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 巍,冉 敏,王佳哲,鹿 微,管曉萍
?
巴林特小組對實習護士職業(yè)壓力和職業(yè)枯竭的影響
權(quán) 巍1,冉 敏1,王佳哲1,鹿 微1,管曉萍2
目的 應(yīng)用巴林特小組對醫(yī)院實習護士群體進行心理干預(yù),研究干預(yù)效果,改善該群體的職業(yè)壓力,預(yù)防職業(yè)枯竭的產(chǎn)生。方法 選取2016-02到2016-07首次參加臨床實習同一批次護士60名,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巴林特組和對照組,每組30名。兩組均按醫(yī)院臨床實習計劃進行見習和實習,參加醫(yī)院統(tǒng)一的護士心理健康培訓。巴林特組30名,隨機分成3個小組,每組10名,每2周進行一次小組討論。兩組分別在研究的第0、3、6個月應(yīng)用知覺壓力量表(CPSS)和職業(yè)枯竭量表(MBI)進行評分,對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jié)果 研究初,巴林特組和對照組在CPSS和MBI評分均沒有顯著差異(23.28±5.16,24.33±4.91;P=0.441)。兩組在第3個月(24.17±5.73,27.14±5.25)和第6個月(23.68±4.38,28.28±5.96)的CPSS評分中,巴林特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47,P=0.009)。MBI在第3個月的評分,在情緒衰竭維度,巴林特組明顯低于對照組(21.83±7.43,26.24±6.89,P=0.042),在另外兩個維度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第6個月,巴林特組在情緒衰竭和去人性化維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0,P=0.001),在低成就感維度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結(jié)論 采用巴林特小組對實習護士群體進行精神動力干預(yù)可以緩解工作壓力、預(yù)防職業(yè)枯竭的產(chǎn)生。
實習護士;職業(yè)壓力;職業(yè)枯竭
當前,在多種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護士在從業(yè)過程中面臨多重壓力,容易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導致職業(yè)枯竭[1]。特別是在急診科、兒科從業(yè)的護士,不僅要應(yīng)對較大的工作壓力,還要時刻做好應(yīng)對暴力事件的準備[2]。實習護士是護理隊伍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她們處在從校園生活進入到臨床實習的過渡階段,承擔著大量繁重的護理基礎(chǔ)操作。她們年輕、有活力、干勁足,但又非常敏感、缺乏經(jīng)驗、心理承受力差,思想容易偏激。特別是遇到針對護理人員的暴力事件,容易引發(fā)負面情緒,導致長期精神高度緊張,誘發(fā)身心疾病,增加護理操作風險[3]。
匈牙利的醫(yī)師兼精神分析師巴林特創(chuàng)立了巴林特小組精神干預(yù)法[4]。小組由8~12人組成,共同討論關(guān)于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通過進行反復交流和溝通,反饋自己的想法,獲得同伴的啟發(fā),實現(xiàn)逐步消除自己的憤懣和不解。本研究通過在臨床實習護士群體中開展巴林特小組活動,對這一群體進行心理干預(yù),為改善這一群體的職業(yè)壓力,預(yù)防職業(yè)枯竭提供切實有效的干預(yù)手段。
1.1 對象 從2016-01開始,在初次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理實習生中,采取自愿報名、綜合面試的方法進行選取研究對象。為排除性格極端的個體造成評價偏倚,首先采用艾森克人格問卷(成人版)進行篩選,根據(jù)評分標準,將N、P量表分數(shù)高于61.5分的對象排除,最終選取60名,均為女性,大專學歷,平均年齡22.5歲。所有學生均自愿參加,并且了解該實驗的目的和研究方法,可自由選擇隨時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分組方法 60名實習護士被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名,分別為巴林特組和對照組。根據(jù)巴林特小組開展規(guī)則,每次討論前,將巴林特組隨機分為三個討論小組,每組10名,另設(shè)小組組長1名,由高年資護士擔任。對照組按醫(yī)院臨床實習計劃進行。
1.2.2 干預(yù)方法 2016-02到2016-07,兩組均正常參加醫(yī)院規(guī)定的實習期間全部培訓課程,包括計劃內(nèi)的心理健康課程。研究開始前(2016-02),對兩組均進行一次CPSS和MBI的評估。巴林特組每月進行兩次小組討論,每次50~60 min,持續(xù)6個月。對照組組員執(zhí)行常規(guī)護理作息時間,組員間可按自我意愿自由進行交流或參加巴林特組以外的任何院內(nèi)或者社會活動。在研究的第3個月(2016-04)和第6個月(2016-07)再次使用CPSS和MBI對兩組進行評估。全部量表均由獨立閱卷人按評分標準進行評分、統(tǒng)計和分析。
1.2.3 評測工具 (1)中文版知覺心理壓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CPSS) : 包含14 個自評項目,每個項目采用 1~5 級評分法,1 表示“絕對不會” ,5 表示“總是會” ,4、5、6、7、9、10、13題為倒計分題,最后得分為合計分減去14。根據(jù)楊廷忠的研究,當總分大于26分,被認為會產(chǎn)生威脅健康的壓力[5]。(2)職業(yè)枯竭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由個體情緒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三個維度組成,各維度分別包含9個、5個、8個條目,共計 22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 7點評分法,從“從不” 到“每天” 分別計為 0~6 分。其中情緒衰竭、去人性化是正向計分,即分值越高,其情緒衰竭、去人性化程度越高。低成就感是反向計分,其分值越低,低成就感程度就越高,參考Maslach常模數(shù)值,衡量護士職業(yè)枯竭水平[6]。
