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三十有八,在森工公司從事文字工作十余年,常忙于擬文件,寫講稿、報告、經(jīng)驗交流材料等。不時還有豆腐塊文章見諸報刊,同時兼任公司內(nèi)部報紙的主編,在林區(qū)可謂寫作高手、硬筆桿子,員工都稱其為劉編。劉編也不負重望,每次材料寫得都特別棒。
有一天,勞人部長帶來一年輕人交給了劉編:“這是新分來的大學生小宋。劉秘書是咱公司的硬筆桿子,發(fā)表了很多文章?!眲⒕巹傄t虛幾句,站在一邊的小宋便很有禮貌地稱一聲:“劉老師好?!眲⒕幒懿蛔栽冢骸皠e稱我老師,喊姓呼名就比較好。”勞人部長在一旁補充道:“稱老師也不為過,不要保守,多教小宋幾招?!眲⒕幰矡o法再制止了,喊老師就喊老師吧!從此,小宋圍著劉編前后轉(zhuǎn)悠。劉編通過觀察覺得小宋人也不錯,就沒少教他寫作上的事,小宋進步也挺快,試著投稿竟也有幾篇文章見了報。
一年后,小宋升為辦公室副主任,隨后對劉編的稱呼從老師變成了劉哥,劉編反而覺得親切,心里還美滋滋的。又過一年,小宋升為主任,開會的時候竟稱劉編為小劉,劉編伸出手指一數(shù)咋說也大他十多歲呀,心里就感覺很不舒服。
轉(zhuǎn)眼又是一年,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劉編被提升為副總經(jīng)理。再見到小宋時,老師、總經(jīng)理、劉哥,小宋叫了一大堆,最后連劉老也被派上了用場。
古人說得好,天生我才必有用,有用之才終歸用得上,你看應驗了不?回到家劉編不無得意地對妻子說:“有耕耘就會有收獲。”妻子卻沒有對他提升感到意外和驚喜,反譏道:“你聽沒聽說我哥上個月調(diào)任集團公司副總經(jīng)理了?”
劉編這才恍然大悟。
【作者簡介】侯廣安,1998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先后在《駿馬》《五月風》《當代文學》(香港)等報刊發(fā)表小說、詩歌、散文等五百余篇(首)。小小說曾獲2000年全國詩歌、散文、小小說大獎賽優(yōu)秀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