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熟了
弱小不一定導致平庸,傲慢才會。一個傲慢的人,不僅自己在走向平庸的路上回不了頭,還會竭力讓這個世界也變得平庸。
1
2004年,從北大退休的錢理群教授在南京師大附中開了一門名為《魯迅作品選讀》的選修課。
在開課之前,南京師大附中的老師是這樣向同學們宣傳的:你們都想進北大,錢先生是北大最受學生歡迎的教授之一,但你們現(xiàn)在考上北大也聽不到錢先生的課了,因為他已經(jīng)退休了。這是他頭一次到中學講課,這個機會難得啊。
頭一回上課,連過道都站滿了人,可不到一個月,空曠的大教室就只剩下了不過二三十個學生。
錢教授傷心了,是自己講得不好嗎?當然不是。一位同學在寫給他的信里揭開了謎底:“我們不是不喜歡聽您的課,而是因為您的課與高考無關(guān),我們寧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毫無負擔地來聽您的課。”
上中學,與高考無關(guān)的課,不學;到了大學,與就業(yè)無關(guān)的知識,不問;到了職場,與生計無關(guān)的事,不做。
對于極力追求有用人生的人們而言,從這一刻起,他們就向著那條漫長的平庸之路,邁出了第一步。
2
錢理群教授之所以想在退休后投身基礎(chǔ)教育,就是因為對中國大學教育失望了,他曾說,中國的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那么國外的大學呢?耶魯大學一個名叫Williams Deresiewicz的教授寫了一本書,叫《精致的綿羊》,說這些頂級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都是像綿羊一樣聽話的優(yōu)等生。
表面上看,這些學校強調(diào)創(chuàng)新人才,強調(diào)個性發(fā)展。但實際上,這個社會對于個性的評價標準又十分類似,導致學生們說同樣的話,看同樣的書,做類似的課外活動,關(guān)心類似的問題。他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創(chuàng)新,只能相互模仿,生怕跟別人不一樣,畢不了業(yè)。
大多數(shù)學生畢業(yè)后都進了金融和咨詢行業(yè),也是因為大家都這么做,而且這個行業(yè)收入高,只要是名校生就收。這不就是一群群綿羊嗎?
我曾經(jīng)對一位著名大公司的HR表示過羨慕,他們手里永遠有一大把名校的應聘名單,而她卻向我大倒苦水:“這些名校的畢業(yè)生,一個個單獨看,都很優(yōu)秀,很有個性,表達能力很強,但放在一起看,你總覺得他們都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你幾乎可以看到他們幾年后的樣子。”
怪他們嗎?在很多公司里,你比別人優(yōu)秀,不一定能勝出,但你比別人犯的錯誤多,那你就輸定了。如果和別人一樣,能夠讓你更安全,收入更高,更符合這個社會的標準,那他們?yōu)槭裁匆蛣e人不一樣呢?這就是我們走向平庸的第二步。
3
幾年前,我的一個同事到工商局辦理公司的一個手續(xù),跑了幾趟后,很沒有風度地忍不住破口大罵——當然,是在回來之后。
大概是問題比較特殊,每次遇到的辦事員又不一樣,每次都會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一些所謂的不合規(guī)范的地方,正是上次的辦事員要他改的地方,這一修改反倒不合格了。
就這樣跑了幾趟,總算材料齊了,可最后公司抬頭又出了問題。
拜托,這么大的字,你們是第一次看到嗎?你們也是公務員考試出來的社會精英,就沒有能力一次性把問題都指出來嗎?
我相信,這些辦事員絕不是故意玩弄我的同事,他們只是被一根一尺長的繩子緊緊地拴在了—個叫“職業(yè)化”的木樁上。
對于他們而言,標準重于目標,程序大于服務,這一尺長的繩子就是整個世界,這就是走向平庸的第三步。
4
我上淘寶網(wǎng)商EMBA的課時,有學員分享了自己的品牌理念和發(fā)展規(guī)劃。提問環(huán)節(jié)剛開始,一個同學就問:“那些有什么用?你賣得好的款,我就跟你上同款,比你便宜,不停地刷單,找淘寶關(guān)系上活動,還找人天天給你差評,你怎么辦?”
Excuse me?這是EMBA的課堂啊,為什么你們第—個念頭就是這種下三濫的套路?
前天微信自媒體出了大事,微信官方突然打擊刷流量的技術(shù),導致一大批自媒體大號被扒了底褲,那些年廣告收入上千萬的號,竟然大部分閱讀數(shù)都是刷出來的。
做淘寶靠刷單,做APP靠刷榜,做微信公眾號靠刷閱讀,做直播靠刷觀眾,一個“刷”字,就是我們的互聯(lián)網(wǎng)精英的社會貢獻。
他們津津樂道于低維打擊高維,滿足于用破壞市場手段維護生存。同時他們又覺得自己特委屈:別人都這么做,你不做就活不下去。
當他們認為“這是一個人人有罪的世界,而唯一的罪過就是被抓住”時,這就是走向平庸的第四步。
5
微軟曾是一個改變世界的創(chuàng)新性企業(yè),但后來卻漸漸失去了創(chuàng)新的動力,前副總裁布拉斯曾在《紐約時報》撰文反思,文中舉了—個例子。
十幾年前,研發(fā)團隊曾發(fā)明了一種用“色點”顯示文字的技術(shù)Clear Type,這是電子書顯示技術(shù)的一個突破。
但微軟的其他部門不干了:Windows部門說,Clear Type顯示某些顏色時,字體會失真;Office部門說,Clear Type太模糊,看得他頭暈;便攜設(shè)備部門表示支持,但有個條件,這個項目得由他們負責。于是,這個技術(shù)在各部門扯皮扯了十年后,才開始應用到Windows中。
我曾在東方衛(wèi)視看過一個談話節(jié)目,里面一個食品專家信誓旦旦,說工業(yè)明膠絕對不可能做出果凍來。
談話節(jié)目立刻變成釣魚節(jié)目,記者馬上放了一段事先準備好的暗訪鏡頭,證實地下工廠確實可以用工業(yè)明膠做出以假亂真的果凍來。
可這位專家仍然微笑著堅持:這不可能,不可能。
我發(fā)現(xiàn),當專家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經(jīng)驗被科技發(fā)展挑戰(zhàn)時,他們通常會閉上眼睛,用權(quán)威堅持自己的錯誤,否則又能怎么辦呢?
弱小不一定導致平庸,傲慢才會?!獋€傲慢的人,不僅自己在走向平庸的路上回不了頭,還會竭力讓這個世界也變得平庸。
有一萬條道路將帶我們走向平庸,卻只有一條能幫助我們擺脫它。那就是在人人喜歡套路的時候,多點個人風格才是避免平庸的道路;在人人把有趣當激情的時候,多點深刻的痛苦才是避免平庸的道路;在人人選擇趨利避害時,堅持做一個死板教條的人才是避免平庸的道路;人人都在追求有用成功的人生,反而那些看起來無用的事,看起來很笨的事,看起來沒人理解的事,才會讓你避免走上平庸的道路。
齊曉靜摘自《青年博覽》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