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力子百合
向來不喜歡歷史,因為它充斥著血腥,充斥著人性的黑暗??煽傆幸恍┢嗝赖膼矍楣适伦屓嘶隊繅衾@?!堕L恨歌》里那幾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道盡了唐玄宗于楊玉環(huán)的千古癡情。正如楊玉環(huán)最終悲催的結局,所有執(zhí)迷與癡情最終都難免悲情的命運。卓別林的 “我摯愛悲劇,因悲劇的底處,常有某種美麗的東西,所以我才愛好悲劇。”也因此透露著悲劇中的極盡美麗與璀璨。他們或以音樂的方式洗滌耳朵,或以文字的方式觸碰心靈,而泰姬陵,這座亞穆納河畔潔白無瑕高聳的陵墓,則以它完美的建筑姿態(tài)講述著若干年前又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清晨的阿格拉塵埃漫漫,斜斜的陽光喚醒著這座貧瘠的印度小城。像我看到的所有印度的小城市,臟、亂、差,毫無秩序,找不到現(xiàn)代文明的影子。乞丐、流浪漢、狗、羊、牛、猴子、小孩,混雜在一起,似乎也充斥著某種對生命謙卑的虔誠。友好的三輪車少年拉著我穿越迷宮般的小巷,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由紅沙石而筑的棕褐色的泰姬陵門前。
我永遠也無法忘卻晨曦中遇見的第一眼。那一片潔白的圣光宛如純美的天使,透過氤氳叆叇的晨曦,直達我內(nèi)心深處,深深地震懾我的靈魂。這是屬于沙賈汗的泰姬陵,為了祭奠摯愛蒙泰姬皇后而傾全國之力建造的泰姬陵。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沉魚落雁、傾國傾城,會讓那富碩的莫臥兒帝國君王如此動容?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愫可以如此天長地久?或許是真主的嫉妒,在繼承王位的第三年,躊躇滿志的沙賈汗御駕親征,平息叛亂之際,皇后在生下她第十四個孩子時被永遠的奪去了性命??蓢@那再馳騁縱橫的帝王也留不住枕邊似水的溫柔,他能做的只有哭泣,一周哭白了滿頭的青絲,“永恒面頰上的一滴眼淚”。22年后,泰姬陵變成了他愛情里唯一的祭奠。
緩緩地走近純白大理石所筑的陵墓,不知是出于對這座建筑的敬仰還是不忍打擾沉睡的皇后,游客們似乎都屏息而行,一片靜謐安詳。陵墓前狹長的水池明靜清澈,碧波蕩漾,倒影著象征生命和死亡的果樹和柏樹,以及陵墓碩大的白色原頂。時不時地停下步伐,一遍又一遍地打量眼前那不可思議的圣潔皓白,不禁貪婪地遙想著昔日在網(wǎng)絡看到的圖片,日出時是不是一片黃金般的燦爛,傍晚時是不是一片粉紅,淡紫色的妖媚,清夜明月時又是不是一片銀白,幽藍般的冷艷。
脫掉鞋子踏上泰姬陵的高臺,感覺一陣超越世俗的冰涼。幾百年來,任憑印度烈日炙烤,風雨侵蝕,大理石依然保持著他們的幽冷、皓潔。陵墓四角四座高聳的白塔尖尖地刺入天際,忠實地守衛(wèi)著中間的少女。而琳瑯滿目的寶石、瑪瑙、水晶、翡翠,鑲嵌成色彩艷麗的蔓藤花朵則是少女最隆重的裝飾。墻壁上還刻有古蘭經(jīng)文,雖然看不懂,但應該是虔誠的祝福或祈禱。陵墓內(nèi),蒙泰姬的石棺材被放在中軸線上,正對外面優(yōu)美的風景,而沙賈汗的棺材則默默地放在旁邊,永遠陪伴他的摯愛。自古君王無不耀顯自己的功績赫赫而將自己安置偉岸陵墓內(nèi),可這位君王卻甘愿陪伴,令人唏噓,尤其是墓碑的悲悼詞:“噢,真主啊,請承擔我們無法經(jīng)受的痛苦吧!”,讓人不禁想起《傾盡天下》的那句歌詞:“傾盡天下血染江山的畫,怎敵你眉間一點朱砂”。
步履蹣跚,繞到陵墓的背面,眼前是蜿蜒的亞穆納河,迤邐南去。潺湲的江水大概是這百年前驚天動地,悲歡離合的唯一見證者。歲月再久也洗滌不去紅塵俗世的美麗,也稀釋不去愛意纏綿的濃稠,亞穆納或許背負著太多人間的愛恨情仇,而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對泰姬陵的不離不棄,以它清靈的柔波去襯托彼岸的潔白。比起沙賈汗是幸運的,幾百年來的守護換來的是泰姬陵一層未變的皎潔。不時微風颯颯,遠眺這條最終是要匯入恒河的碧水,思緒在那一刻也變得圣潔、純粹。但愿,一百年后,一千年后,他們依舊如故,永恒的守護并訴說這古老的故事。
離開時忍不住一次次的回眸,去窺探她的美麗,去聆聽她的故事。然而故事并沒有結束。人生的最幸福與最不幸也許就是找到能傾盡一生的致愛,然后生命被其慢慢吞噬,不留一絲殘骸。當我站在對岸的阿格拉紅堡,婆娑著溝壑磊磊的殘巖斷壁,心境從凄美的故事回到歷史的蒼涼,不禁感慨,盡管這里曾是印度最繁華的宮殿,但沙賈汗在此最后九年的余生應該如今天這般,被歲月蹂躪后的千瘡百孔。大概是憎恨父親把原可供給自己揮霍的錢都花在泰姬陵上,為了權利而奪權的兒子將他癡情的父親軟禁于此。踏上城墻透著午后升起的氤氳凝望河對岸的泰姬陵,遙想著,或許那位郁郁寡歡的老人只有在此刻能得到心靈的慰藉。不知是何等的仇恨,傳聞這位可憐的國王,最后被轉(zhuǎn)到背向泰姬陵的房間里,而被發(fā)現(xiàn)利用鏡子偷偷看泰姬陵的倒影時,又被兒子派人縫上了雙眼,讓他永遠不能看見。
若大的阿格拉紅堡處處凄清哀怨。正當離開之際,驀然間一群烏鴉劃過阿格拉紅堡蒼勁的大門,順著他們的軌跡仰望,此時的太陽竟是如此燦爛。這份執(zhí)念是不會被任何人間的殘酷所阻擋的。最終,他們還是被葬在一起,永遠纏綿悱惻于泰姬陵底下,想到此處,不由得抬起頭,任憑陽光溫暖我的面頰。
暮色中,泰姬陵漸漸消失,依然沉浸于她的我流連忘返,泰戈爾的詩久久蕓繞耳邊“沙賈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顆淚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里,光彩奪目,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