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登紅,冼綺云,康 芳,張秀娟
廣東佛山順德龍江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318
心理督導聯合鄭氏康復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康復中的應用
諶登紅,冼綺云,康 芳,張秀娟
廣東佛山順德龍江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318
目的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期間通過積極心理督導強化床上康復運動(鄭氏康復操)后康復情況。方法將65例AECOPD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0)與觀察組(n=31),入院時均進行CAT、mMRC評分,采用SAS、SDS評價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康復運動量及6 min步行距離,對血氣分析及肺功能進行評價;入院當天起兩組患者每日均予鄭氏康復操的指導,對照組指導完后離開床邊不再干預,觀察組指導完成后繼續(xù)在床邊督促患者完成整個康復過程;7 d后再次對上述指標進行評價,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AECOPD患者觀察組康復運動量及6 min步行距離大于對照組,心理健康狀況改善程度、CAT評估也稍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AECOPD患者床邊督導每日進行鄭氏康復操有利于促進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有利于運動耐力的提高,改善呼吸道癥狀,進而進一步提高患者康復依從性,患者康復積極性提高,從而能積極主動參與康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心理督導;鄭氏康復操;康復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水平都有了一個顯著的提高,但是人口老齡化、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亦不斷突出[1]。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xù)性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2],以老年男性多見,分為急性加重期和穩(wěn)定期,是臨床常見且病死率較高的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在我國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8.2%,是我國第3位致死病因[3],而在住院的COPD患者中多以肺功能差同時急性加重住院居多,COPD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數患者存在營養(yǎng)不良或因為呼吸困難等不適而懶動,長期存在康復運動不足,心理健康水平低下等現象,有文獻指出穩(wěn)定期通過疾病相關知識、治療、行為干預等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依從性,有利于疾病康復[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5-7]指疾病發(fā)展過程中短期內出現咳嗽、咳痰、氣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膿性或黏液膿性痰,可伴發(fā)熱等癥狀。AECOPD患者由于呼吸困難等癥狀明顯,康復運動明顯不足,同時多數患者存在消極思想,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下。本研究基于這方面進行了相關的研究,通過積極床邊鼓勵督促鄭氏康復操,臨床觀察各項指標并對結果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65例AECOPD患者,納入標準:診斷標準參照相關文獻[8],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有支氣管哮喘、咯血及近期胸部手術、活動性出血患者;因各種原因(嚴重肺大泡、氣促明顯、肺動脈栓塞需臥床休息、冠心病等)不能完成肺功能檢查的患者;有精神疾病、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等不能配合操作者。65例AECOPD患者中,61人完成試驗,2人病情加重轉ICU,2人不能配合肺功能檢查脫落,對照組30人、觀察組31人。各組研究對象基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n年齡(歲)體質量指數(kg/m2)吸煙史(年)吸煙負荷(支)疾病年限(年)男女性別對照組3022870.55±9.9220.06±2.7531.23±12.64 25.36±12.3610.73±8.09觀察組3125671.28±9.1320.91±4.4928.11±15.8219.39±9.4711.11±6.22P0.490.810.470.490.100.87
1.2 測評工具
改良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mMRC)[9]呼吸困難分級量表,呼吸困難評分1~4級,評估入院出院時的情況。CAT問卷用于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價,更能反應其疾病嚴重程度[10]。得分為0~10分的患者被評定為COPD“輕微影響”,11~20分為“中等影響”,21~30分為“嚴重影響”,31~40分為“非常嚴重影響”,評估測試≥2分的差異或改變量即可提示具有臨床意義。圣喬治呼吸問卷評分(SGRQ)分癥狀、活動、影響、總分4部分,采用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編寫的應用軟件自動評分。SAS[11]及SDS[12]評估患者焦慮及抑郁情況。