2.1 巴林特組與對照組CPSS評分的比較 研究初,兩組CPSS評分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在第3個月和第6個月,對照組CPSS的評分逐步升高,而巴林特小組之間的壓力評分沒有明顯升高,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3、6個月,對照組的CPSS評分均明顯高于巴林特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習護士巴林特組與對照組CPSS評分 (n=30;
2.2 巴林特組與對照組MBI評分的比較 研究初,兩組在情緒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三個維度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在第3個月,巴林特組在情緒衰竭維度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42),在另外兩個維度沒有統(tǒng)計學差別。在第6個月,巴林特組在情緒衰竭和去人性化維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P=0.001),在低成就感維度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見表2。
表2 實習護士巴林特組與對照組MBI評分 (n=30;
3.1 開展本研究的意義 職業(yè)壓力和職業(yè)枯竭是影響護理從業(yè)人員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進而影響護理質(zhì)量和護理安全。一項針對220名護士職業(yè)疲倦的調(diào)查表明,高度疲倦感的護士占59.1%[7]。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因職業(yè)枯竭的情緒影響,在年輕的護士群體中,有1/3表示將在近期辭職[8]。國內(nèi)先后有多項研究采用巴林特小組的模式改善醫(yī)護人員的職業(yè)壓力和職業(yè)枯竭,取得了良好效果[9],但研究集中在對群體進行客觀評測或?qū)σ寻l(fā)生枯竭的群體進行干預(yù)。本研究首次通過對未發(fā)生職業(yè)枯竭的實習護士群體開展心理動力干預(yù),與對照組相比,巴林特組在CPSS和MBI的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隨著干預(yù)時間的延長,干預(yù)效果更明顯。
3.2 巴林特小組對實習護士職業(yè)壓力的影響 職業(yè)壓力的感受,主要來自于個體的知覺壓力,長期處于這種狀態(tài)下,會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5]。本研究表明,巴林特組在研究的第3個月就起到明顯改善知覺壓力的作用。對照組雖然也按臨床實習計劃接受心理健康授課和護患關(guān)系的講座,但沒有取得明顯效果,知覺壓力的評分始終處于較高水平,在第6個月的評分達到28.28±5.96,高于26,即群體中已經(jīng)存在影響身心健康的知覺壓力。巴林特組CPSS評分在第6個月維持在23.68±4.38,與研究初期沒有明顯差異,說明巴林特小組可以很好地緩解該群體的壓力感受。
3.3 巴林特小組對實習護士職業(yè)枯竭的影響 職業(yè)枯竭的核心維度是情緒衰竭,開展巴林特小組,可以讓遇到問題的組員與小組中其他護士充分交流溝通,主動說出自己工作中遇到困難和疑惑,研究解決方法,最終改變對不良事件的認知,更好地適應(yīng)護理崗位。情緒衰竭維度在研究的第3個月即表現(xiàn)出明顯差別,到第6個月,干預(yù)的效果更明顯,巴林特組在研究的整個過程始終保持了健康的心理情緒。
護理工作需要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護士通力合作,因此,去人性化成為描述職業(yè)枯竭的一個重要維度。巴林特小組在去人性化維度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小組活動的本身就是增進人際交往的過程,讓組員間充分傾訴和信任。在本研究中,巴林特組在第6個月與研究初相比,去人性化維度評分沒有明顯差別。與對照組相比,在第6個月,去人性化評分有明顯差別。說明通過干預(yù),巴林特組的護士仍保持著初到護理崗位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態(tài)度。
能否在工作獲得成就感是實習護士畢業(yè)后選擇從事護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這項維度的評分不容樂觀。本研究中,低成就感維度的評分在所有組均有下降,但在對照組下降更明顯,說明巴林特小組在改善職業(yè)的挫敗感上,雖然能起到干預(yù)作用,但卻不能預(yù)防其發(fā)生。實習護士屬于護理團隊中的“底層”,很難獲得職業(yè)成就感。在一項應(yīng)用MBI量表調(diào)查兒科護士的研究中,其低成就感維度評分僅19.26±5.67[10],與本研究結(jié)論相似。
本研究表明,通過巴林特小組進行預(yù)防性的心理干預(yù),可以較好地改善實習護士群體的職業(yè)壓力和職業(yè)倦怠,為護士繼續(xù)從事護理事業(yè)打下良好開端,對穩(wěn)定護理隊伍,改善護患關(guān)系起到積極作用。
[1] 李翠紅, 宋春燕, 閆紀惠. 兒科護士職業(yè)枯竭與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及相關(guān)性分析[J].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3): 55-57.
[2] 蔣紅娟. 巴林特小組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yīng)用[J]. 首都食品與醫(yī)藥, 2016, 23(6): 84.
[3] 齊 菲,楊 帥, 李建會,等. 護士情緒勞動對職業(yè)倦怠及健康狀況的影響[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6(8):873-874.
