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春陽
怎樣才能把語文課上出其獨特的味道——“語文味”呢?
一、導入語要有情、趣味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一節(jié)課有良好的開端。我覺得,導入語要充分展示“情、趣”。
“情”,這里指激情。老師上課要飽含激情,老師動情才能牽動學生的心,才能把學生帶到課文里面去。在教學《虎門銷煙》一文時,我先問同學們,誰了解“鴉片”?然后,我出示人們吸食毒品時的掛圖,講解毒品的危害。我說,毒品能使軍人失去戰(zhàn)斗力,使工人失去勞動力……當時的英國商人把大批的鴉片運往中國,獲取了大量的暴利,而我們國家的老百姓卻遭殃了,清政府很多當官的不敢管他們。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就是林則徐。盡管清政府很多人反對,但是他還是勇敢地站出來,銷毀了二百多萬斤的鴉片……這樣充滿激情的導入,引起了學生內(nèi)心的共鳴。
“趣”,指的是興趣。老師的導入語說得好,能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感到有興趣,在快樂中求知識。在教學《九寨溝》一文時,我充當導游,出示掛圖后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到了聞名中外的九寨溝,這里的景色秀麗宜人……瞧,前面來了一只小熊貓,它在河水旁照鏡子,真是臭美?。 边@樣的開場白,引得學生哄堂大笑,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接著我說:“‘百聞不如一見,九寨溝真是漂亮極了,下面就跟著老師坐上大巴去游覽一番吧。
二、識字教學要有趣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漢字蘊涵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觀性作形象的描繪,可以利用會意字中的形義聯(lián)系作有趣味的解說……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漢語言文字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能力。如教學《燕子》一文中的“燕”字時,我問這個字像什么?學生仔細觀察后說,像燕子。是啊,上面的草字頭像燕子的頭,中間的“口”像燕子的身體,邊上的像燕子的翅膀,下面的“四點”像燕子的腳。然后,我讓學生在課題的旁邊畫了一只小燕子,這樣一來就讓學生很快地記住了字形,讓學生在這種富有趣味的教學中快樂地識字。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識字的同時提高了自己的識字能力、創(chuàng)造意識和口語交際能力。
三、閱讀課文要有情味
這里的“情”指的是感情。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shù)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情色彩。《語文課程標準》關(guān)于閱讀的基本要求中十分重視情感體驗。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著力引導學生體驗文中的情感,讓他們接受情感的熏陶。
在教學《黃果樹瀑布》一課時,當講到文中的第5—7自然段時,我問學生:“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經(jīng)過大家討論,明白分別寫了“舒服極了”“灌滿了活力”和“無限的生機”。這寫了實景,也寫了“我們”的感受。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瀑布的雄偉氣勢,并展開聯(lián)想,體會游人的心情,這種人情入境的朗讀,也讓學生的性情獲得了陶冶。此時,我追問學生:“如果你就是游人,你想對瀑布說些什么呢?或者想對周圍的人們說些什么?”此時,學生滿懷豪情地贊美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祖國山河的秀麗,愛國之情油然而生,他們的情感已經(jīng)融入課文里了。
四、積累知識要有韻味
一節(jié)短短四十分鐘的語文課,學生學到的知識是很有限的,我們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得知識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學會積累一些與課本相關(guān)的知識。
例如,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時,我在最后剩下來的3分鐘時間里,配樂范讀了課外讀物《普羅米修斯的贊歌》,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里練習背誦,然后,在全班舉行“背誦比賽”。又如,在教學《望洞庭》這首古詩后,我讓學生搜集關(guān)于描寫“秋天”的古詩,并背誦下來。然后再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舉行有韻味的“詩歌背誦比賽”,這樣一來,學生搜集古詩的興致大為提高。
五、板書設計要有新意
在以往的教學中,板書設計單調(diào)、呆板,雖然一目了然,卻總是一副老面孔,學生看了印象也不會很深刻。我認為板書應該有新意,應該別具一格,讓學生想看,這樣對語文學習才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教學《“生命橋”》一文時,我把老羚羊和年輕羚羊跳崖的路徑用弧線畫了出來,老羚羊跳的路徑垂直往下,而年輕羚羊跳的路徑直通懸崖的對岸,在弧線的下面,我又寫上“生命橋”三個字。這樣的板書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老羚羊筆直垂下的弧線,更能讓學生體悟到老羚羊是如何獻身的,那么多的弧線在一起,能讓學生明白羚羊群是多么的團結(jié),它們秩序井然,沒有絲毫擁擠。富有新意的板書,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如,教學《村晚》這首古詩時,我在課間先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了一幅表現(xiàn)詩中景物的圖畫。上課時,讓學生先觀察畫中的景物,再和詩句相對比,看看古詩中有哪些景物在圖畫中能找到。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進行板書,在相對應的地方寫上景物的名字,學生興趣盎然。這樣圖文結(jié)合的板書,對幫助學生理解詩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單位:灌云縣伊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