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雨
音樂家哈德莉·理查森是海明威的第一任妻子??梢哉f沒有哈德莉,海明威不可能成為著名作家。
1920年,29歲的哈德莉和21歲的海明威一見鐘情,她單純直率、心地善良,且對他的才華十分贊賞。那時的他還是一個初涉文壇的生澀寫手,當他惴惴不安地請她讀他不成熟的作品時,她毫不懷疑地肯定他的才能:“我看得出來你是當作家的料,無論如何,你有天分?!?/p>
哈德莉的由衷贊嘆讓靠寫“垃圾文案”賺取可憐稿費的海明威深受鼓舞。可是,當她決定把自己的終身幸福依附在他身上時,他卻另有打算—頻繁遭遇退稿而略顯沮喪的海明威表達了想去羅馬專心寫作的愿望。哈德莉沒有試圖挽留,她只是強忍著傷心支持了他。
就在她決定告別這一段戀情時,海明威的信重新燃起了她的希望:“你愿意以妻子的身份和我一起去羅馬嗎?”他明顯是在求婚了。她爽快答應了。1921年,海明威和哈德莉舉行了婚禮。
可惜婚后,海明威在寫作上始終不見起色、屢遭退稿,他們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只好靠哈德莉繼承的一點兒遺產(chǎn)維持生活。更讓哈德莉手足無措的是,她漸漸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躊躇滿志的海明威變得迷惘和焦慮,甚至經(jīng)常做噩夢,每當這時,她便將他摟在懷里,幫他驅(qū)趕心中的不安。 就在二人快要支撐不下去的時候,一筆意外的財富拯救了他們—哈德莉收到了舅舅留給她的一大筆遺產(chǎn)。正是靠著這筆遺產(chǎn),她和海明威去了有更多發(fā)展機會的巴黎,海明威就是在這里正式開始走上成名之路的。
隨著名氣見長,海明威也常帶她拜訪作家,參加藝術(shù)沙龍;當他作為編外記者拿到報社的稿費時,他們一起旅行、釣魚,觀看賽馬、斗牛。兩人彼此依賴,即使她在一次旅途中弄丟了他全部的手稿,他也不生氣:“沒關(guān)系,我可以再寫一遍?!?/p>
然而,隨著兒子的出生,他們的婚姻也開始出現(xiàn)了危機,哈德莉沒有錢裝扮自己,她的身材變得肥胖,光彩不再,海明威卻開始頻頻出現(xiàn)在社交場所。哈德莉覺得丈夫變了,早晚有一天會離開自己。而當代表作《太陽照樣升起》讓海明威聲名大震時,哈德莉的擔心不幸成真,那個破壞他們婚姻的女人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位雜志社編輯和海明威陷入了熱戀。
海明威向哈德莉坦言了自己的感情背叛,并和她離婚了。為了彌補對她的傷害,海明威把《太陽照常升起》的版稅贈送給她。
不久,那名編輯如愿與海明威結(jié)婚了。海明威的事業(yè)也正如哈德莉一直堅信的那樣,他成功了,舉世聞名。然而,在接下來的那些年,海明威又經(jīng)歷了幾段感情,始終沒有找到和哈德莉在一起時的感覺。時間慢慢沉淀,有些人和事卻更加清晰,遲暮之年,他憶起了和哈德莉在一起的五年。
1961年,拖著病殘之軀,以“硬漢”形象著稱的海明威用溫軟的文字寫下《流動的盛宴》:“那時我們很窮,卻很幸福。”他終于明白,自己最幸運、最真實的愛只來自她—這句話真實道出了哈德莉?qū)λ闹匾?。正是由于當初有哈德莉做海明威背后那個甘愿付出的偉大的女人,海明威才有了后來的成就。
編 輯/夏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