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翅膀是專為飛行而產生的結構。進化驅使一部分恐龍把它們細絲一樣的毛發(fā)變成羽毛,進而形成翅膀,以便在空中飛行。也就是說,恐龍是為了能在空中飛翔才演化出羽毛和翅膀。但是新研究結果表明事實并非如此。
近鳥龍很可能學會了借助翅膀滑翔
最早擁有翅膀的恐龍并不會飛,例如長得像鴕鳥的似鳥龍和上文提到過的擁有尖喙的通天龍。這些恐龍巨大而笨重,根本飛不起來。所以古生物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認為恐龍的翅膀最初只是一種展示結構,可以認為是某種“廣告牌”。當一些小型的有翼恐龍在樹枝間跳躍,突然發(fā)現(xiàn)它們的“廣告牌”具有空氣動力學特性,于是它們在偶然間學會了飛行。這是關于恐龍的最激動人心的新假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