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魚混養(yǎng)是一種綜合養(yǎng)魚的好模式。一方面,鴨子可以取食病魚、水生昆蟲等,消除對魚類生長的不利因素,同時,鴨糞落入水中,小部分以有機腐屑的形式直接被魚取食,大部分經(jīng)游離分解,被水體吸收,促進浮游生物生長,增加了魚類的天然餌料,從而提高了魚的產(chǎn)量。另外,鴨群在水面來回游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改善了水體環(huán)境,魚鴨混養(yǎng)還解決了鴨糞對環(huán)境的污染問題。
一、池塘選擇、建設
魚鴨配套的池塘要選擇在水質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池塘東西走向長寬之比為(2~3)∶1,池塘四邊傾斜,塘底要求平坦,可略向排水口的方向平緩傾斜,以利干塘。池塘面積以3~7畝為好,水深2~3米,池塘設有分開的進、排水口和攔魚設施。
二、鴨棚選擇、建設
鴨棚應選擇坐北向南、地勢較高、陽光充足、比較干燥、池埂坡度平緩、有利于稚鴨落塘上岸行走覓食的地方。冬季能密封保溫,夏季能通風降溫,雨季排水良好。每間鴨棚面積120~150平方米,另設兩個鴨群活動場所,一是網(wǎng)圍魚塘一角作為鴨群覓食生長活動場所,二是鴨棚附近圍一段池基或池坡地面作為活動場。
三、鴨魚混養(yǎng)生產(chǎn)配置
每畝投放魚種50~60公斤,濾食性魚類(鰱鳙)占70%~80%,其他為雜食性魚類,每畝水面配套養(yǎng)鴨80~100只,魚種增重7~8倍,每畝產(chǎn)量為400~500公斤?;蚴敲慨€投放魚種75~85公斤,濾食性魚類占70%~80%,每畝養(yǎng)鴨150~200只,魚種增重6~7倍,每畝產(chǎn)量為550~650公斤。也有的養(yǎng)殖羅非魚、土鯪雜食性魚占60%~70%,其他是濾食性魚類。根據(jù)長期的養(yǎng)殖生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一般每養(yǎng)一只鴨一年可生產(chǎn)魚類3公斤多,養(yǎng)殖戶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應用。
四、飼養(yǎng)管理工作
1.養(yǎng)魚管理
(1)清塘消毒。魚種下塘前,每畝1米水深用茶麩50公斤打碎泡水24小時后全塘潑灑,再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溶解全塘潑灑,7~10天毒性消失后可放魚種養(yǎng)殖。
(2)魚種消毒。魚種下塘前,用3%食鹽水浸浴魚體表5分鐘,殺滅細菌和寄生蟲;草魚種則注射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后再下塘養(yǎng)殖。
(3)科學投喂。投飼要做到“四定”(定時、定質、定量、定點),要投喂量足、質好、適口的飼料,夏、秋季可按魚體總體重的3%~5%投喂飼料,冬、春季可按體重的1%~3%投喂飼料。
(4)水質管理。池水要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池水pH值保持在7~8。
(5)魚病防治。夏、秋季每7~10天要換水一次,排掉30厘米深老水,灌入30~40厘米深新水,保持水質相對穩(wěn)定。每7~10天要用漂白粉1克/米3化水全塘潑灑,或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20公斤化水溶化全塘潑灑。適時開動增氧機,防止魚類泛塘浮頭。適時投喂藥餌,增強魚體抗病能力,促進生長。
(6)勤巡塘。做好防逃、防病、防汛、防盜等工作。
2.養(yǎng)鴨管理
(1)科學飼養(yǎng)。做到飼料合理搭配,定時、定量飼喂,不喂霉爛變質飼料,飲水清潔充足,溫度、濕度、密度適宜,空氣新鮮。
(2)防疫治病。一是搞好鴨棚清潔衛(wèi)生,堅持消毒,清洗鴨棚,非工作人員不能隨便進入鴨棚,消滅傳染病源;二是鴨30日齡時注射一次疫苗預防鴨瘟。70~80日齡時進行禽霍亂防疫。
3.日常管理
(1)應堅持每日巡塘,觀察魚、鴨的攝食及活動情況,防止偷盜。
(2)平時要勤加水換水,保持水質良好。夏季高溫期間要防止魚缺氧、浮頭及泛塘現(xiàn)象發(fā)生。
(3)若池魚放養(yǎng)過多,應酌情投喂魚餌。鴨飼料應保持新鮮、不霉變,每天分3~4次喂食,不能喂得過飽,以防加重腸胃負擔。
(4)殘留飼料可直接掃入池中喂魚,鴨棚、鴨場都要定時清掃,保持干凈。多余的鴨糞不要掃入池中,應經(jīng)堆積發(fā)酵后,再視水質肥瘦情況,分次潑灑入池。
4.疾病防治
魚、鴨疾病都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貫徹于養(yǎng)殖過程的始終。一旦生病,要及時治療。
(1)放養(yǎng)前,魚池應用生石灰(75公斤/畝)徹底清塘消毒,遇有淤泥較多的池塘還要清淤暴曬;鴨場應鋪墊完好,并用漂白粉溶液等噴灑一次。
(2)魚種可經(jīng)3%食鹽水浸泡,殺滅病菌;幼鴨應注射免疫疫苗,增強抗病力。
(3)水體應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水(10公斤/畝)潑灑一次,以消毒、澄清水體,改良底質。
(4)魚、鴨飼料都要經(jīng)常加入氟哌酸、紅霉素、痢特靈等藥物投喂,以防止疾病的發(fā)生。
(江蘇省高郵市臨澤鎮(zhèn)獸醫(yī)站 柏偉 郵編:225600;江蘇高郵鴨集團 薛敏開 郵編: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