1.3 觀察指標
一般情況調查:包括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CAT評分、mMRC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圣喬治呼吸問卷評分、吸煙史、吸煙負荷、既往史,通過評估患者和病例收集資料;肺通氣功能測定:采用意大利科時邁公司的便攜式Pony FX肺功能測試儀,測定研究對象的FVC、FEV1,實施以肺通氣功能測定的方法及質量控制為參照[13]?;颊哌\動耐力評估:6 min步行試驗、臥式康復操1次連續(xù)運動的時間。實驗室檢查結果:血常規(guī)結果:紅細胞計數、壓積;血氣分析結果:pH、PaO2、PaCO2。
1.4 研究方法
隨機將患者65人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觀察住院前7 d,入院予CAT、mMRC評分,采用SAS、SDS評估觀察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兩組患者鄭氏康復操運動量及6 min步行距離;兩組患者每日都進行床上康復的指導,每次35 min,3次/d,觀察組邊指導糾正動作邊進行疾病及心理相關宣教;對照組在床邊指導患者運動5 min并與相關知識宣教,指導完后離開床邊,每日在病房周圍觀察患者運動的情況;第7天再次對上述指標進行觀察;入院-出院統(tǒng)計運動時長(以患者運動時Borg評分[14]達到6~7分為停止運動的標準)。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兩組隨機、單盲、平行對照實驗設計,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計量資料比較正態(tài)分布時采用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時采用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入院觀察指標
入院時兩組對比在心理狀況、慢阻肺癥狀、生活質量、運動時間、血氣以及肺功能各項研究監(jiān)測數據入院時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2 出院觀察指標
觀察組與對照組SAS、SDS、CAT、SGRQ、運動量時間、6 min步行距離評估存在差異性(P<0.05),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室檢查及肺功能評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3.1 積極的心理督導干預鄭氏康復運動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
研究表明采取社區(qū)康復治療法有利于減輕患者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15];本研究通過對AECOPD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因干預督導床上康復運動亦可以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從表2可以看出入院時兩組患者精神心理因素評價并無差異性,經過7 d的治療,對照組與干預組再次進行精神心理因素評價時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對照組只有指導后在周圍觀察患者運動的情況,大部分患者都沒按要求完成每日運動量;干預組每天督導患者堅持運動,改善耐力,提高生活質量,舒適性提高,心情愉悅,心理狀況得到提升,緩解了焦慮抑郁的狀況;在從運動獲得收益的同時更加自覺積極的參與到運動中,提高了治療依從性,反過來進一步促進患者合理加大運動量;通過干預形成了康復運動-心理-康復運動的良性循環(huán)。
表2 入院時監(jiān)測各項指標情況()
表2 入院時監(jiān)測各項指標情況()
SAS: Zung焦慮自評量表; SDS: Zung抑郁自評量表; CAT: 自我評估測試問卷; mMRC: 改良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 SGRQ: 圣喬治呼吸問卷評分; 6MWD: 6 mim步行距離; RBC: 紅細胞計數; pH: 動脈血酸堿度; PaO2: 動脈血氧分壓; PaCO2: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FVC: 用力肺活量;FEVl: 第1秒用力呼氣的容積.
項目對照組(n=30)觀察組(n=31)PSAS(分)44.23±6.47 47.00±10.900.350 SDS(分)49.18±9.17 49.83±11.240.841 CAT(分)26.73±5.82 28.22±4.780.388 mMRC(分)2.59±1.333.00±1.080.271 SGRQ(分)49.77±18.5444.67±7.90 0.683運動時間(min)2.98±2.042.11±1.630.230 6MWD(m)151.00±151.92114.17±125.520.477 RBC(10∧12/L)4.30±0.714.25±0.460.321紅細胞壓積0.40±0.060.39±0.040.240 pH7.40±0.047.39±0.040.335 PaO2(kPa)98.68±18.9587.14±18.200.059 PaCO2(kPa)51.84±15.4244.73±8.7 0.178 FVC(L)1.88±0.871.87±0.620.683 FEV1(L)1.00±0.570.93±0.530.362
表3 住院7 d后復測各項指標情況()
表3 住院7 d后復測各項指標情況()
SAS: Zung焦慮自評量表; SDS: Zung抑郁自評量表; CAT: 自我評估測試問卷;mMRC: 改良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 SGRQ: 圣喬治呼吸問卷評分; 6MWD: 6 mim步行距離; RBC: 紅細胞計數; pH: 動脈血酸堿度;PaO2: 動脈血氧分壓; PaCO2: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FVC: 用力肺活量;FEVl: 第1秒用力呼氣的容積.
