心情。低年級的兒童識字量不是很大,他們閱讀繪本的方式是通過插畫,進行反復的視覺復述,通過聲音不斷地強化,調(diào)動想象力、好奇心綜合感知。兒童其實可以記住大量的生活中的情景,可以觀察到地上蠕動的毛毛蟲,聽到微弱的風吹草動的聲音,聞到大雨過后青草和泥土混雜的氣息……他們以這樣笨拙的方式方法,將自己代入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中,并且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波動。
和孩子們一起閱讀《喀噠喀噠喀噠》時,縫紉機在孩子的眼里就是外婆的大玩具,“我”好奇而粗暴地玩兒壞了大玩具,可外婆依然用它完成了“我”的表演服。原來神奇的是外婆,而不是縫紉機。其實這個故事的本身并沒有多有趣,但結(jié)合富有童趣的畫面,這本書似乎活了過來。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感受風吹起頭發(fā),感受風吹散畫紙,感受縫紉機的轉(zhuǎn)動,感受外婆的一針一線,感受孩子在縫紉機前的興奮……只看字不看圖是教師在“講書”時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老師在與孩子“伴讀”時,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和他們同齡的孩子,一起沉浸到快樂的海洋里。
2.引導看圖,讓兒童插上想象的翅膀
繪本區(qū)別于童話故事書,書里的圖片并不是簡單的插畫,而是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繪本以一種視覺上的直觀形象,讓可愛的小白兔、機靈的鼠小弟、威風的大老虎展現(xiàn)在孩子的眼前。繪本完美契合了孩子的世界,里面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和人類一樣,高興時會鼓掌大笑,傷心時會哇哇大哭,憤怒時會意氣用事……
正如和孩子們共讀完《迷宮島》后,我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孩子瞬間愛上了迷宮。在走路時,不管看到哪兒有管子、繩子、曲折線,他們都喜歡手里比劃著,小嘴里嘀咕著“走、走、走”。繪本幫助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而師生共讀,則是幫兒童打開通往想象世界的大門。
3.共鳴情感,因愛而了解,因了解而愛
很多成人總覺得很奇怪,一本繪本,孩子已經(jīng)來來回回看過十幾遍了,可總還是興趣滿滿。繪本沒有什么深奧的道理,也沒有什么需要琢磨的情節(jié),但你不得不承認,繪本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流露出細膩的情感,契合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引發(fā)孩子的深入思考,讓孩子找到自身的影子,得到情感上的共鳴。
在閱讀《我有友情要出租》時,孩子深深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在《牙齒大街的新鮮事中》孩子明白了養(yǎng)成每天刷牙的重要性。在《小豬變形記》中,他們懂得做自己最快樂……一個個活潑而又溫馨的小故事,讓孩子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4.家校結(jié)合,買了不讀也是白搭
繪本閱讀絕對不是家長聽了老師的推薦,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堆彩色的童話書,而是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欣賞、自行體會。教師應該多和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關(guān)系,讓他們明白,在低年級孩子的閱讀學習中,不光要給孩子買書,更重要的是停下忙碌的腳步和孩子一起閱讀。
在繪本閱讀被廣泛推廣的今天,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把握機會,讓孩子學會閱讀并且愛上閱讀。
作者簡介: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七都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