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楊梅的嫁接移栽管護
砧木準備。將育成的一年生楊梅實生苗(本砧)掘起,田間去葉后運回室內,接時剪去離地5~6厘米處以上部分。從外地購入的實生苗,也作同樣處理。根頸處直徑小于0.5厘米者,屬不合格實生苗,當年不能嫁接,須再培育1年。
接穗采集。要求采自無病蟲害的盛果期楊梅樹上1~2年生的枝條,根據(jù)砧木粗度選剪接穗。樹上直接剪下時,可留長40~60厘米的枝條,用手自上而下捋去枝上葉片,捆扎成把后運回室內,然后剪成長8厘米的小枝段供嫁接。浙江溫州地區(qū),育苗者有習慣把接穗剪成長10~15厘米的。
嫁接時間。楊梅育苗大都用枝條行切接法嫁接,時間在浙江慈溪一帶約3月中旬至4月上旬,在楊梅樹液流動之前。南部地區(qū)時間可略提前。
嫁接方法。凡數(shù)量較多、且用一年生的實生苗(小砧)接,以掘接(砧木掘起后運到室內)和切接法為宜;數(shù)量較少、多年生的實生苗(大砧)接,則以地接和劈接法嫁接為好。掘接的苗,可以接后立即種到大田,也可以在室內貯放1~2周左右,選晴好天氣時栽植。生產實踐表明,小苗木嫁接后,放在室內泥地或水泥地上,平放堆高50~60厘米,用小壺噴濕根部,并覆以塑料薄膜,待7~15天后,接口愈合良好,栽到大田成活率較高。
嫁接繁殖。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接穗應在7~15年、生長健壯、無病害的母樹上采用兩年生的良好枝條。一般在2月中旬,樹液未開始流動時進行,嫁接以切接為主,接穗長8~9厘米,具9~10個芽,然后嫁接。切接方法與其它果樹嫁接相同。嫁接苗成活后,要注意除草和防治病蟲害。
楊梅深受庭園、住宅小區(qū)綠化人員的喜愛和青睞。楊梅一般偏好用大苗移栽。培育楊梅應在3~4年后移植,株距以4米、6米為宜,也可根據(jù)實際需要確定。
挖穴規(guī)格視楊梅苗木粗細而定,以長0.5~0.8米×寬0.5~0.8米,深0.4~0.6米為宜。移植前,應在穴底部施足基肥(也可在種植成活后追肥)。楊梅大苗必須帶土團,土團大小依苗木而定,一般胸徑3~5厘米帶土團直徑為15~30厘米。
楊梅起苗時,先挖去土團周圍土壤,用草繩將土球上部縛牢并扎緊,以防土團松散。然后將底部土挖去,切斷主根,輕抬至地面,再用草繩將整個土團縛好、扎牢。
楊梅栽植前應根據(jù)需要的樹型進行合理修剪枝葉,以防水分過度蒸發(fā)造成干枯。苗木放入栽植穴后,應將草繩四周剪斷,以利填土時緊密結合,并使草繩易腐爛,栽好時苗根際表土應高于地面5~10厘米,并澆透水一次,視移栽季節(jié)考慮蔽蔭情況,成活率一般可達95%以上。(中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