[4] Kjeldmand D, Holmstr?m I. Balint groups as a means to increase job satisfaction and prevent burnout amo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J]. Ann Fam Med, 2008, 6(2):138-145.
[5] 楊廷忠, 黃漢騰. 社會轉(zhuǎn)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壓力的流行病學研究[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3, 24(9): 760-764.
[6]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Leiter M P. Job burnout [J]. Psychology, 2001, 52(52): 397-422.
[7] 石榮光,李冬梅,夏季芳, 等. 護士工作壓力、心理一致感與心理健康[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 24(4): 510-513.
[8] 王曉春,甘怡群. 國外關(guān)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現(xiàn)狀述評[J]. 心理科學進展, 2003, 11(5):567-572.
[9] 高新義. 巴林特小組改善醫(yī)護人員職業(yè)壓力與職業(yè)倦怠[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 24(10): 1455-1458.
[10] 黃幼程,王景霞,錢小芳.兒科護士職業(yè)倦怠狀況分析[J]. 福建醫(yī)藥雜志, 2016, 38(4):166-168.
(2017-01-17收稿 2017-03-09修回)
(責任編輯 武建虎)
Effect of Balint groups on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job burnout among nurse interns
QUAN Wei1,RAN Min1,WANG Jiazhe1, LU Wei1, and GUAN Xiaoping2.
1.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2.Department of Nursing,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Beijing 100039,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alint groups onoccupational stress and job burnout of nurse interns in order to relieve their pressure and prevent job burnout.Methods Sixty intern nurses of the same batch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between February and June 2016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Bali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 nur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attended training sessions as scheduled in the Balint group. Thirty of these nurses were randomly and evenly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 who met for a discussion biweekly. 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CPSS) and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 were used for each group at 0, 3 and 6 months of the study.Results Scores on CPSS and MBI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0 month between the two groups(23.28±5.16,24.33±4.91;P=0.441). Scores on CPSS in the Balint group at 3 months (24.17±5.73,27.14±5.25)and 6 months(23.68±4.38,28.28±5.96)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47,P=0.009), so were the scores on the emotion exhaustion dimension at 3 months(21.83±7.43,26.24±6.89,P=0.042) but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other two dimensions(P>0.05). At 6 months, scores on the emotion exhaustion dimension and depersonalization dimension in the Bali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0,P=0.001), but the scores on the ineffectiveness dimension were higher (P=0.001).Conclusions Balint group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job burnout among nurse interns.
nurse interns; occupational stress; job burnout
權(quán) 巍,本科學歷,護師。
100039 北京,武警總醫(yī)院:1. 燒傷整形科,2. 護理部
管曉萍,E-mail: guanping58@163.com
R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