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雨萱
喜歡一個人在夜色朦朧時,靜靜地在公園漫無目的地徘徊。夜晚的公園,微弱的燈光穿過茫茫迷霧般微涼的空氣,沒有了白日的喧囂和擁擠,有一種靜謐的美感。雖說是“無目的”,但卻可以舒緩身心,十分怡然自得,喜歡用靜謐擺脫白日的喧囂,想要用獨自的行走擺脫功課的繁重。
我就是喜歡這樣地走著:走過通往噴泉長長的水泥路,看燈光和樹葉交織的斑斕;穿過小樹林前綠蔭的茂密,看圍欄環(huán)繞房子的歸屬感;路過空蕩高大的門庭,看紅樓白光沖撞的跳躍美。
喜歡的,就是這樣的走著?;騼墒志o緊抱住肩膀,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霸氣著走著;或邁著八字,一搖一晃走著;或走得很慢很慢,沉淀似的走著。我完全依憑著自己的意愿走著。公園很靜,幾乎只有我自己。這讓我更加肆無忌憚,不擔(dān)心自己叨擾到別人,也不擔(dān)心別人影響到自己。這種感覺自由又舒適。
晚上的空氣有一些濕潤,草坪之中偶爾有泥土的清香,月光如水般流瀉在葉子上,青色的小路襯著斑駁的黑影,顯得那么輕靈而自由。這時感覺我所能觸及的一切,仿佛都屬于我自己。這種感覺仿佛擺脫了束縛,掙脫了牢籠一般,仿佛可以獨自一人在自己的天地馳騁遨游。因為當(dāng)夜晚一個人時,思緒是最飄逸的。耳邊的風(fēng)更加清晰了,清晰到我覺得它承載著我的思緒飄向了我可望不可即的遠方。
看一眼遠處燈火依舊通明的高樓大廈,有時仿佛會聽見火爆的音樂從某一間窗戶傳出,幻想著里面人們瘋狂的狂歡;望望頭上皎潔清透的月亮,安靜的沒有一絲聲音卻仿佛有千萬事藏在了它的靜謐中。
這時想起了蘇軾在《水調(diào)歌頭》里被廣為傳頌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啊,相隔兩地的人兒,沒有了相聯(lián)系的事物,是那么空虛寂寞??峙乱仓挥刑焐系拿髟率撬麄兛梢砸黄鹂吹降陌?。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這樣的思友佳句吧。盯著皎潔的月亮好久好久,心事放在心底好久好久。
再看一眼天上的明月,想著遠在千里工作的父親,是否有時間向我一樣悠閑的看著天上的月亮?想著在千里外和我一樣求學(xué)的摯友凡兒,是否也在思念著我?想著已經(jīng)離開我好久好久的親人,我想知道天堂是不是有月亮呢?如果這些答案都是“是”的話,那么我在月亮下對你們深深的思念你們是否已經(jīng)察覺?
思緒回放,記憶逆流,我仿佛看見了兒時的自己跑在月光皎潔的小路上,腦海中滿滿都是回憶。
記得上幼兒園時的自己,每天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盼望著過年。年三十兒在一桌豐盛的晚餐和一臺盛大晚會中滿足的度過。大年初一便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起床,跟父母一起向左鄰右舍拜年。而我只顧著把鄰里送給我的糖果塞滿各個口袋,等回家后把大把大把的糖果存起來,再問父母是否還有別的鄰居家可以拜年。由于小時候家里不算富裕,年幼的我對生活的期盼其實是對食物的滿足。雖然幼稚,卻很簡單。等到上小學(xué)了,由于父母工作忙,自己每天覺得挺孤單的。尤其是在晚上,一個人睡在一張大床上,甚至覺得有一些害怕。那時的自己喜歡熱鬧,喜歡一大家人都圍坐在一張桌子上有說有笑的氣氛和常常整夜的燈火通明讓我很滿足?,F(xiàn)在明白了,那時對生活的期盼是希望擺脫孤獨向往團聚,是一個孩子對安全感的需求。等上了初中,因為功課的繁重,自己的成熟,對生活的期盼不再是如食物一樣的幼稚簡單,也不再是對安全感和熱鬧的需求,因為那時的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立能力,已經(jīng)成長為了一個堅強的女孩子。這時我不僅捫心自問,現(xiàn)在的我對生活的期盼又是什么?人這一生,總是應(yīng)該追求不斷向前的。知足常樂是福,而不滿足于現(xiàn)狀又何嘗不是勇于進取的體現(xiàn)?或者對于如朝陽的我們而言,不滿足現(xiàn)狀或許是更適合我們,更利于我們成長進步。想明白這些,又想想自己目前的生活,我又繼續(xù)低頭漫步,仿佛每一步都是在向自己的目標(biāo)邁進。
感覺自己的步伐有些穩(wěn)健了,因為自己的勇氣好像更足了。夜?jié)u漸深了,我仍繼續(xù)走著,月亮依舊亮著??v使夜晚的微涼,因為貪戀它的靜謐,貪戀它的清新,貪戀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索,我仍不放棄地走著。衣角因風(fēng)變得飄逸,如同思緒一樣,仿佛難以掌握。
漸漸的,感覺公園更靜了。張開雙手在主樓的斜坡上,在紅樓白燈的交相輝映下,自己仿佛用所有勇氣在承載著所有的一切。感覺時間在風(fēng)掃過的衣服上流逝,感覺人生在舞動的發(fā)絲上起伏,感覺生命和心臟的跳動緊密結(jié)合。
這時的我,有一種沖動,真想對這靜謐的夜吶喊。迷茫又堅定,徘徊又堅決。這是一種怎樣的糾結(jié),怎樣的迷惑?我繼續(xù)走著,這一次我是往回走。走到公園后門旁,那里臨著我的家。來來往往的人相互結(jié)伴買著宵夜。喧嘩、熱鬧,很有生氣。
看見在夜色中奔波的人,他們是否也會和我想一樣的問題?還是早已被一天的忙碌了缺少了思索?以后的我會不會也向他們一樣,為了生計忙碌奔波?也許我們真的應(yīng)該每隔一段時間就去反思一下自己這一階段的所作所為,提升一下自己思想的高度,放空自己一段時間,讓靈魂追趕上自己行色匆匆的步伐,讓自己在靜謐的夜色中與自己、與過去、與未來好好的溝通一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