對照組觀察組TPSAS(分)41.36±9.28 51.16±11.660.011 SDS(分)45.36±9.31 54.78±12.61-2.7150.01 CAT(分)23.45±6.57 20.34±4.88 0.04 mMRC(分)2.09±1.441.94±1.390.787 SGRQ(分)49.09±18.2935.22±9.62 0.015運動時間(min)3.46±1.925.00±2.350.027 6MWD(m)174.73±163.17274.17±120.470.049 RBC(10∧12/L)4.18±0.644.13±0.480.532紅細胞壓積0.57±0.860.38±0.530.333 pH 7.39±0.037 7.39±0.035-0.0210.984 PaO2(kPa)88.41±21.4387.65±26.700.100.921 PaCO2(kPa)53.05±14.2045.75±9.00 0.057 FVC(L)2.02±0.931.96±0.670.786 FEV1(L)1.08±0.630.98±0.580.384
3.2 積極督導床上康復運動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研究指出進行積極的健康管理與康復指導干預,短期雖不能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情況;但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16],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研究從患者心理學的角度,按照兩種管理模式實施,結果督導組經過一個星期的連續(xù)規(guī)律的床上康復運動后,運動耐力得到顯著提升。患者住院期間更樂于自己動手洗臉、刷牙、漱口、進食、穿衣、擦身、洗澡等,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分散了注意力,心情好轉,提高了生活質量;兩組患者入院和干預7 d后CAT兩組有差異性,表明肺康復有利于緩解呼吸困難程度[17],mMRC兩組無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COPD患者呼吸困難癥狀仍是慢性炎癥所致的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為主,經過干預運動后能明顯改善生活質量,對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影響相對較小,當然這也有可能與本研究的周期短、研究的樣本量小有關,可以通過加大樣本量及延長觀察周期獲得更多的數據。
3.3 通過積極床邊督導聯合鄭氏康復運動后有利于運動耐量提升
AECOPD患者往往會出現疲憊、乏力,不愿意活動,活動耐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易于產生焦慮抑郁的心理;心理護理及康復護理可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18]。本研究結果可見從督導床上康復運動介入,堅持每日床上康復的患者運動耐力(6 min步行距離及一次性連續(xù)床上康復運動的時長)增加。鄭氏康復操的3個動作(橋式運動、空中踏車、拉升起坐)簡單易于實施,患者能夠配合堅持完成;運動有利于提高患者膈肌及其他呼吸肌群的力量,同時也可提高腿部及上肢肌肉的力量;病人床單位就能運動,無場地要求,減少了運動中出現跌倒等風險;運動時可以氧療或呼吸機下運動,更利于緩解疲勞,提高運動耐量,延長運動時間,提高血氧濃度。
3.4 通過積極心理督導聯合鄭氏康復運動后盡管運動量提升,但在短期內不能明顯改善紅細胞壓積、血氣分析及肺功能情況
研究指出進行積極的健康管理與康復指導干預,短期不能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情況[16]。兩組數據對比發(fā)現經過7天的治療,肺功能絕對值均無明顯提升,這是COPD疾病特征的真實反映,中重度COPD肺功能不存在可逆性,因此要想很快提高肺功能除非是ACOS[19]患者,本身氣道存在部分可逆性,則能在短期內較大改善肺功能。
社會的老齡化的腳步將越來越快,我們將面臨更多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問題,慢阻肺患者病情趨于嚴峻,COPD患者在營養(yǎng)不良,全身炎癥反應,氧化應激,組織低氧,骨骼肌凋亡,激素及生長因子異常等因素協(xié)同作用下,蛋白質失衡,骨骼肌功能障礙,肺功能及活動耐力下降[20];我們應該加大干預力度,在早期同樣有必要進行干預,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指導患者進行長期、有效的呼吸康復訓練是十分必要的。遵循個體化、適量、循序漸進的原則,床邊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運動,以提高患者運動的依從性為目標,達到自覺主動運動的目的,從而在家也能長期堅持運動,提升生活質量,改善心理健康狀況,促進疾病的康復及愈后并安享晚年。
致謝:感謝廣醫(yī)附一呼研所鄭則廣教授的指導,本人在其指導下完成6個月呼吸康復的進修學習,床上康復運動參照其鄭氏康復操開展,并對課題實施給予指導,深表感謝!
