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
Wow信號來自宇宙何方?
1977 年 8 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射電天文臺采集到了一段來自人馬座方向的強無線電信號,被稱為Wow信號。隨著來自地球的干擾被排除,行星、小行星也被篩查了一遍,但Wow信號來源一直存疑。幾乎 40 年后,天文學家提出一種新的假說,認為信號源可能是彗星。信號最有可能源自 1420 MHz 頻段(氫電磁頻率),而彗星攜帶的氫元素可以產(chǎn)生這種頻率,然后“信號”又隨著彗星的移動而消失。2006年發(fā)現(xiàn)的兩顆彗星當時就穿越過Wow信號被探測到的那片區(qū)域。
超級光學望遠鏡開建
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近日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開建,其主鏡直徑可達39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陸基光學望遠鏡。這個超級光學/近紅外望遠鏡將安裝在直徑85米的巨大旋轉穹頂上,光學系統(tǒng)由5個鏡面組成,先進的自適應系統(tǒng)能減少大氣湍流的影響,大幅提高圖像的光學質量。建成之后的E-ELT將徹底改變?nèi)祟悓τ钪娴睦斫?,將著力解決各種科學挑戰(zhàn),如探測類地行星、尋找生命跡象、研究超大質量黑洞、破解暗物質和暗能量之謎……
3D打印火箭上天了
世界首枚3D打印火箭近日在新西蘭升空。這個名為“電子”的小型火箭由電池驅動,發(fā)動機的主要部件幾乎都是3D打印制造的?;鸺?7米,直徑1.2米,最大承載量為150千克,發(fā)射升空的速度每小時超過2.7萬千米。這枚二級火箭成功完成了第一級的分離和第二級的驅動,但沒有如愿進入50萬米高空的近地軌道。不過接下來還會有兩次試射計劃,隨后啟動的商業(yè)發(fā)射。這種火箭制造成本低、發(fā)射周期短、發(fā)射費用低。
藍鯨為何如此龐大?
藍鯨是已知地球上生存過的體型最大的脊椎動物。然而,藍鯨不是一直如此龐大,只是在最近一個冰河時期過后,通過“跳躍式進化”成為龐然大物,為的是吃到更多的磷蝦。生物學家研究3000多萬年來鯨魚體型的演變,發(fā)現(xiàn)在200萬~300萬年前,鯨魚家族的幾個分支才出現(xiàn)了大型種類。在這個時期,北半球冰蓋面積擴張,可能改變了鯨魚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方式,讓體型龐大的鯨魚有更大優(yōu)勢。在冰蓋開始覆蓋北半球之前,鯨魚的食物資源相當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海洋中。但是,當冰河作用開始發(fā)揮影響時,隨著冰蓋面積的擴大,一年中的某些時候營養(yǎng)物質會集中于沿海水域,導致鯨魚食物季節(jié)性供應。在這個過渡時期,能從海水中過濾磷蝦等小型獵物的須鯨,很好地利用了這些密集的食物。須鯨是須鯨類動物總稱,包括藍鯨、長須鯨、座頭鯨、露脊鯨、灰鯨等。
LIGO第三次測到引力波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科學家團隊稱,他們第三次探測到了引力波。此次探測結果不僅再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也為了解雙黑洞系統(tǒng)的成因提供了線索。此次探測到引力波的時間是2017年1月4日。與前兩次一樣,GW170104依然由兩個黑洞并合產(chǎn)生,并合后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49倍(前兩次并合黑洞質量分別為太陽質量的62倍和21倍),進一步證實了大于20個太陽質量的恒星黑洞的存在。但相比前兩次,此次探測到的黑洞距離地球更遠,大約30億光年(前兩次分別為13億光年和14億光年)。該探測結果表明,LIGO已成為一個用于揭示宇宙秘密的強大工具,除探測黑洞并合事件外,科學家還希望通過LIGO盡快觀測到其他類型的天體物理事件,例如兩個中子星的強烈碰撞。
火烈鳥為何單腿站立睡覺?
火烈鳥為什么單腿站立睡覺?有人猜測火烈鳥這么做也許是在寒冷的水中調(diào)節(jié)體溫,或是一種偽裝,使自己看上去就像蘆葦或草葉,還有人則假設火烈鳥這樣做是為了緩解疲勞。美國科學家從生物力學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這個站姿不需要任何肌肉運動,所以腿部長時間不會疲勞。這種“機制”可以應用于機器人和假肢,使其更自然和更有效地保持平衡。
“暴脾氣”的木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通過分析“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在第一次飛掠期間收集的所有數(shù)據(jù),報告了首批對木星的最新探測成果。研究成果顯示,木星上的風暴比人們此前的認知更加劇烈,木星的磁場也比人們的預期更加強烈。在木星的兩極存在數(shù)十個直徑數(shù)百千米的氣旋,還有綿延數(shù)千千米、無法識別的天氣系統(tǒng);而木星的氨云滲透到了距離木星云層頂端大約幾百千米的深處;木星的磁場強度是地球的10倍,比此前的預期高出近50%。2016年8月27日,NASA發(fā)射的“朱諾”號探測器經(jīng)5年長途跋涉到達木星云層上方4200千米處,以20.8萬千米/小時的速度繞行,使人類首次有機會以近距離觀察這顆體積為地球1300倍的氣態(tài)行星。
向日葵的基因組測定了
法國研究人員通過測定和分析獲得了高質量的向日葵參考基因組,有助于人們利用遺傳多樣性改善向日葵的抗逆性和產(chǎn)油量。向日葵是一種全球性的油料作物,能在包括干旱在內(nèi)的各種環(huán)境條件下保持穩(wěn)定的產(chǎn)量。同時,向日葵基因組將可以成為菊科植物的模式基因組。菊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科,共有24000種植物,其中包括多種作物、藥用植物、園藝作物和有害雜草等,向日葵基因組序列能夠為了解整個菊科家族提供一個非常有用的模版。
酷似大蜘蛛的軟體機器人
美國一個科研團隊制造了世界首個“軟體”機器人,它看起來像是一只大蜘蛛,能夠像昆蟲一樣行走。該軟體機器人的四條腿由3D打印而成。由于沒有采用硬質的金屬材料,所以在和人進行交互的時候并不會產(chǎn)生安全威脅。但是在柔性腿部融入了一些剛性的材料,使其能夠駕馭復雜的地形。該機器人未來能夠用于調(diào)查惡劣環(huán)境,地震搶險、道路救援,尋找失蹤人員等情況。
【責任編輯】趙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