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自己求學和畢業(yè)找工作的那段經(jīng)歷,只能用一個“勇”字來形容。那時為了練好口語,我不得不鼓起勇氣參加各種英語沙龍,還千方百計和老外們搭訕,跟他們聊天。慢慢地,我蹩腳的口語竟然變流利起來,到了畢業(yè)季,我已經(jīng)可以和老外溝通無礙了。
我找工作的經(jīng)歷更好笑,因為讀的不是什么好學校,也沒有那種可以介紹工作的親戚,只能自己拼命投簡歷。后來朋友跟我說,廣州那邊有座寫字樓,里面全是外國人的辦事處。于是我就跑到那兒,一家一家地敲門。當我敲到第十家的時候,剛好碰到他們老板在,叫我進去面談。十五分鐘后,我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英語翻譯的工作,薪水還不錯?,F(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很慶幸自己可以在年輕的時候那么有膽識和勇氣。這份工作意義非凡,它讓我的英語學有所用,也為我的外貿(mào)生涯打開了一條康莊大道。
剛進銷售行業(yè)的頭兩年,是我職業(yè)生涯最魯莽也最有勇氣的兩年。一次在部門例會上,上司讓我們多去出差見客戶。我頭腦一熱,馬上申請了去香港出差,跟客戶約好時間后,第二天一早就上路了。那是我第一次去香港,沒有人做伴,就這樣單槍匹馬地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國際大都市。
走出中港城碼頭,我有些慌張害怕。跟路人打聽著走過迷宮似的街道,穿過曲折的小巷,一天我就見了四個客戶,有德國的、英國的、印度的和香港的,除了跟香港客戶交談時粵語順溜一點外,其他三個客戶都是用英語交流的,德國人的嚴謹、英國人的腔調(diào)、印度人的狡猾,都讓我的英語水平大幅下滑,最后是連猜帶比劃才明白對方的意思。從客戶公司出來后,我心里充滿了挫敗感。雖然香港客戶在告別時稱贊我年紀輕輕就有勇氣來香港跟他們談生意,可光是勇敢有什么用?有勇無謀,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
回到公司,我惴惴不安,深恐上司責罵。沒想到他不但沒有批評我,還當著所有同事表揚了我,夸我勇敢。原來在我之前,沒有一個同事單獨去那么遠見那么多客戶,實在是勇氣可嘉。他跟我們說:“年輕的時候并不需要太聰明,只要有勇氣,就能開山劈石,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闭f來也神奇,從香港出差回來后,我整個人都變得無比地幸運起來,拿下了一個又一個客戶,我的職場生涯像開了掛一般。也許真如上司所說,當一個人內(nèi)心充滿勇氣時,便會無所畏懼,連困難也會為他讓路。
王健林曾說:“什么清華北大,都不如膽大?!碑攧e人還在畏首畏尾時,膽子大的人已經(jīng)勇敢地邁出了步伐,吃起了螃蟹。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想得再多也不如開始行動,不夠聰明無所謂,只要有勇氣去嘗試;失敗也沒有關(guān)系,只要有勇氣不斷嘗試。年輕的時候,很多人都缺少智慧,那沒關(guān)系,只要不斷嘗試,我們就有成功的可能。
(王傳生摘自微信公眾號“夏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