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其昌等人在“南北宗論”中對王維的推崇,把王維歸為“南宗之祖”,“王摩詰始渲淡”的結(jié)論深入人心。翻閱唐人所著畫論類著作可知,唐代以水墨作山水畫的畫家較多,且較早開始用水墨作山水畫者實則另有其人。本文依據(jù)唐代畫論《唐朝名畫錄》與《歷代名畫記》中對水墨山水畫家的記載,主要通過對五位唐代水墨山水畫家繪畫風格、師承與年齡的考證,探究水墨山水畫之祖。
關鍵詞:鄭虔;潑墨;破墨;水墨山水
在唐代,山水畫出現(xiàn)了水墨山水與青綠山水的分野,水墨山水以王維與張璪為代表,青綠山水以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為代表。水墨山水也有潑墨山水與破墨山水之分。翻閱唐人所著畫論類著作,例如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等著作可知,在唐代擅以水墨作山水畫者較多,例如鄭虔、項容、張璪、王維、王墨等。
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寫道“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南北二宗,亦唐時分也,但人非南北耳,北宗則李思訓父子著色山水,流傳為宋之趙幹、趙伯駒、伯骕以至馬、夏輩,南宗則王摩詰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其傳為張璪、荊、關、郭忠恕、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①”由此段話可知董其昌認為是王維“始用渲淡”,開啟了水墨山水之路。
其實王維在唐代山水畫的影響力并沒有張璪大。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將王維列為妙品上,張璪列為神品下,王維畫品低于張璪;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論山水樹石》一節(jié)寫到:“樹石之狀,妙于韋,窮于張通(張璪也),通能用紫毫禿鋒,以掌摸色,中遺巧飾,外若混成②”。到了宋代,以蘇軾為首的一批文人畫家開始,尤為推崇王維,才使王維的詩作與繪畫地位提高,影響力增大。蘇軾甚至寫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③”,在蘇軾眼中,王維便是詩畫結(jié)合的代表。
荊浩說:“水墨暈章,興我唐代”,水墨山水畫興于唐代是肯定的,但是始于誰?是王維,還是張璪,還是另有其人?探究此問題,便需要對唐代畫水墨山水畫有代表性的畫家分別考證。
一、王維
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對王維的記敘為:“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其畫山水松石,蹤似吳生,而風致標格特出,山水松石并居妙上品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對王維的記敘為:“王維,字摩詰,太原人,嘗自制詩曰:當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余曾見破墨山水,筆跡勁爽⑤”。從朱景玄的記載中得知,王維畫山水松石風格似吳道子,并未對其山水畫設色或用墨做記敘。從張彥遠的記載中得知,王維畫破墨山水,確以水墨作山水畫。
二、張璪
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對張璪記敘為:“張璪員外,衣冠文學,時之名流,畫松石山水,其山水之狀,則高低秀麗,咫尺重深,石尖欲落,泉噴如吼,其近也若逼人而寒,其遠也若極天之盡,可居神品⑥”。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對張璪記敘為:“張璪,字文通,異其唯用禿毫,或以手摸素絹,彥遠每聆長者說,璪以宗黨常在予家,故予家多璪畫,曾令畫八幅山水障,在長安平原里,破墨未了,值朱泚亂,璪亦登時逃去⑦”。朱景玄并未對張璪作山水是否用墨記敘,而張彥遠明確記載了張璪畫破墨山水。
三、王墨
