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
摘 要: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建筑行業(yè)獲得了良好的發(fā)展前景,作為國民經濟持續(xù)增長的支柱型產業(yè)之一,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背景下,建筑工程規(guī)模和數量也在不斷增長?;诖?,建筑工程逐漸朝著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方向發(fā)展,而建筑工程技術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致使工程與結構愈加復雜。結構作為建筑工程的支撐構架,結構設計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工程的有序開展和工程整體質量。由此,本文主要就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進行分析,客觀闡述結構設計要點所在,提升工程結構設計合理性。
關鍵詞:復雜高層;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設計要點
中圖分類號:TU97 文獻標識碼:A
在建筑行業(yè)發(fā)展中,越來越多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應用其中,這就對工程結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當前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中,可能受到一系列客觀因素影響,為工程結構埋下安全隱患,影響工程結構設計質量。尤其是在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相較于普通的建筑而言,結構設計要求更高,需要充分結合建筑特性,把握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設計技術要點,提升設計合理性,為后續(xù)施工活動有序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某建筑工程總高度78.5m,高22層,主樓地下兩層,地面20層。建筑結構為框剪結構,通過多方設計方案論證,樁基工程選擇后壓漿鉆孔灌注樁,選擇端承-摩擦樁的裝荷載形式,壓漿鉆孔灌注樁295根,φ700樁252根,有效樁長18m~19m。采用標號C25的混凝土,關注前0.5m?~0.5m?碎石置于空洞地步。關注過程中,導管同孔底之間的距離為0.5m,連續(xù)灌注混凝土。
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相較于普通的建筑結構設計而言存在明顯的差異。一般其概況下,普通建筑的高度是在200m以下,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高度則超過了200m,這就對建筑工程穩(wěn)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建筑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而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則是多為鋼結構或是混合結構,設計技術含量較高,結構更為復雜。此外,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建筑抗震要求、環(huán)境因素、自重以及風荷載等因素的影響,設計內容較為復雜,所以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難度更大。
二、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概念設計
(一)提升對概念設計的重視程度
近些年來,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積累了豐富的結構設計經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概念設計。在概念設計中,提升結構設計規(guī)則性和均勻性;結構中作用力傳遞更為清晰;結構設計中應該充分體現高標準的要求;結構設計中融入節(jié)能減排理念,促使結構設計更為科學合理;設計中,提升建筑材料利用效率,在滿足建筑結構整體設計要求的同時,迎合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诖耍瑸榱藵M足上述設計要求,設計人員應該同建筑工程師進行密切的交流,在充分交流基礎上,提升建筑結構設計合理性。
(二)選擇合理的結構抗側力體系
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為了可以有效提升結構設計安全性,選擇抗側力體系是尤為必要的。在選擇結構抗側力體系中,應該根據建筑具體高度來選擇,明確結構抗側力體系和建筑物高度之間的關系,如果建筑高度在100m以下,可以選擇框架、框架剪力墻和剪力墻體系;如果建筑高度在100m~200m以內,則選擇框架核心筒、框架核心筒伸臂;建筑高度在600m左右時,選擇筒中筒伸臂、桁架、斜撐組合體;在結構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結構內部各個部件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整體;如果建筑工程結構中存在多個抗側力結構體系,應該分別對這些抗側力結構體系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科學分析和判斷。
(三)提高建筑抗震設計重視程度
提高建筑抗震設計重視程度是尤為必要的,尤其是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設計對于建筑安全影響較大。在選擇抗震方案中,需要選擇合理的施工材料,質量符合建筑要求;盡可能降低地震過程中能量的擴大,對建筑構件的承載力進行驗收,計算地震下建筑結構位移數值;高層建筑工程設計中,結構抗震手段的應用需要在得到位移數據基礎上實現,設計更加合理的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方案,一旦建筑結構發(fā)生變形可以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結構設計中體現出建筑構件的生產要求和界面變化情況,提升結構設計穩(wěn)定性和牢固性。
(四)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融合經濟理念
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由于工程項目較為龐大,在具體的結構設計中,可能受到客觀因素影響出現一系列成本問題。故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充分融合經濟型設計理念,對結構設計方案優(yōu)化處理,避免建筑工程結構冗長帶來的資源和資金浪費,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三、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精準性
(一)選擇合理的結構設計軟件,提升設計結果精準性
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工程師需要充分掌握前沿的設計手段和方法,能夠選擇合理的分析軟件,提升計算結果準確性。當前我國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計算軟件種類繁多,但是不同軟件側重點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就需要在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可以了解到不同軟件的具體功能和應用范圍,結合工程結構設計要求來選擇合理的計算機軟件。此外,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還應該對力學理念合理判斷和分析,結合自身豐富的設計經驗,提升計算結果精準性。
(二)加強荷載和作用力的考量
在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工程師需要充分結合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特性,明確結構自身的豎向荷載力大小和風荷載的影響因素,將其融入到后續(xù)的結構設計中,提升設計合理性。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除了需要考慮到結構穩(wěn)定性問題以外,還可以組織風洞試驗,測試建筑的抗風能力。在后續(xù)的實驗中,可以設計模型來模擬在不同風場環(huán)境下,建筑物的抗風能力和受力情況,有針對性提升建筑物結構的穩(wěn)定性。
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還需要考慮到倒塌水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延性結構構件,構件的彈性變形能力高低同結構抗震能力存在密切聯系;其二,對于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中的構件,滿足各項技術要求;就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求,對于建筑物中的控制構件,滿足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要求,能夠在不同環(huán)境下保持相應的彈性。
(三)科學計算自振周期
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充分把握震動規(guī)律,提升設計合理性。但是不同的振幅和頻率,可能出現大幅度震動現象,進而影響到建筑結構穩(wěn)定性。故此,在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科學計算出自震周期,結合抗震強度、建筑高度進行科學計算,確保自振結果精準性。
(四)建筑的垂直交通設計
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結構形式主要為框架—剪力墻和核心筒結構,此種建筑結構形式可以有效提升結構穩(wěn)定性,同時垂直交通體系結構可以產生較大的水平在和抵抗力。除了需要考慮到樓梯、電梯和衛(wèi)生間等區(qū)域以外,向平面中央集中,可以有效減少空間占地面積,賦予建筑更好的交通環(huán)境和采光效果。垂直交通結構體系設計中,需要充分協(xié)調采光和節(jié)能之間的關系,便于后續(xù)的維護工作開展。
結論
綜上所述,復雜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由于自身特性,建筑物高度較高,在結構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建筑抗震性能、垂直交通設計和載荷計算等問題,確保建筑工程結構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滿足高層建筑使用要求,維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對于建筑行業(yè)長遠發(fā)展具有更加突出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濟寧.預應力技術在現代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財富,201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