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清 曲志平
摘 要:低品位貴金屬廢催化劑回收鉑鈀銠的難度主要體現(xiàn)在貴金屬成分從很低品位的物料中浸出富集的過程。介紹了經(jīng)Na2CO3焙燒-水洗-硫酸溶解后的渣高效浸出的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預還原-氧化浸出的方法可以使渣中貴金屬得到有效浸出,以渣中貴金屬含量計算Pt、Pd浸出率超過90%,Rh浸出率超過88%。
關(guān)鍵詞:堿焙燒渣;預還原;氧化;浸出
中圖分類號:X7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394(2017)02-0013-03
鉑族金屬作為“戰(zhàn)略儲備金屬”,是“現(xiàn)代工業(yè)維他命”,也是“首要的高技術(shù)金屬”,在材料、能源、信息、環(huán)保這4個國際社會公認的高技術(shù)和支柱產(chǎn)業(yè)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人類社會21 世紀可持續(xù)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金屬。我國鉑族金屬資源短缺,且價格較高,供需矛盾突出,已成為工業(yè)發(fā)展的瓶頸。粗略統(tǒng)計,98%以上的鉑族金屬資源集中在南非、俄羅斯、北美等少數(shù)地區(qū),形成絕對的壟斷局面。我國該類金屬礦產(chǎn)資源貧乏,已探明的鉑族金屬資源少、品位低。中國已成為鉑族金屬的消耗大國,年使用量超過100 t,約占世界產(chǎn)量的20%,其中來自礦產(chǎn)部分只占4.5%,其余95.5%來自于循環(huán)再生和進口。因此,需要不斷研究提高低品位物料中貴金屬的提取分離水平。[1-4]
本實驗以Na2CO3焙燒-水洗-硫酸溶解后的渣作為浸出原料,研究其高效浸出的過程,得到合適的浸出條件,為后續(xù)置換或離子交換、萃取提供合適的原液。
1 儀器與試劑
儀器: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78HW-1)、電子天平(JY-2001)。
試劑:鹽酸(HCl)、硫酸(H2SO4)、氯酸鈉
(NaClO3)、草酸(CH2O2)均為分析純。
2 實驗原料
實驗原料為前期堿焙燒渣經(jīng)酸洗后的富集渣,其成分如表1。
3 氧化浸出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實驗前期進行了HCl-NaClO3體系浸出焙燒富集渣,發(fā)現(xiàn)即使將酸濃度提高至6mol·L-1,Rh的浸出率也提高不多,浸出率僅達到23.7%,其原因可能是單一HCl沸點較低,浸出過程中酸揮發(fā)損失大,因此,實驗采用H2SO4-HCl混酸作為浸出劑,對H2SO4加入量、氧化時間、反應溫度進行了對比試驗。
3.1 H2SO4加入量對浸出率的影響
焙燒富集渣(100g)加水漿化,加酸(HCl3mol·L-1,H2SO4 3/4/5/6mol·L-1),液固比3:1。攪拌加熱至110℃,恒溫1h后滴加氧化劑(用量4g),氧化劑配成10%溶液,30min加完;恒溫1h后過濾取殘渣分析。實驗結(jié)果如表2所示。
實驗結(jié)果表明,H2SO4濃度大于3mol·L-1后對鉑、銠浸出率影響不大,Pd的浸出率隨H2SO4濃度的提高而逐漸變大,但即使H2SO4濃度為6mol·L-1時,Pd浸出率僅為61.52%。
3.2 氧化時間對浸出率的影響
焙燒富集渣(100g)加水漿化,加酸(HCl3mol·L-1,H2SO45mol·L-1),液固比3:1。攪拌加熱至110℃,恒溫1h后滴加氧化劑(用量4g),氧化劑配成10%溶液,30min加完;恒溫0.5、1、1.5、2 h后過濾取殘渣分析。實驗結(jié)果如表3所示。
實驗結(jié)果表明,反應時間對浸出率影響不大。只要酸度足夠,氧化充分,那么浸出率相對波動較小。
3.3 反應溫度對浸出率的影響
焙燒富集渣(100g)加水漿化,加酸(HCl3mol·L-1,H2SO4 5mol·L-1),液固比3:1。分別攪拌加熱至100℃/110℃/120℃,恒溫1h后滴加氧化劑(用量4g),氧化劑配成10%溶液,30min加完;恒溫1h后過濾取殘渣分析。實驗結(jié)果如表4所示。