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對王墨的記載為:“王墨者,不知何許人也,亦不知其名,善潑墨畫山水,時人故謂之王墨,常畫山水松石雜樹,凡欲畫圖障,先飲醺酣之后,即以墨潑,或笑或吟,或揮或掃,或濃或淡,隨其形狀為山為石為云為水⑧”。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對王墨的記載為:“王墨,師項容,風癲酒狂,畫松石山水,醉后以頭髻取墨,抵于絹畫⑨”。朱景玄明確記載王墨擅潑墨山水,張彥遠明確說明了王墨師承項容。在《唐朝名畫錄》溫肇桐先生注本中寫道:“王墨,墨一作默,或作洽,唐天寶年間往來于天寶一帶,貞元間在畫省任職,山水畫學習項容與鄭虔⑩”。因此,可得知,王墨以潑墨做山水并非自創(chuàng),而是學習自項容與鄭虔,有師承脈絡。
四、鄭虔
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對鄭虔的記敘為:“鄭虔,號廣文,能畫魚水、山石,時稱奇妙,人所降嘆”。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對鄭虔的記敘為“鄭虔,高士也,蘇許公為宰相,申以忘年之契,薦為著作郎,開元二十五年為廣文館學士,饑窮轗軻,好琴酒篇詠,工山水,進獻詩篇及書畫,玄宗御筆題曰:鄭虔三絕,與杜甫、李白為詩酒友”?!吨袊佬g辭典》對鄭虔的記載為:“鄭虔,唐代畫家,鄭州滎陽人,工畫魚水山石,時稱奇妙,《圖繪寶鑒》云其畫有山饒墨,樹枝老硬之感”?!吨袊佬g家大辭典》對鄭虔的記載:“鄭虔,沈陽博物館藏有其山水一小幅,水墨不著色”。通過朱景玄與張彥遠的記敘可知,鄭虔擅畫山水,至于是否以墨作山水未可得知,通過《中國美術辭典》與《中國美術家大辭典》的記敘可知,鄭虔確畫過水墨山水。
五、項容
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對項容的記敘為:“項容,圖山水,曲盡其能”。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對項容的記敘為:“項容畫山水,頑澀”。在五代時期荊浩《筆法記》中對項容有段記敘:“項容山人,樹石頑澀,用墨獨得玄門…吳道子畫山水有筆而無墨,項容畫山水有墨而無筆,吾當采二子之長,成一家之體”?!吨袊佬g辭典》中對項容的記敘為:“項容,唐代畫家,擅畫山水松石,早年師法于鄭虔”。通過上述記載可知,項容畫水墨山水的記載更為清晰,且?guī)煶杏卩嶒?/p>
六、畫家生卒年考
以上對王維、張璪、王墨、項容與鄭虔的分析可知,此五人均以水墨作山水,王維與張璪屬于一派,均以破墨作山水,鄭虔、項容、王墨是一派,均以潑墨作山水。至于五人中誰最先以水墨作山水,就需要對他們的生卒年進行考證。
通過謝巍《中國畫學考錄》中對王維、張璪的生卒年以及《中國美術辭典》中對鄭虔的記載,將他們生卒年列以下表:
對于王墨的生卒年并沒有明確的記述,在《唐朝名畫錄》溫肇桐先生注本中寫道:“王墨唐天寶年間往來于江南一帶,貞元間在畫省任職”。天寶年是公元742年到公元756年,貞元年是公元785年到公元805年,由此可推算,王墨應稍晚于張璪。
對項容的生卒年也沒有明確的記述,通過《中國美術辭典》對項容的記載:“早年師法于鄭虔,知名于大歷、貞元年間”。由項容山水師鄭虔,王墨山水師項容,可推測,項容晚于鄭虔,早于王墨。他又知名與大歷、貞元年間,則稍晚于張璪。
他們5人的年齡排序應為鄭虔﹥王維﹥張璪﹥項容﹥王墨。
七、結(jié)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王維、張璪、王墨、項容與鄭虔的分析可知,此五人均以水墨作山水,王維與張璪屬于一派,均以破墨作山水,鄭虔、項容、王墨為一派,且有師承關系,均以潑墨作山水。再以年齡排序推知,鄭虔年長于王維、張璪,又傳授山水于項容、王墨,則鄭虔屬較早以水墨作山水的畫家。再以唐代畫論類著作《唐朝名畫錄》與《歷代名畫記》的評價,可知張璪在五人中繪畫格品最高,影響最大。
由此可知,唐代水墨山水畫興起于8世紀,起于鄭虔,興于張璪,恣意于王墨。
【注釋】
①王伯敏主編.畫學集成[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
②⑤⑦⑨張彥遠撰.歷代名畫記[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③蘇軾著,毛晉編.東坡題跋[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④⑥⑧⑩朱景玄撰,溫肇桐注.唐朝名畫錄[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85.
中國美術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
趙祿祥.中國美術家大辭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李萬瑜,四川美術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