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回家,盡享二十多天的安逸時光,到假了。
坐在院子里安靜地看書,媽媽從身邊一趟一趟地走過,不時拿著各式各樣的食材。我不經(jīng)意掃了一眼,都是我愛吃的。
她又一次走過,腳步停了下來,看著我手里的書?!安荒艿葞滋煸僮邌幔俊彼坪鹾茈S意地問。
每逢探家倍思親,就在近前,仍有滿滿的不舍和掛念。我就知道,她一直惦記這個事。兒子難得休假回家,若能在家里多待幾天,實在再好不過了。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眼中迫切的目光看得我不忍心開口。
“單位都是有規(guī)定的,要按時銷假。再說,不準(zhǔn)時回去,他的同事就不能輪著休假?!卑职衷诓疗ば?,頭也不抬地說。
這還是我實習(xí)時發(fā)的一雙皮鞋,穿了五年沒壞,后來發(fā)了雙新的,就把它帶回來給老爸穿。老爸愛不釋手,擦了一遍又一遍。黑色的鞋面,太陽一照,映射出爸爸的模樣。昔日烏亮的黑發(fā)不見,干燥的發(fā)間夾雜著縷縷銀絲,飽經(jīng)滄桑的眼睛里透著亮光,還有那黝黑的臉上,一道道或深或淺的皺紋。不知不覺,爸爸老了。
“中午炒個酸辣白菜吧?”爸爸跟媽媽說。他的手很利索,又給鞋上了一遍油。
媽媽從冰箱里拿了白菜,走進了廚房。水聲瀝瀝,接著是清脆的切菜聲,再然后就聽到煤氣點燃……似乎有好久沒吃到這道菜,記憶中的味道隨著白菜倒入熱油中的一剎間而熟悉。鍋鏟翻炒聲從廚房傳來,媽媽肯定放了很多辣椒,再倒上陳醋。空氣間彌漫著的,是濃郁的菜籽油味和辣椒香,仔細(xì)嗅了嗅,還聞到了一股蔬菜的味道,淡淡的香。
記得剛工作要走那會,正趕上深秋季,一家子吃個團圓飯,就是這道菜。剃完小寸頭在院里晃悠,看爸爸將大堆零食塞進一人高的大背囊,想著幾天后的離別,心里激動又緊張,瘦弱的身子縮在衣服里。
“吃飯了。”媽媽端著盤子從我身邊走過,菜香飄了一路,將我從回憶中拽回。我趕忙幫著媽媽把菜端上桌,碗筷擺好。爸爸終于擦完皮鞋,小心翼翼地擺在鞋架上,從柜子里拿出一瓶米酒,使勁搖晃幾下,才笑著說:“在哪都一樣,吃飽不想家,好好吃個團圓飯吧?!?/p>
拿上熱乎乎的饅頭,咬上一口,滿嘴香甜。再夾一筷子酸辣白菜,細(xì)細(xì)咀嚼,只感到一股濃郁的酸辣填滿口齒,整個身子都舒爽多了。倒?jié)M一碗濃稠的米酒,端在手里,能嗅到一抹濃濃的糯米香,喝上一口,香甜解渴。
嗯,這便是家的味道。
“外面過節(jié)人多吧。沒啥事別想家,家里都挺好。”媽媽依然溺愛,不住地往我碗中夾菜。
我不禁啞然失笑,給她夾了一只雞腿,往爸爸碗里夾了一只大蝦?!皢挝簧詈軣狒[的,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事相聚一起?!?/p>
一頓飯吃了很久,和媽媽聊著發(fā)生在身邊的一些風(fēng)趣瑣事,她慢慢吃著飯,嘴角泛著笑。爸爸安靜地飲酒,悄悄地豎著耳朵。
歸期臨近,秋風(fēng)瑟瑟寒,滿地落葉更顯得不舍,似乎在挽留我回單位的腳步。
又是一天,我手里捏著車票,包里裝了幾盒老媽捎給同事的吃食,心里裝滿了爸媽無盡的牽掛與思念,踏上了遠(yuǎn)行的路。
夜深了,我坐在車窗邊,望著家的方向。
(作者:曾明洋,選自“中國作家網(wǎng)”2016年11月23日,有改動)
教師評說
文中父母的言語并不多,卻處處流露出他們對“我”的關(guān)愛與不舍。一口饅頭、一口酒,外加一筷子酸辣白菜,那便是家的味道。簡單的對話,普通的飯菜,溫馨的場景,那便是一個完整而溫暖的家。品讀這淡而有味的文字,仿佛嗅到了酸辣白菜的香,嘗到了米酒的甜,看到了黑皮鞋面在夜光下泛著光。
(柏蕓云)
學(xué)生評說
一道酸辣白菜,一頓團圓飯,極平常的飯菜,浸染的卻是父母經(jīng)久不變的愛。作者平淡的筆墨中閃現(xiàn)出一幅幅和諧又美好的畫面,媽媽溺愛地給“我”夾菜,爸爸悄悄豎起的耳朵,無一不體現(xiàn)媽媽細(xì)針般的愛和爸爸深海般的情。
(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