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7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對歐投資為何超過對美投資? 中國對歐美的直接投資因其規(guī)模龐大和地緣政治影響力而備受矚目。許多人歡迎此類投資帶來的就業(yè)崗位,也有人將對中國出售先進技術視為安全風險。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大部分的對外投資都流向美國。但過去10年來,美國僅占中國對外投資的2%至3%,流向歐洲的投資遠多于此。
而在對華投資方面,來自美國的投資也令人意外地遠低于歐洲。這是因為來自歐洲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制造業(yè),其優(yōu)勢更容易與中國市場的需求形成互補,而美國對華出口則以農產品為主。但經濟因素僅能解釋中國對歐美直接投資存在差異的部分原因。政治敏感扮演了關鍵角色。中國企業(yè)更容易被歐洲吸引也是由于中歐產業(yè)結構更具互補性。歐盟也比美國更愿意接受中國投資。
此外,對中國來說,歐盟也是相對容易滲透的市場,因為歐盟能提供更多合作選項。這可以被視為“分而治之”戰(zhàn)略:如果一個歐盟國家限制進入,中國企業(yè)就將通過另一個歐盟成員國進入該“陣營”市場(因此,若“英國脫歐”意味著中國企業(yè)喪失通過英國進入歐盟的機會,那么英國對中國投資的吸引力將很可能降低)。盡管中國企業(yè)也有可能與美國各州建立直接聯系形成伙伴關系,但“法力無邊”的美國聯邦政府對所有美國企業(yè)都有管轄權。與歐盟更開放的投資環(huán)境相比,這是美國吸引中國投資的劣勢。安全顧慮是對美投資的另一個障礙,因為科技優(yōu)勢有助于美國保持其引領世界的大國地位。許多來自中國的投資都在遭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審查。中國僅占外國對美直接投資總額的一小部分,但幾乎占該委員會審查案例的1/4。
隨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日俱增,歐美企業(yè)正抱怨在進入越來越大的中國國內市場時遭遇歧視。正在進行談判的雙邊投資協(xié)定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最佳途徑。對歐美來說,來自中國的更多對外投資以及中國開放限制外資進入的行業(yè),都將為各方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此類雙邊投資協(xié)定應納入各方的重要議事日程?!?/p>
(作者黃育川,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