[1]蔣 英. 呼吸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及護理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2, 7(6): 233-4.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組織. 2017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 COPD診斷, 治療與預防全球策略[EB/OL]. 2016-11-10.
[3]鐘南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國[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1,31(5): 321-2.
[4]孫芳艷, 錢培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綜合肺康復方案的研究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 2010, 45(8): 755-7.
[5]Gong SG, Yang WL, Liu JM, et al. Change in pulmonary func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tage 0 patients[J]. Int J Clin Exp Med, 2015, 8(11): 21400-6.
[6]Safa M, Fallah Tafti S, Talischi F, et al. Severity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ran J Psychiatry, 2015, 10(2): 128-32.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診治專家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草案)[J/CD].中華哮喘雜志: 電子版, 2013, 7(1): 1-13.
[8]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 電子版, 2014, 6(2): 67-79, 80.
[9]冷秋平, 曾學文. COPD評估測試和呼吸困難指數評分在COPD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 新疆醫(yī)學, 2013, 43(10): 57-60.
[10]沈艷芬, 錢紅英. CAT評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23): 2172-3.
[11]王 挺, 蒙有華, 彭春梅. 提升希望感的心理護理策略對糖尿病療效的影響[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 24(12): 1865-8.
[12]鄭勁平. 肺功能學-基礎與臨床[M]. 廣州: 廣東科學出版社, 2007.
[13]Borg GA. Psychophysical bases of perceived exertion[J]. Med Sci Sports Exerc, 1982, 14(5): 377-81.
[14]高曉飛.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緩解期的社區(qū)康復治療[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36): 269-70.
[15]王 輝, 寧 敏, 龐 棟. 健康管理與康復指導對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 3(3): 279-80.
[16]吳 浩, 孫興國, 顧文超, 等. 心肺運動試驗計算個體化目標心率指導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康復的效果觀察[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6, 19(35): 4323-7.
[17]高莉梅. 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 8(18): 10-1.
[18]廉 潔, 潘殿柱.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疊綜合征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 遼寧醫(yī)學院學報, 2016, 37(5): 107-9.
[19]杜曉秋, 周 軍, 張秋娣. 不同評價指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綜合評估中的應用[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6, 39(5): 232-5.
[20]裘曉瓊, 鄭則廣. 肺康復干預對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4, 52(19):35-8.
Applic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steering joint of zheng in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f AECOPD patients
CHEN Denghong, XIAN Qiyun, KANG Fang, ZHANG Xiujuan
Longjiang Hospital of Shunde in Guangdong Foshan, Foshan 528318,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steering joint of zheng in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f AECOPD patients.MethodsSixty-five AECOP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AT,mMRC score were assessed on admissi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were evaluated by SAS and SDS . Th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nd walking distance of 6 min were evaluated.The blood gas analysis and pulmonary function were evaluated.On the day of admission, patients in 2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daily Zheng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The control group left the bed after guidance with no longer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urged to complete the whol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after guidance. The index were evaluated again after 7 d wit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Results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nd 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 were great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Mental health improvement and the CAT assessment were slightly bett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Daily Zheng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for AECOPD can promo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It can improve the exercise endurance, respiratory symptoms and patient compliance of rehabilitation.
AECOPD; psychological supervision; Zheng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2017-04-19
諶登紅,主管護師,E-mail: 2735611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