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悅
在愛情里,兩個人應(yīng)該“同”還是“不同”,這是很多人疑惑的一個問題。
很多人會以為,愛情的產(chǎn)生源于“同”這個字。兩個人,有共同的愛好,喜歡看同一類的電影,喜歡吃同樣的美食,也有著相同的習(xí)慣。于是,共同點多了,有了話題聊,越走越近,最后也就成了一對兒。
在很多人看來,愛源于“同”,那么要持續(xù)下去,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哪怕兩人已經(jīng)在一起了,雙方還是忍受不了彼此那些“不同”。一方一直孜孜以求的事就是將對方身上的“不同”,改造成兩人一樣的“同”。而這,在不少人看來,就是一段感情成敗的關(guān)鍵。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會不會一開始,求“同”就已走錯了方向?
試想,一樣是和你類似的,一樣是和你完全不同的,你會被哪一樣吸引?人多是喜新厭舊的,若是類似的,和自己的影子有何分別?正如你對于自己的影子,是無視,還是會被深深地吸引住?其實,能讓你動心的,多是與你不同的新鮮事物。
感情也是如此。很多時候,你認為是“同”引發(fā)了你們的愛情,殊不知真正吸引你的,是對方身上異于你的“不同”。而之后,你致力于改造對方,讓兩人之間有更多的“同”。在你看來,這是你為經(jīng)營感情所付出的努力。可實際上,你努力的方式其實是在抹殺那些令感情長存的“不同”,而讓令兩人生厭的“同”越來越多。一段感情里,有利的因素越來越少,不利的因素越來越多,最后結(jié)局會怎么樣?所謂的七年之癢,大多數(shù)就這么產(chǎn)生了。經(jīng)過了漫長的拉鋸戰(zhàn),你成功把對方塑造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影子,你們每天面對的是和自己相似的另一半。你說,你心里能被自己的影子激起任何感情的波瀾嗎?這樣沒了激情的狀態(tài),不就是當(dāng)初拼命求“同”結(jié)出的果嗎?
總結(jié)一下失敗的感情,大多數(shù)有一個共通之處。當(dāng)事者被“同”的假象迷惑,在追求完全一致的道路上,不見棺材不落淚,甚至認為不和我一樣,就是不愛我,令對方為難。直至碰了壁,回過頭來想一想,才發(fā)覺這么多年來,自己一直走在與美好漸行漸遠的道路上。結(jié)果,悔之莫及。
記著,對方真正吸引你的是異于你的“不同”,能讓感情維持并保持新鮮感的,也是彼此之間的“不同”。所以,要想感情長長久久,歷久常新,就該多讓對方留有自己的空間,不要強求對方要活成和你完全一樣的模樣。這也就可以理解那些在感情生活里互補的戀人,為何更容易保持激情。
一味地求“同”,不一定就是愛的秘方。存異,尊重彼此的不同,欣賞彼此的不同,更是長浴愛河的不二法門。
責(zé)編/李丹
E-mail: banlvl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