實驗結(jié)果表明,過高的反應溫度,反而使鉑鈀銠的浸出率降低,這是因為溫度過高時,酸揮發(fā)損失增大,但溫度較低,反應速度會太慢,而適宜的反應溫度應控制在110±2℃。
4 預還原-氧化浸出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從氧化浸出實驗可看出Pd的浸出率較低,分析其原因是Pd在焙燒過程中經(jīng)歷了500℃左右的氧化點,氧化過的Pd在常規(guī)條件下很難溶解完全,而溶解條件又在強氧化環(huán)境下,這就更增加了Pd的浸出難度。因此,采用浸出過程之前先進行適當還原,然后進行氧化浸出過程,實驗采用CH2O2作還原劑。實驗條件為焙燒富集渣(100g)加水漿化,加HCl(3mol·L-1),加熱后添加還原劑CH2O2,加熱至110℃時加入H2SO4(5mol·L-1),液固比3:1。恒溫1h后滴加氧化劑(用量4g),氧化劑配成10%溶液,30min加完;恒溫1h后過濾取樣分析。實驗結(jié)果如表5所示。
實驗結(jié)果表明,Pt、Rh的浸出依然很穩(wěn)定,而Pd的浸出率顯著提高,但還有波動,分析其原因,Pd在干燥情況氧化,氧化程度較深,用液相還原不容易徹底。
5 結(jié)論
(1)通過堿焙燒后的貴金屬富集渣,采用氧化浸出,以渣中貴金屬含量計算,Pt的浸出率均在90%以上,Rh的浸出率達到88%,遠優(yōu)于其他工藝方法,但鈀浸出率只有55%~60%,達不到工業(yè)應用要求。
(2)在氧化浸出前,采用CH2O2進行預還原,能彌補Pd在焙燒過程中發(fā)生氧化導致其浸出率低的問題,以渣中貴金屬含量計算Pt、Pd浸出率超過90%,Rh浸出率超過88%。
(3)采用預還原-氧化浸出,Pd浸出率仍未達到貴金屬回收行業(yè)的要求,建議焙燒過程中采用還原氣氛或惰性氣氛保護,防止Pd發(fā)生氧化。
參考文獻:
[1] 劉艷偉,楊濱,李艷,等.鉑族金屬在現(xiàn)代工業(yè)中的應用[J].南方金屬,2009(2):1-3,19.
[2] 劉時杰.鉑族金屬礦冶學[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1.
[3] 朱峰,李寶成,張杰,等.鉑族金屬的發(fā)展與展望[J].世界有色金屬,2002(9):14-16,30.
[4] 張苺.世界鉑族金屬礦產(chǎn)資源及開發(fā)[J].礦產(chǎn)勘查,2010,1(2):114-121.
Leaching Process Research of Pt、Pd、Rh from Alkali Roasting Slag of Low-grade Spent Catalyst
LIU Gui-qing, QU Zhi-ping
(Xuzhou Bgrimm Institute of Metal Recycling, Xuzhou 221006, China)
Abstract::The difficulty of recovering Pt、Pd、Rh from low-grade spent catalyst is the process of leaching and enrich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eaching process of slag after the treatment of Na2CO3 roasting-washing-sulfuric acid dissolving, finds that precious metal in the slag can be leached effectively by pre-reduction and oxidizing leaching. The leaching rate of Pt、Pd can reach over 90%, Rh can reach over 88%.
Key words:alkali roasting;pre-reduction;oxidizing;leaching
責任編輯 張志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